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麦收时节(散文)

精品 【柳岸】麦收时节(散文)


作者:王小鱼 举人,38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2发表时间:2020-05-11 17:07:28


   又到了麦收的季节,想那片一望无际的金黄,想那头顶上火辣辣的太阳,想那些弯腰驼背的乡亲手握镰刀正在烈日下大汗淋漓。
   养我的村子还在,还有那片金黄的小麦,夏收的晒场上还有忙碌的人们。虽然我已经离家多年,但每年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过去,想起在地里劳动,跟在父母身后,想起各种各样的农活。想起割麦、碾麦、晒场、赶车、种地,想起那每一滴汗水里都有我的欢乐和惊喜。
   每年的五月下旬,或者更早一些,家人就开始收拾夏收的农具了。就像战争开始前,排兵布阵一样。放了一年的农具,一件一件的拿出来,该磨的磨,该换的换,所有的农具都要达到称手的要求。就像家乡流行的那句俗语“人快不如家伙快。”是啊!一件好的工具,能让你干的风生水起。这里边有一件很奇怪的农具。我们那里叫删子(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只能这样写吧)。就像划船的撸一样,它有一个拐角,像是一个大大的7字。在横的那一拐上有镰刀的齿,刀刃却比镰刀的长多了,有一米左右。然后竖起来一个扇形的竹编的笼,就像是蝴蝶的翅膀。顶头系一个绳套,用左手拉住。右手扶住7字的底部,那里有一个把手,右手握住往前推,左手拉住往后拽,运动起来有点像撒种子意思,但要有步骤。走起来,左腿一定要放到后面,因为要避开那刀刃,被割上就惨了。这样一使劲那熟透的麦子连杆,一起倒进那折笼里。左手拽着一回身,齐齐整整地倒在身后。母亲便随着父亲在后面打捆,将麦子捆起来。就像割草机打捆一样,一两步一个,巍巍壮观。
   我那时任务简单,只是把这些捆好的麦子竖起来。五六个一堆,像抱团的兄弟凑在一起。然后整片地里,麦垛成山。这时的父亲,即使满头大汗,也是带着笑容的。
   那些天,每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早已在院子里忙碌了,她要准备一天的饭食,如果麦地离得近一点还好,中午还可以回来,边吃饭,边休息。有时要去的很远,为了加紧干活,中午是不会回来的。带一些干粮,带点水,到了饭点上,坐在田间地头对付着吃一点。那种辛苦是有,但对我来说,快乐更多。干活的心操的少,心思都在玩上了。最容易捉到的就是蚂蚱,寻着声去,也顾不得脚下的麦子了。只要看见了就一定要捉住,有时为了一只蚂蚱,毁了一大片粮食。小时候没少挨打,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地里的活多,天气又热,大人累得心烦气躁。但自己往往又不长眼,不干活不说,还捣乱,这就活该了。
   等麦子收割完,就要运到晒场。那时家家都养牛,套上大车,一次装好多,一车一车地往回拉。这是自己最喜欢干的活了,主要是可以坐车,可那车也不能白坐。我的任务是装车,父亲把捆好的麦子扔到车上,我一捆一捆地垒起来。可别小看我,这也是要有技术的活。那车两边要装的均匀,由小往大,像一个梯形。一定要规规矩矩,把重心放在车厢里,这样牛拉着车往回走的时候,那崎岖的小路才不至于翻车。但有时候也会操作失误,不是这边儿多了,就是那边多了,走在路上提心吊胆。车老往一边斜,总要有倒的意思。可能这样的车,牛拉着也不舒服。一路上,生气似的跟人死犟。遇到坑洼处,你想让它慢一点,它偏偏急着疯跑,那车晃晃悠悠的真叫人担心。
   有时就真的翻车了,连着牛一起翻在地上。一阵手忙脚乱,这时一定要先把牛解下来。传说牛不能四脚朝天,要不会一命呜呼。等解救了牛,再慢慢收拾倒在地上的麦子。因为麦子已经熟透了,麦粒撒了一地。这时,大家都阴沉着脸,谁也不敢说话。又因为车是我装的,我的责任最大。如果这时候再没有眼色,那又是一顿打了。
   等把麦子全部拉到晒场上,接下来便是碾场了。这是夏忙最紧张的时刻,因晾晒为要赶好的天气,必须得烈日充足。阳光一定要好,能晒裂皮肤的那一种。因为麦子要脱穗必须得暴晒,晒得毫无水分,这样碾压才容易一些。机械化不发达的时候,全靠的是牲畜,拉一个石碾,也叫辘轳。用整块石头做的,很重。
   碾场的时候需要在正午,那时的麦秆被晒得热烘烘的,辘轳压上去,噶嘣嘎嘣地响。等碾过一面,翻过来再碾另一面,直到把麦杆轧的稀烂,麦子彻底脱离麦穗,才算碾压好了。起场是最惬意的事,把麦秸垒成岭,把麦子堆成山,碾场才算大功告成了。接下来就只等着扬场了。这是不用自己操心的事,要让带糠的麦子分离出来,必须要有合适的风。风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啊!这个时候真应该感谢老天爷。尽管有时候是半夜,有时候是凌晨,但总是尽如人意,让红彤彤的麦子分离出来,变成粮食。有时候一觉醒来,发现干净的麦子堆在晒场上,那种惊喜不亚于考试得了一百分。
   现在就只等晾晒了。这时候的农活,基本到了尾声,家家都在晾晒麦子,晒场上一片通红。可这时最害怕变天,雷雨天气是最让人揪心的。一股风就会吹来一片云,一片云就是一阵急促的雨。如果手脚慢了,这一年的收获,就全泡汤了。只要一起风,就像冲锋号似的,整个晒场上人头攒动,喊声、叫声、小孩的哭声,有时牲畜也跟着捣乱,受了惊,四处乱撞。一时间麦秸、尘土,加上脱下来的衣服,被风吹在空中狂舞。那场面,紧张刺激,又叫苦连天。
   要是天气好的话,晾晒三五日就该入仓了。那两天农活不紧,母亲就可以腾出来做很多好吃的了。油饼,麻花,或者煮一些鸡蛋。可口的饭食,会让人忘却疲惫。在浑身酸痛和惬意自在里,这一年的辛苦总算告一段落了。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从外地上学回来。走到村口,老远就看见母亲一个人在路上忙碌着,装晾晒的麦子。我那时去上学,弟弟又去当兵,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个人。所有的农活在父亲去世以后,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我很难想象,地里、晒场上所有的工序,她一个人是怎么做下来的?
   没有人给她帮忙,没有人陪她说话。她顶着烈日,流着汗水,也流着眼泪。母亲从来没有在我跟前说过什么,直到现在也没有。她总说不苦,只要我跟弟弟两个人有出息。可是,等我们都有出息了,她也老了。我离开村子20多年了,那些农活早已生疏,但那些日子我却铭记在心。现在母亲一直跟着我生活,偶尔也会念叨几句,老家怎么样?她的心思也跟我一样。那过去的日子,又让她揪心牵挂。但只能想想,因为再也回不去了。
   可我有时候真想再回去种地,把曾经的日子再过一次。在太阳底下,饱尝劳动的艰辛。虽然辛苦,但心里是满足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才是最真的哲理,最丰富的生活。

