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还钱(散文)
一
“我吃饱了!”老姜打了一个饱嗝,将筷子放在碗上,松松爽爽地说。
一家人团团围坐在餐桌前,老姜坐在餐桌最里面。如果当即起身离座,势必就得让还在吃饭的家人停下来,给他让路。
老姜不好意思打搅别人。放下碗筷之后,为了打发时间,就戴上老花镜,掏出手机,浏览一会儿。刚打开手机页面,就看到一条短信提示:花呗支付:十四元,时间是十一时二十二分。老姜不由脱口而出:“咦!坏了!”不由自主地,声音分贝也高了起来。
正在吃饭的家里人被老姜的高声惊叹吓了一跳,都停下吃饭,看着老姜。老姜老伴儿问道:“咋啦?一惊一乍的!”
老姜说:“咱俩刚才在刘老二熟食店买菜,不是该付一百四十块钱吗?我输成十四了,少输了一个零,差大码了。”
今天上午,老姜和老伴儿出去办事,一看快到晌午,怕误了孩子们吃饭,老姜就对老伴儿说:“要不,就在街上买点儿熟食,再买点儿热馒头,带回去算了。回家里再下点儿挂面,就是一顿丰盛的午餐。再说,俩孙子有两天没吃肉了,正馋肉呢。买点儿熟肉,也让他俩解解馋。”
“你就会瞎惯孩子,他俩想吃啥你就给他俩买啥,惯得他俩家常饭都不想吃了!”老伴儿又习惯地嘟囔起来。
“好好好,你说,你只要不怕麻烦,不怕回去做饭晚了,孙子闹你,你就回去再做!”老姜跟老伴儿打哈哈,将球又踢回给老伴儿。
“好好好,听你的还不行吗?”老伴儿马上败下阵来,缴械投降。
说话之间,车已经走到“刘老二熟食店”门口,老姜便把车停下来,老两口一起进去。短短的柜台外面,排了五六个人,都等着买熟食。刘老二和他媳妇俩人忙得不亦乐乎,还照应不过来。
刘老二熟食店刚开业几个月,因为质量和口味好,很快就受到欢迎。老姜两口子已经在这里买过几次熟食,两个孙子和儿子、儿媳妇都说好吃,所以,这一次,老姜两口自然而然又进了这家熟食店。
要了一斤鸡翅,又要了一斤猪耳朵,都是俩孙子爱吃的,又要了四个调凉菜。刘老二媳妇一一称好斤两之后,老姜就问:“一共多少钱?”
“一百四!”刘老二媳妇朗声答道。老姜掏出手机,扫了一下支付码,就输数字。
老姜上世纪末就玩电脑了,智能手机也很早就玩熟了,手机支付,对他来说,小菜一碟。本来,家里的银行卡和现金都在老伴儿手里,过去,家里的钱都归老伴儿支付。老姜图个省心。但是,最近几年,盛行网上支付,偏偏老伴儿不愿学习这一套,家里往外支钱的大权,都归到老姜手里了,老姜就调侃老伴儿:“这下,你可成了有兵无权的光杆司令了!”
老姜毕竟是往七十上奔的人了,眼睛越来越花,在家里看手机看书,都离不了老花镜,平时出门也带着。偏偏这一次忘了,便大约摸,照着数字键点了两下,又输进去手印,看见页面上蹦出“支付成功”四个字,就对着柜台里面喊一声:“钱过去了哈!”
“好咧!”刘老二媳妇一边忙活着给别人拾掇熟食,一边头也不抬,应声答道。
老姜两口子走出店门,坐上车,回了家。
“这咋办啊?”老姜道出原委,不等别人应声,他着急地一拍桌子,“不行,我得还人家钱去!”
儿子在一旁哈哈哈笑道:“看我老爸,一百多块钱,就急成这样,值当吗?再说,人家刘老二两口子也许根本就不在意呢!”
大孙子一边啃鸡翅,一边发表意见:“我支持爷爷。少付给人家钱,就得还人家,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二孙子才三岁多,也挥舞着手里的鸡翅,跟着起哄:“我也支持爷爷!”
儿子就喊:“俩小屁孩儿,瞎起哄!我没说不让你爷爷还钱啊,不是说这是一桩小事儿吗?”
“小事儿?你爹我当初欠了人家两块钱,没还上,快三十年了,堆在心里,堆成了疙瘩,在心里一直坠着,坠得我难受。”
二
那还是将近三十年前,老姜那时候还叫大姜,有一天中午下了班,大姜拐进菜市场,直奔卖肉的摊位。
走到跟前,左瞅右瞧,没看见他想找的人。就问一个卖肉的又黑又胖的中年男人:“昨天在你旁边这个摊位上卖肉的人呢?”
“你是说二奎吧?昨天好好的,我也不知道他今天为啥突然就没来。”黑胖男人回答。
“我昨天买他的肉,差他两块钱,今天来还他,没想到,他不在。”
“你这人实诚,两块钱,还记着还。那就等他来了再说呗。”黑胖男人笑着对大姜说。
大姜说:“人家信任咱,让咱欠着钱把肉拿走啦,咱不能辜负人家这份信任啊!”
