
【山河•情】秧娃智斗恶霸石勾柱(小说)
一
不等鸡鸣五更,太阳就从尚处于朦胧中未及清醒的蒙山顶上冉冉升起,将一抹曦霞融入到山腰中的瀑布里,潺潺的叮咚声在峡谷里悠悠回荡。
颇有千载传奇的千年望海楼,就坐落在沂州西南的蒙山之地。在望海楼山脚下的狭长沟豁口,有一处比较平阔的草弯地带,这里居住着一个自然人群部落。居住在这里的人多姓杂,他们都是从各地逃荒或躲避灾难而聚集这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较大型的村庄,这个村庄叫万户庄。方圆十里地间,搭建着错落无致的数百间茅屋,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房舍已略显残破。庄子东头,秧娃和灵妞夫妇就住在那间泥墙茅屋里。
秧娃的家境较为贫穷,但少壮的秧娃,很有志气,有着一股刚毅和拗劲。虽然依靠着沟坡上的几分薄田为生,倒也能勉强糊口。失去双亲的秧娃,自小就酷爱读书,但因家寒无钱就读,便常借为他人牧羊或割草之际,徒步十多里路到一家私塾,偷偷学文识字。为此,秧娃经常被驱赶殴打和忍受万般羞辱。秧娃爱学到了痴迷状态,即便是三九天,他也会坚持着来到这所私塾门外偷学,以致他的手脚都被严重冻伤。
长此已久,秧娃用刻苦和聪明倒也偷学了不少知识,加上受到感动的私塾先生私下里又免费传授,秧娃也算是学业小有成了。
知道了秧娃识文断字后,庄里的乡亲们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跑来请秧娃出手帮忙。对乡亲们,秧娃都是有求必应,热心相助。在这个山庄里,秧娃是个侠义之士,只要看到有乡亲被欺侮、被迫害的时候,他就会挺身而出,主动为他们写诉状、打官司。因此,秧娃受到乡民们的爱戴,成了这个庄里小有名气的“土秀才”。
大深山里黑的早,秧娃从地里回来,坐在石櫈上正准备喝汤,吃晚饭的时候,庄西头的杨家旺哭着走进秧娃的屋里。
“杨大哥,您这是怎么了?”秧娃赶忙起身询问。
“死狗猪说我家的地影响了他的地,不许我再耕作,直接圈起来成了他的地。这块地可是我家的命根子啊,没了这块地我们咋生活啊?”说着,杨家旺哭起来,“我父亲前去理论,结果被死狗猪用棍棒打成重伤,已是无法行走。”
杨家旺所说的那个“死狗猪”,就是当地最富有且家业最大的恶霸地主石勾柱。因石勾柱欺压庄民,肉糜乡亲,乡亲们私下里都把石勾柱叫做“死狗猪”。
“这简直是强抢民田,还恶意伤人,目无朝纲律例。”秧娃听罢,心内愤怒,咬着牙说道,“这死狗猪,欺男霸女作恶多端,庄内谁人不受其迫害?杨大哥,我一定要为你讨回公道。”
杨家旺拉住秧娃的手摇着,满脸是泪:“可是,死狗猪家大业大,有权有势,我们咋惹得起啊?”
“这死狗猪家大业大又能怎样,有权有势又如何?难道这天下就没有王法了?我们不能再忍受下去了,必须和他斗争。杨大哥,放心,我帮您向他讨回公道。”
“可是,我担心你出面,会招致……”
这时,灵妞走了过来,递给杨家旺一碗地瓜粥:“大哥,不用担心,秧娃说得对,您越怕他,他越欺负您。秧娃会帮您的。过会我和秧娃去看杨大叔。”
“我是实在没法子了,真要是地被他抢走了,我全家只能饿死。多亏有秧娃这么好的人帮忙,我都不知道该咋感谢你们,也没有什么能拿出来作为感谢,我只能以叩头予以答报了。”说着,杨家旺放下碗筷,就要跪下来给秧娃夫妇磕头。
秧娃见状急忙扶住杨家旺:“杨大哥,这可使不得,万万不可如此。杨大哥,您这是要让晚辈无地自容了。快,杨大哥您请坐下,先喝汤,三天后我陪您去衙门告他,和他打官司,要回咱们的地,还要他赔偿杨大爷的伤害费。”
杨家旺千恩万谢的和着泪水吃完了这碗粥,告辞回了家。
送走杨家旺后,秧娃铺开纸墨,立即具状。
二
第四天一大早,秧娃拿上状纸,抓起一个窝窝头装进袖兜了,走出门,准备叫上杨家旺去县衙伸冤告状。
“你可要千万小心啊,那个死狗猪可是个坏透顶的人,防止他背后使暗箭。再说了,他有钱,估计衙门会袒护他。”灵妞有些担心秧娃。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谅他死狗猪也不敢对我怎么样。再说了,我们有理有据,衙门也不会太明目张胆地袒护他。”
“还是小心些好。”灵妞拿出一把伞递给秧娃,“外面下雨了,注意路上泥滑,早去早回,省得我担心。”