共 25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细腻的笔墨,叙述了对麦收季节的情怀。虽然我离开村子多年,但每到麦收季节,便会想起那些弯腰驼背的乡亲手握镰刀正在烈日下大汗淋漓,想起在我跟在父母身后劳动的场景;想起各种各样的农活。想起割麦、碾麦、晒场、赶车、种地;想起父母为了抢割麦子,挥汗如雨的劳动场景。我那时虽小,也忙着把这些捆好的麦子竖起来。五六个一堆,堆在地里麦垛成山。这时的父亲,满头大汗的脸上带着笑容。可我的玩心还是很大,不忘了在地里抓蚂蚱,有时为了一只蚂蚱,毁了一大片粮食,为此没少挨打。等麦子收割完,就要运到晒场,我的任务是装车,父亲把捆好的麦子扔到车上,我一捆一捆地垒起来。这也是要有技术的活,车两边要装的均匀,牛拉着车往回走的时候,那崎岖的小路才不至于翻车。有时就真的翻车了,又因为车是我装的,我的责任最大。接下来就是碾场,在那时机械化不发达的年代,只能靠着用牲畜,拉一个很重的石碾在麦场上反复碾压,麦子彻底脱离麦穗,才算碾压好了。只等着扬场了,是要让带糠的麦子分离出来,要等到有合适的风的时候才能扬场,尽管有时候是半夜,有时候是凌晨,但总是尽如人意,让红彤彤的麦子分离出来,变成粮食。有时候一觉醒来,发现干净的麦子堆在晒场上,万分惊喜。再往后就是晾晒,晾晒最怕雷雨天,每到雷雨天来临的时候,全体出动,抢收麦子,那场面很刺激的。要是天气好的话,晾晒三五日就该入仓了。入仓后,农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母亲也该给我们做好吃的了。那些年,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个人。所有的农活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我很难想象,地里、晒场上所有的工序,她一个人是怎么做下来的?可母亲从来没在我们面前喊过怨,叫过苦,总是默默一个人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如今真是怀念过去的日子,把曾经的日子再过一次。散文通过回忆小时候割麦子的经历,反映出农民在过去艰苦的年代,劳动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讴歌了劳动者最光荣和母爱的伟大,令人感动!散文感怀岁月,回忆美好,抒发情愫,场面活泼生动,自然亲切,给人回忆,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513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05-11 17:08:12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春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05-11 17:09:33
  生动活泼的文章,把人们带回去过去的年代麦收时的场景!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这是历史的轨迹,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05-11 17:09:58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