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正】有这样一个人,值得相遇(散文)
一、荧屏之外姐弟情
身处茫茫人海。面对波澜不惊的生活,当枯燥与烦闷席卷而来,我渴望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多出几分绚烂色彩。她的出现,我平静的心像听到召唤,忍不住开始蠢蠢欲动。
去年十月的最后一天,江山无数文学爱好者的共同见证,一个极具诗意、蕴含处世之道的社团,如襁褓里的婴儿,哇哇落地。时空为媒,光影为介。一个ID为“浩渺若尘”的网名,诗意般进入我的视野。
“浩渺若尘”以前曾间接关注过。只是那时与她并无任何实质性的交集,我们好比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始终保持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尴尬的画面,大概出自某位画师之手,但这并不代表着永久,因为它在祈求上帝赐予一份珍贵的爱。这一次,我孤独的灵魂像遇见久违的“情人”,蔚蓝天空泛起几丝波澜。
当我看见宁静正在四处招兵买马的时候,联想到一个社团成立最初的不易,遂硬着头皮与身为一社之长的她发去飞签。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浩渺若尘”在看见讯息之后,给予了及时的回复。而后,在她鼓励的话语和真诚的邀请下,我有幸成为宁静社团中的一员。
有个心结一直困扰,进入宁静的头一周,陆续投稿的两篇诗歌都没有成精。看到其他作者的文章,被冠以特殊的红豆标志,我内心的自卑之感不由得呈几何倍增方式飞速蔓延。夜深人静,睡意全无的我在心底不断思索:“自己那么无用,连个像样的精品都拿不到,她会不会嫌弃我?”
所有的疑问,只为能够迎刃而解。
双十一那天,江山记者部把那篇关于“浩渺若尘”的、制作精美的采访录,放到了网站首页最醒目的位置。当我一字不漏的往下看时,眼前出现几行感动、难忘的话语:“如果说柳岸支持宁静的都是好朋友,那么,峙榛起航老师是从温暖的陌生人再到好朋友。建团的第一天,峙榛老师来到宁静,支持宁静建设,特为宁静创作两首现代诗歌。那两首诗虽然都没点上红豆,在宁静人的眼里,它就是精品。”
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不争气的眼泪偷偷挤了几颗出来。那一刻,我脑海里浮现出哲人留下的一句经典台词:“所有的等待,不过是为了遇见一个对的人!”
我特意记下她的简介。浩渺若尘,原名罗宁,湖南衡阳人,七零后,主治医师,衡阳市作协会员……
“浩渺若尘”那张与年龄不相对称的照片,映入眼帘时,我的思绪被疑惑完全占据。接近五十的她,看上去却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有颗年轻的心固然重要,但有副永葆青春的面容,着实让人羡慕不已。特别是她那张微笑的脸庞,充满活力的同时,一种和谐与慈祥的美感也跃然纸上。
庸人总是自寻烦恼,自从那张和“浩渺若尘”有关的照片,在网站上发布出来,内心的一丝犹豫,让我不知该怎样称呼她为好?
双十一之后的第四天。那天清晨,我向宁静投去一篇题为《难忘的一天》的散文,不到十点,便被雪凌老师写上精美的编按,放了出来。
中午接近两点,看见“浩渺若尘”qq弹窗的头像在荧屏里一直闪烁着,出于礼节上的回应,我迅速将其打开,点看留言。
“峙榛老师,您投来的散文,我觉得题目有些不妥,故改为《捧着幸福游莲花山》。另外,您的创作思路还不怎么成熟,倘若依据现下的质量去申报精品,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您可以按照新的题目来进行深度挖掘和修改,说不定可以获得精品!”
我激动不已。就散文而言,它确实不是自己的强项。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即是一件能够提高自己创作水平的事儿,何乐而不为?
然而,这一次文章在进行一番“大手术”之后,依然还是名落孙山。或许,“浩渺若尘”亦嗅到了凝重气氛的到来,她发来这样一段安慰的话语。
“峙榛老师,您好!您的文章没有获得精品,咱们继续努力一下,寄希望于复审阶段。您的文章我大概看了一下,之所以没有成精,是因为浅薄的文字无法支撑携宝宝游莲花山这条独一无二的线索。故此,针对您的写作风格,我把标题再次修改成《游莲花山》,您可以尝试着往这个方向去谋划。放心,我一定会为您亲自把关!”
