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八一】淘气鬼史诗(小说)

精品 【八一】淘气鬼史诗(小说)


作者:一文独秀 举人,3766.0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17发表时间:2020-05-20 09:04:49

【八一】淘气鬼史诗(小说)
   秋季开学的第一天,“柘树村”小学四(1)班的教室里来了一位新同学。他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对圆溜溜的小眼睛像“乌贼”一样四处搜索着,身上的肉结实得像一堵墙,短发硬得像刺猬的刺一样。班主任胡老师是个中年男老师,身材高大,有点肥胖。今天因为感冒,鼻塞,加上最近上火,舌头红肿,吐字不是太清晰,向同学们介绍道:“今天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叫‘死尸’,大家掌声欢迎!”
   “哈哈哈……”胡老师还没说完,同学们已经捧腹大笑,有的居然笑出了眼泪,教室里像一锅粥一样,暂时陷入了混乱之中。
   面对失控的场面,胡老师尴尬极了,脸上出现了少有的羞赧,但他很机智,干咳了两声后,教室里静了下来。
   于是,胡老师马上自嘲道:“这人一感冒,连鼻子和舌头都不听使唤了。对不起,他叫史诗。”这次一字一顿,字正腔圆,非常清晰,居然还有人抿着嘴在下面偷偷地笑,他就是班上的调皮大王跳涧虎陈答(因为名字与《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陈达的名字读音一样,所以有好事者就给他取了这个绰号,他也乐于接受这个外号。)可怜的小脸憋得通红,显得既兴奋又痛苦,开心的因子在心里回旋激荡,到出口处又被无情挡了回来,反反复复,所以他又是“痛苦”的。他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激动,这种情绪难以控制,不断攀升,最终达到了极点,忍无可忍,“噗”的一声,一口“喜气”从张开的嘴巴里倾泻而出,像喷涌的甘泉,瞬间爆发,发出银铃般爽朗的笑声,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关注。这一下,他却低头不语了,也许是知道自己惹出了麻烦,但脸上仍然是红红的,额头上青筋突兀,有种余笑末尽的感觉。
   “看样子,陈答同学对于新同学的到来非常开心啊!”胡老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用反话在中间打圆场。这下,又激起了跳涧虎新一波的傻笑。这一次,他彻底放开了,毫无顾忌了,一次笑个够。胡老师和所有的同学就这么静静地等着他,看着他,直到他笑够为止。说来也怪,他居然停下来不笑了。
   “好,你不笑,该我们笑了。”胡老师带着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有少数同学没有跟着笑,感到莫名其妙,过了一会儿,大家都不笑了。
   机智的史诗同学,站在教室门口进退维谷,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不过他的脸根本没有红,他在等待最佳的时机。见大家都停下来,不笑了,他觉得机会来了,下面该他表演了。
   “请问,有那么好笑吗?”史诗同学像老师一样用质疑而又严肃的眼神扫视着大家,好像他是局外人,在替别人解说,停顿了几秒钟,突然提高了嗓音,“你们想知道我这个名字的来历吗?”
   “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略显尴尬,因为自己失去了发言的机会。
   见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于是他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想,就来点掌声吧。”
   教室里顿时掌声如雷,他挥挥小手,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
   “我的爸爸姓史,是大学历史系教授,我的爷爷是大学文学系教授,我的太爷爷是晚清状元,所以我们家是书香世家。”史诗边说边留意同学们的表情变化,只见大家都伸长了舌头,用敬佩的眼神看着他,像对待偶像一样。
   “我出生那天,我的爸爸正在研究史诗,所以叫“史诗”。妈妈让他给刚出生的我取个名字,他想了想就取了这个在别人看来很难听的名字。开始,家里人都觉得难听,想改掉,可是在老爸的一再坚持下,叫着叫着就顺耳了,现在想想还真有内涵,是个非常有意义的名字。爸爸希望我将来继承他的研究,为人类的文化传承做出贡献。你们听了我的介绍,还觉得那么好笑吗?”史同学斜睨着眼睛看着同学们,没有一丝胆怯,根本不像新同学,所有的人都大感意外。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传递着大家对他的敬佩之情,是对他的认可,是对自己先前冒失行为的一种忏悔。
   “说得真好。请到这边的位子上坐下。”胡老师指着第二排的空位让他坐下。
   一场尴尬的场面就这样让他化解了。
  