“我知道了。”秧娃答应了一声,接过伞就走出了门。
雨下得虽然不大,但经过一夜的淅淅沥沥,地上已经泛起了泥浆。
秧娃到杨家旺家叫上他,向县衙奔去。许多闻听要和石勾柱打官司的乡亲们也紧随在后,要为秧娃和杨家旺声援壮威,有几位很有正义感的乡民自报奋勇地愿意出面当庭作证。
这场官司不比和一般小无赖混混或者小地头蛇,是和当地的土豪斗,因此,官司打得异常艰难。
秧娃在县衙公堂上,当着正巧来前来巡视民情的都察使的面,出具了杨家旺家地的契约书和详细列述了石勾柱霸占土地并伤人至重的一应罪状。同时,当庭理直气壮地与石勾柱和县衙据理相争。围观的乡亲们也在呐喊助威,声讨石勾柱。
县衙上下早已收受了石勾柱的贿赂,自然不会向着杨家旺。
用了整整一天,几十个回合下来,县衙根本赖不过秧娃的真理诉讼,当着都察使又不能过度维护石勾柱,加上跟随秧娃来的乡亲们的不满,石勾柱的确是无理和霸道作恶,又在都察使自誉公平公正的干预下,县衙只好象征性地判令石勾柱退回杨家旺的土地,赔几吊钱了事。
虽然不尽人意,但总算保住了土地。自此,秧娃算是彻底得罪了石勾柱。
对秧娃,石勾柱可谓恨之入骨,早就想收拾一下秧娃。这次输掉了官司,更是让石勾柱恼羞成怒,决定要把秧娃置于死地。为此,石勾柱颇费了一番心思。
石勾柱与衙门的关系非常好,衙门有权他有钱,相互勾结在一起,陷害秧娃是件很容易的事。
但由于秧娃在万户庄里的声望,不能太过张扬的直接对他进行杀戮,石勾柱便用金钱收买衙门官差设下一计,找人模仿秧娃的笔迹伪造了一首藏头诗,送到府衙,以秧娃借诗毁言皇朝之莫须有之罪加以陷害。府衙闻知后,自是恼怒,立刻下文,将秧娃予以严惩。
拿到府衙的文书后,县衙就把秧娃关入关押死刑犯的山洞大牢里,目的是想让秧娃自生自灭。
秧娃被陷害入狱后,灵妞多次恳求探望,但收了石勾柱钱的衙门不允许。在乡邻们具结了万民担保书后,衙门迫于舆论的压力,方才允许灵妞探监。
羞辱完秧娃,从洞牢里走出来的石勾柱,看见灵妞手持县衙探监牌的灵妞,自知无法阻拦,便恶狠狠地对灵妞说:“看你很快就要成为寡妇,我就仁慈一下,让你把监探个够。探监可以,但不准给他送饭。秧娃竟敢和我作对,让他喝风吃雨啃草皮去。这秧娃不是爱管闲事写状子吗?好啊,笔和纸墨你可以给他送去,让他在黑牢洞里把状子写个够。他写,我烧,他写多少,我烧多少,只要你家有钱去买。把这秧娃关他个七七四十九天,让他不死也残,看以后谁还敢再在太岁头上乱动土!”
走进黑黢黢的洞牢里,灵妞好一阵适应。
“灵妞,你来了。”秧娃十分虚弱,说句话都很费劲。
看着洞牢里的丈夫已经被折磨得骨瘦如柴,满身血渍,不成人样,灵妞万分伤痛,抱住秧娃大哭起来。
“不要哭,我们不能在恶魔的面前哭泣。”秧娃抬起无力的手,拍了拍灵妞的肩膀,“要懂得坚强,挺起腰板做人,恶人早晚会得到报应。”
一路上想好了的千言万语,此刻,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灵妞只是哭。
“你回家吧,我不会有事,他们是折腾不死我的。只是,我不愿看到你伤心,这样我会感到有愧于你。”
听秧娃这么一说,灵妞点点头,止住了哭:“我不哭了。你没有对不起我,你做得很对,你让我骄傲。”她为秧娃擦去脸上的血,“我会等着你回家来。”
“回家去吧。”秧娃催促道,他不想让灵妞陪他一起受罪,“我不会就这么轻易地死去。记住,庄里的乡亲们需要我们,我不在,你就帮我多照顾些。”
灵妞点点头,站起身,她不想秧娃为她担心,更不想让自己影响了秧娃的心。
出了洞牢,灵妞跑到洞牢外不远处的碎石滩上跪了下来,悲愤欲绝地大哭了一个下午,直到傍晚。
三
雨,还在下,只是落地的声音很轻,怕给可怜的灵妞增添更多的痛殇。
天黑了下来,已经伸手不见五指,灵妞依然跪着。
三天三夜,灵妞就这么跪着,亦是不吃不喝。
由于过度悲伤,已经心力交瘁的灵妞晕倒在地上。
恍惚中的细雨中,灵妞似乎看见蒙山娘娘盈盈轻步地向她走来。
“凡尘之事我本不该多去参管,但念秧娃所行均乃正义之举。为防秧娃因饥饿致死并连带与你以身相殉,我就教给你一个能让秧娃吃饱饭的方法吧。”
灵妞一听,的确是蒙山娘娘。灵妞赶忙给蒙山娘娘跪了下来恳求道:“大慈大悲的蒙山娘娘,我夫秧娃蒙冤被关进洞牢,眼看就没命,忘蒙山娘娘施以解救之法,救秧娃于水火。”灵妞一面满脸泪水地请求着,一面给蒙山娘娘拼命地磕头。