黑胖男人又笑着说,“大哥,现在像你这样实诚的人不多啦!”
大姜摇摇头,“摆个摊儿,卖个肉,不容易,欠你们这样的人的钱,我心里不安啊!”
“大哥,好人!要不,你明天再来吧!”
大姜也无奈,只好走了。
第二天,第三天……大姜连续去了好些次,都没找到二奎。再后来,黑胖男人告诉他,二奎是农村人,家离城里四五十里地,他买肉的那一天下午,二奎家里老人突然病了,当天就回去忙活老人了。再后来,二奎出大城市打工去了。“二奎都一定忘在脑勺后面了,你就别再挂念这事儿啦!”
大姜只好彻底打消了还钱的念头。回家里,跟妻子说起这回事儿,妻子就调侃老姜说:“有你这颗实诚心,人家二奎知道了,也会说你是好人!”
大姜摇头一笑,也只好认了。但是,那两块钱却成了大姜的一块小心病,时不时提起来,一直到岁月把大姜催成了老姜,满头乌黑的头发变得苍白,还偶尔跟老伴儿念叨。
三
三十年过去了,老姜还常常跟老伴叨咕二元钱的事,老伴儿知道这成了他的心病,她急忙在一旁说,“一百多块钱,咱又不是还不起,去还他不就得了?”
老姜拉开餐椅,站起来,说:“我这就去!”
“今天三十七八度,这正晌午头,外面热着呢。等你睡午觉睡醒了,下午四点钟以后再去,温度降下来,再去也不迟啊!”老伴唠唠叨叨,她心疼老姜。老姜爱睡午觉,几乎是雷打不动,再说了,前几个月,老姜刚动过手术,身体还不太硬朗。老伴儿心疼她。
老姜的倔劲儿上来了:“你说得好,欠人家钱不还,我这午觉能睡好吗?”
儿子在一旁说:“爸,我替您去还,好不?”
“冤有头债有主,我就是那债主,就该我去还。你去了,费多大口舌也说不清。”
儿子就说:“那好,爸,我开车和你一起去。”
“我有电轿,自己开车去就是了,何必那么兴师动众?”拿起电轿钥匙,就往外走。
老姜老伴儿在一旁忙说:“我跟你去!”老姜倒没拒绝老伴儿,老两口子早就习惯了如影随形。他们坐上电轿,直奔刘老二熟食点。
四
熟食店这时候空荡荡的了,只有刘老二两口子。老姜一进门,就对着柜台里的刘老二媳妇说:“我是来还钱的。”
刘老二媳妇搭眼就认出了老姜,就在柜台里笑着说:“大爷,你还真来啦?我们的手机没设语音提示,您老两口走了一会儿,我们才发现,走出门,已经看不见你们了。”
老姜说:“对不起,往手机输钱的时候,老眼昏花,没看清,一百四输成十四啦!”
刘老二在一旁说:“俺两口子就说呢,一看您老两口就不是那故意耍奸弄猾的,是不小心弄错了。”
老姜老伴儿在一旁说:“为了还你们的钱,老头子连午觉都不睡了,着急慌忙地赶过来。”
刘老二媳妇笑着说:“不用那么慌嘛,大爷!”
老姜老伴儿说:“老头子说啦,不还你这钱,他睡不着觉。”
老姜对着柜台里面的俩人说:“你两口子起早贪黑,挣点辛苦钱不容易。一下子少一百多,今儿一天的利润大概就没啦。”
刘老二说:“大爷,您真是个大好人!”
“啥好人不好人啊,不还你这钱,我心里还不安呢!一百四减去十四,还剩一百二十六,是吧?”老姜一边说着,一边戴上老花镜,拿出手机。
刘老二媳妇一边点头,一边笑着回答:“是啊,大爷!”
老姜扫完支付码,付了钱,将手机正面对着柜台里面的两口子,“看清啊,一百二十六!”
刘老二两口子一起说:“没错,大爷!”
“没错,我可就真走了。再错了,我也不回来了!”老姜调侃说。
刘老二媳妇说:“大爷您真逗!您不但是个好人,还是个幽默的人呢!”
刘老二接着说:“大爷是个大实诚人!现在还是好人多啊!谢谢大爷啊!”
老姜哈哈笑着说:“我孙子还说呢,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啊!天经地义的事儿,谢什么啊!”然后,对刘老二两口子摆摆手,和老伴儿一起,走了出去。
往外走着,还听见刘老二两口子在柜台里面一叠声地说:“谢谢大爷大娘,您老两口慢走!”
老姜扭身往里面又摆了几下手。
老姜坐在车上,长出了一口大气,心里松爽多了。回到家里,进到卧室,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鼾声大起。老伴儿在卧室外面听见老姜的鼾声,笑着嘟囔了一句:“糟老头子,这下睡安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