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欣闻读书声(外一首)
欣闻读书声(外一首)
一树绿百鸟鸣,
在双休日,
我听到了读书声。
不是在校园旁,
更不是来自小学童,
而是发于一群拥有——
高等学历的司法干警。
在他们的视野里,
拥有的已属于过去。
未来,
需要不断地探索。
高尔基公布的阶梯,
等待着有志者不懈的努力。
窗外,
蓝天白云。
近看是,
园林、庭院、小巷。
远眺有,
山峦、烟波、海疆。
景美如仙界,
在他们眼中都先歇一歇。
能上心灵贡桌的是,
掌握新知识主动权的急切。
暮春之雨
今天又下雨了
尽管已经是暮春
还是贵如油的样子
稀稀拉拉烟波浩渺
下在抽穗的麦头
雨下得真是太小
人们听着微声入睡
醒来后孩子们吵着观雨
用小手接住屋檐滴水
偷偷地喝进嘴里
这雨似乎是天女散花
地幅很广泛密度却很稀
好像是平均主义
哪里都有点哪里都不多
到后来谁都不解渴
【编者按】敬爱的牧壑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凤凰文学的支持!您的稿子我已认真赏读。您的两段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已理解。我完全读懂您的心。《欣闻读书声》一文,您想要表达偶闻一群高学历的司法干警读书声的欣喜欣慰之情。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为人类进步铺好了台阶。人类就是顺着这一进步的阶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高度。然而忙碌的现实生活使得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书了。如果不读书,人类何谈进步?因此,您偶闻司法干警们的读书声而欣喜、欣慰。
您在《暮春之雨》一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暮春微雨,烟波浩渺,抽穗的麦头,微声入睡,孩子们吵着观雨,小手接屋檐的水滴……”这些意境都很美,渗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些都告诉我您是一个充满爱心,热爱生活的人。
我感觉诗是最难创作的一种文学体裁。需要高度凝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诗歌的创作技巧是很难掌握的。如果您描绘的场景换一种体裁来表达,比如说散文诗或随笔,效果是不是更好呢?这样建议是因为我很喜欢读您的随笔杂文。我的提议若有所不妥,敬请包涵。祝您平安健康,开心快乐!【编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