有了她的百般鼓励和正确引导,这一次,我打算豁出去了,光修改全文,就花了近三天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篇题目被换成《游莲花山》的散文,终于在复审阶段被江山精品组的老师们,冠以傲人的红豆标志。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之余,也为“浩渺若尘”有着敏锐的判断力、观察力所折服、倾倒。
经历了这次修改事件,我觉得荧屏之外的她,无形之中多了几分亲切和慈爱。于是,我尝试着与她聊起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而随着时光的不断推移,慢慢的,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峙榛老师,咱们老是这样称呼,我感觉有些别扭,不知道,您是否有所感触?”那是半个月后,她郑重地问。
“即是如此,那咱们能不能想个折中的办法?”我不加思索地说。
“这样吧,咱是七零后,您是八零后,要不,您叫我姐姐,好吗?”她直率地讲。
当“浩渺若尘”发人肺腑、真诚相待的话语闪现在对话框,我没有丝毫的犹豫。随着键盘清脆声音的响起,当“可以”二字出现在荧屏之上,眼角忍不住闪耀出几颗感动的泪花。
自那以后,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里,未来的道路上,我又多了一份浅浅的牵挂,一份深深的祝福。
二、挺进前七立功勋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
不知不觉间,日头像个顽皮的孩子,翻山越岭,为一睹隆冬的芳容,来到了十二月前夕。
在南方的某座城市里,一个酷爱文学的身影,端坐于电脑桌前,他目光炯炯有神,随着键盘不停跳动的声音,一篇接近三万字的小说,不紧不慢地进入了尾声。
老歌有老歌的经典,为了能够吸引大家的眼球,那篇小说的题目几乎“盗用”了小芳的名号。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在时光老人的带领下,那段充满激情、纯洁无暇、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仿佛近在咫尺。
起初,投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自信满满地认为此作必定属于精品。甚至申报精品之前,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无名小辈,竟一口回绝了姐姐给予的修改意见。当时,她并未生气,只是淡淡地发出一声长叹。
按照申报精品的基本流程,在将近两天、看似漫长的等待中,我的每一根神经绷得老紧,像脆弱的浮冰一触即碎。
时光如水,自负的我始终没有等到那颗属于自己的红豆标志,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际的失落音符。
与此同时,一个倍感亲切的qq头像,在荧屏里闪烁。
“弟弟,在吗?”浩渺若尘焦急地问。
“姐姐,在的!有话请讲,鄙人洗耳恭听!”我立马回复。
“这一次你该相信姐姐的直觉了吧!你要知道我不会害你!其实,你的这篇文字写得很好,但是,从你的笔触姐姐看出的却是心浮气躁!说句不好听的,弟弟你这是犯了写作的大忌,这样下去只会让你偏离正确的轨道,甚至越陷越深!”浩渺若尘认真地说。
“真的吗?”我有些担心地问。
“真的!好了,我这边忙了!弟弟,那篇小说你抽时间去好好把它修改一番吧!另外,记住我刚才说的话,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浩渺若尘语重心长地讲。
真切的话语,完全不亚于一位良师益友所馈赠的珍贵礼物,而我除了将它们好好珍藏心底,内心更是充满无尽的感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篇花了近五天时间修改的小说,在复审阶段终于得到了傲人的红豆标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说我的存在只是昙花一现,那么,姐姐的出现便是姹紫嫣红、万物复苏、花开似锦的美丽春天。
细心的朋友一定不难发现,每个社团页面的论坛之处,都备注了一个便于联系的qq号码,它是社团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增进情感交流的友谊桥梁。但凡进入宁静编辑群和文友交流群的朋友们,基本上每天都会看见这样一段暖心的文字:“近期投稿来的文友,作品在初审阶段没有获得精品的,除去诗歌、古韵,请在复审阶段的有效时间里给予积极配合,如不知道修改方向或者想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薄弱环节,可以适时联系浩渺若尘社长,闲暇必回!”
犹记得,在宁静编辑一篇文字时的情景。那晚已临近夜里十二点,被一阵困意袭扰的我,准备熄灯睡觉。关闭qq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姐姐的号码还是在线状态。想着,她可能已经熟睡,就打消了叨扰的念头。可细思之下,似乎觉得有些不妥,因为正值寒冬季节,要是姐姐在电脑桌前打盹的话,时间一长,非得落下啥感冒发烧的。于是,我试着发去问候的话语。
还好只是虚惊一场。在消息发出不到一分钟,姐姐那边有了回复,她说:“弟弟,谢谢你的关心,早些睡吧,姐姐还要忙上一会儿!”