“不必过于悲伤,好人自有好报。你即刻回去,把面粉打成面糊,在烧热的石板上摊成薄饼,一定要做的薄如纸一样。你再把大葱去叶掐头,加以修饰,使其成为笔形。你再用黑豆磨成水酱,蒙捂发酵,使其气味怪异,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犹作汁墨。这些做好送进牢里,何愁秧娃没饭吃?记得每天只送一点,外加点纸墨让秧娃藏好,以便每天书写。送的食物不可贪多,免引狱卒生疑。”
听了蒙山娘娘的这一番话,灵妞十分高兴,连连告谢后,便伏在河渠喝了几口水,稍压虚弱,急急赶回家中,立刻照此法连夜制作,做好后,天刚微明,灵妞就赶着给秧娃送去。
狱卒见灵妞的提篮里装的是一些“笔墨纸张”,而且墨的气味十分难闻,捂着鼻子未多检查便让灵妞送进。
每天如此,秧娃喝着牢洞壁缝里渗出来的山泉水,吃着像纸一般的煎饼,渐渐地恢复了体力。后在万户庄乡民们集体拦截州府官轿替秧娃伸冤,诉说县衙与石勾柱勾结陷害秧娃的经过。
州府听了乡亲们的伸冤,自是十分恼怒。他不是恼怒石勾柱的罪恶,因为与他无关,而是恼怒县衙竟敢欺瞒自己,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上。于是,这位就要升迁的州府大人便很严厉的责怪了县衙。
不得已,受到斥责的县衙只好放了秧娃。
秧娃出狱后,为防继续遭受石勾柱的迫害,乡亲们都要秧娃出外躲避一时。特别是杨家旺,总是感觉是自己害了秧娃,多次恳求秧娃外出躲避:“秧娃,你就听大家的话吧,如果再遭死狗猪的迫害,就无法挽回了。”
“我绝不会离开家乡半步,也绝不会向死狗猪低头。”秧娃的态度很坚定。“要是连我都害怕得躲出去了,这死狗猪不更要横行霸道,只手遮天了吗?”
“就算不出去躲着藏着,可也得有个打算啊?死狗猪都敢明里用死囚大牢关你,暗地里伤害你他还能做不出来吗?”灵妞着实心里担忧,“死狗猪和衙门一个鼻孔出气,他啥坏事做不出来呀?”
看着灵妞的担心,想着乡亲们的顾虑,秧娃叹了口气:“我就这样做了缩头出头的乌龟了吗?恶霸就该横行吗?”
灵妞伏到秧娃的肩头上,哽咽着:“咱可以不躲不藏,可也得想个能不受他下一步陷害的法子啊?”
“咳,枉我还识了几个字,却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更别说去保护乡亲们了。”秧娃禁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说啥也不能逃避啊?”
秧娃这一说,灵妞止住了哭,心里有了主意。她过身来对秧娃说道:“对,你说得对,咱们决不能逃避。你有学问,不如进京赴考,获取功名,回来好好整治恶霸,让乡亲们也有个出头之日。”
秧娃听灵妞这番话,不由得点点头:“就依你所说,我即可进京,正好赶上春季会考。也许,我取得功名后,会有个转机。”
“无论如后,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这一夜,灵妞没睡觉,精心地为秧娃赴京赶考烙了一夜的煎饼。
第二天,秧娃与灵妞洒泪而别:“煎饼吃完的时候,就是我回家的那天。”
“你一定要取得功名回来,为了我们,为了乡亲。我知道你不喜欢名利,唯一能斗过死狗猪的也只有这条路了。”
“我知道。你在家等我的消息吧,我不会辜负你。”
四
秧娃背起满满一书箱的煎饼,那是灵妞用全身心为他摊制的煎饼。与灵妞相拥而别,秧娃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进京的路途。
自秧娃赴考走了以后,善良的灵妞为了感恩蒙山娘娘,宣扬蒙山娘娘的恩德,在秧娃进京赶考后,她便将煎饼的制作方法向乡邻们传授,解决了乡亲们的温饱。由此,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煎饼的制作方法就在八百里沂蒙传开了,最后家家户户都会做了。
赴京赴考的秧娃,就是靠着每天吃几片带来的煎饼卷大葱,竟然顺利地考中了状元。
秧娃赴京赶考期间,基本上是一直靠吃煎饼复读并应试的,金榜提名状元后,他依然以煎饼为主食。让朝官们十分惊奇,都说秧娃在吃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