“都到快十二点了,姐姐你不累吗?”我关切地问。
“哎,你不知道,自从当了社长之后,我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每天都要指导一下投稿没有获得精品的作者,等他们修改好了,还须拉进精品复审库。最后,排出一个时间表,复审的每一篇我亲自把关。”姐姐一脸认真地说。
“那你大概还要忙到什么时候?”我继续问道。
“半夜两点左右!”
“那好,我就先睡下了!姐姐,忙完了,也记得早点休息!毕竟,身体才是本钱!”
“好的,知道了!晚安!”
个人觉得,纸上谈兵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有必要让大家看看一组真实数据的由来。截止今年三月底,宁静社团目前共有文章456篇,精品文章为223篇,绝品为3篇。也就是说,宁静社团成立的五个月里,每月的精品量平均在40篇以上。而从总的数据显示来看,它的精品率已高达50%。更可喜的是,在江山2019年最后一季度评选中,宁静用两个月时间,从几十个社团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七;2020年一季度,名列第二。
当下,我们以宁静社团223篇精品为基准,按照对半的原则,除去一些老作者的、有实力的作品,不需要指导之外;剩下的111篇精品,以平均每篇耗费4小时来计算,加上一些作者的文字,虽然进行大量的修改,但仍没有获得精品,留下一点遗憾的。我们取个整数,暂且以五百小时为限。
打开浩渺若尘的个人文集,可以清晰看见,她在宁静社团担任社长期间,会时不时更新自己的文章,而且几乎都是高质量的精品之作。于此,我们仍取一个保守的数字,以二十小时完成一篇为限,十一篇就是两百二十小时。
她在江山应邀参加了记者部的几次采访,社团和江山管理层的各种列会,再加上编辑稿件,所有耗去的时间一并加起来,折合天数来算整整超过一月之多。
浩渺若尘是一位可敬的白衣天使。她和大家一样,每天要花去十一二个小时上下班。然而,不知疲倦的她,回到家里还需照顾家中的老人,监督孩子的学习,去除睡觉,能够挤出来的时间已经少得可怜。可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子,以一颗执着的心和满腔热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成立社团当初许下的诺言。毋庸置疑,她这种义无反顾、坚持不懈,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高尚品格,是我们每一个江山人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未来前进道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
深呼吸,静静地倚靠窗前。今夜的月色很美,望着满天闪烁的繁星,不知不觉中,眼前出现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
夜幕下,某个陌生的城市里,窗外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气氛,已渐渐步入安静。昏黄的灯影下,一个身影端坐电脑前,两眼炯炯有神,她若有所思的神情,像是在知识海洋里寻找心底满意的答案。当一丝灵感掠过脑际,随着手指轻敲键盘发出的声音,一天的疲惫和烦恼,随着如水的月光消失得无影无踪。
三、风雨同舟孝为先
年关将至。当大家都在为年的喜庆奔走相告、精心准备的时候,一位八旬老者、医学界的泰斗振臂一呼,武汉传出的“封城”二字,霎那间,牵动着无数炎黄子孙那颗感性的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值此危难之际,一封封沉甸甸、无怨无悔的请战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往满目苍痍的武汉。在极短的时间内,华夏儿女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那份拳拳的爱国情怀。
我很惭愧,自己连写请战书的勇气都没有。但有一个人值得我为她骄傲,她正是荧屏之外、相距千里的姐姐浩渺若尘。
这则消息,我也是无意间得知。那阵子,我还在南京做短暂的停留,大概是年后的第十天,她在编辑群里郑重其事地说:“没有能够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真有些遗憾!不过,在哪里都一样,因为,我同样在坚守着另一份阵地!”
浩渺若尘所说的阵地,是她所在城市工作的地点。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她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时的任务分工很明确,浩渺若尘所在的社区医院,主要负责对附近居民发热病例和疑似新冠病例的诊断、监控、汇总、上报。
据权威专家研究表明,这一次新冠来势汹汹,其规模、影响和传播是sars的数倍之多,所以,对于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来说,即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是一次生与死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