   二
   四月的天空格外晴朗,白云如絮,悠然远去。和煦的春风伴着雪白的柳絮,轻轻地,慢悠悠地飘呀飘,飘到了人们的心头、肩上、脸上,痒痒的,软绵绵的。又是那样的轻柔,那样的悄无声息,如雪,如烟,如跳动的白色精灵。
   史诗放学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他边走边踢路边的小石子,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小石子打在了前面女同学的小腿上,产生折射蹦进了小河里,激起了丝丝涟漪。清澈的小河瞬间热闹起来,小鱼儿也探出脑袋想看个究竟。过了一会儿,碧绿的河水渐渐地平静下来,宛如一块温润的翡翠,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那位女同学回头瞪了他一眼,继续往前走。史诗同学隐隐约约听到了唱歌的声音,那歌声真的很好听,清脆悦耳,像银铃发出的响声。于是他快速地追上前去,这歌声越来越响亮,离唱歌的人也越来越近,原来是班上的虎牙在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说起这个虎牙,史同学并不陌生,他歌唱得好,个儿很高,瘦得像根麻杆,所以他的另一个绰号就叫麻杆。但他性格乖张,外表丑陋,尤其那对大门牙,尖尖的,长长的,像虎牙,第一个绰号因此而来。他的本名叫童悦,“虎牙”或“麻杆”在同学们的口中早已叫习惯了,渐渐地几乎要忘记他的本名了。
   昔日的调皮大王史诗难得被这动听的歌声所深深地吸引,悄悄地跟在虎牙的后面,其实并无恶意,只是想近距离地听他唱歌而已。虎牙猛地一回头发现了“高山上打鼓——名声在外”的史诗,只见他面带微笑,略显尴尬,可这在虎牙看来就是一种挑衅行为,愤怒的脸上显得十分难看。
   “你想干嘛?快点滚开!”虎牙言语刻薄,没有一点儿人情味。
   “我是你同学史诗啊,难道你不认识了吗?”史诗脸上勉强挤出一点笑容,压制了心中的怒火,有一触即发的危险。
   “你不就是那个‘吃吃’吗?我认识,怎么会不认识呢?”说着,说着,他自己都傻傻地笑了。
   “我警告你,不准叫我‘吃吃’,要叫我史诗。”史诗一字一顿,脸上出现了少有的愠色。
   “唉,反正都一样。”虎牙满不在乎地说。
   “你再侮辱我,我就对你不客气了。”史诗把拳头攥得紧紧的,牙齿咬得咯咯响。
   虎牙仗着人多,个高,想与史诗一决雌雄,史诗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丢下书包,卷起袖子,用双手去抓麻杆的衣领,麻杆伸出长手臂用大手远远地托住史诗的下巴,想“拒敌于国门之外”,使史诗寸步难行。史同学急得用两只脚向前轮流乱踢,在空中画着优美的扇形,可惜踢到的只是空气,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变得脸红脖子粗,推挤变形的嘴巴努力地张开,但马上又被迫地合上了,想说话可就是张不开嘴。
   “小矮子,打不着吧,哈哈哈……矮冬瓜。”虎牙在围观同学的呐喊助威下越战越勇,牢牢地控制着场上的主动权。
   “虎牙加油,虎牙加油……”观众们有节奏地喊着口号,整齐有力,有排山倒海之势。也有几个富有同情心的人给史诗加油,不过很快就被巨大的声浪吞没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史诗突然转身后退,众人都不明白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麻杆乘胜追击,还没追出一步远,史诗同学猛然杀个回马枪,吓得麻杆赶快往后退了一步,众人一阵唏嘘。麻杆鼓起勇气,打算再采用“拒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史同学弯腰,弓身向前,把轻飘飘的麻杆顶了个四脚朝天,随后两人倒地,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在路上滚来滚去。观众们越聚越多,呐喊声此起彼伏,他们的情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孩子们似乎比过年、过节还要兴奋,可怜的小手拍麻了,小嗓子喊哑了,小心脏都快蹦出来了。
   地上的两位“勇士”势均力敌,打得难解难分,一会儿滚过来,一会儿又滚过去,观众们的眼睛始终跟着他们俩移动,可惜希望看到的精彩的一幕始终难以实现,刚一到田埂边上,他们又鬼使神差地滚回去了。一次次听到观众们唉声叹气,一次次地令他们大失所望。
   “我们不打了,好不好?你看我们都成了别人的玩物了。”史诗突然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从被麻杆胸口死死挤住的嘴中艰难地挤出这两句话来。不知道麻杆是没有听到还是不愿意讲和,一如既往地发力撕打、翻滚,胜利的天平很快向麻杆这边倾斜,一会儿又滚到了稻田边上,观众们早以习惯了老情节,以为还会滚回去,谁知“扑通”一声,两人同时掉入了一米来高的稻田里,溅起一大片泥水,离得最近的人可倒了大霉,脸上、身上污渍斑斑,有如天上繁星点点,吓得众人纷纷退避三舍,就像一块石头掉入平静的河中,激起一圈圈波纹,慢慢地扩大,但很快又合上了。还好这稻田里水很浅,秧苗刚插下不久,两人在泥田里艰难地滚动着,身下刚插的秧苗可遭了殃,瞬间被挤压得无影无踪,与泥浆融为一体。
   两人的身上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全被污泥覆盖,只露出闪闪发亮的小眼睛在一眨一眨地“欣赏”着对方,嘴唇翕动,喘着粗气,两人居然停了下来,好像商量好了似的。
   “中场休息,请大家不要走开。”一个好事者大声地喊着,有的人开始慢慢地离开。
   人群变得稀稀朗朗了,慢慢地露出一个熟人的脑袋——高大的班主任胡老师站在田埂上正鸟瞰着他们,一言不发,只是这么静静地等着。
   两人分开,艰难地爬上了岸。还好两人的书包在滚下稻田之前,都丢在了田埂上。他们在河边清洗干净后背着书包忐忑地回家了。
   从第二天起,俩人一连七天接受了来自各级的思想教育,包括校长、老师和家长,真是后悔莫及。
  
   三
   世上的事有时候真的不好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但往往还能化敌为友,相逢一笑泯恩仇。自上次一战,史诗同学与虎牙竟然成了好朋友,没事的时候虎牙就给他唱歌,吹笛子。他的笛声悠扬、深情,远远就能听到袅袅的笛音,如美梦萦绕在耳畔,让人如痴如醉,心中油然激起一种青春的情愫。史诗同学没事的时候就给虎牙讲大城市里的一些逸闻趣事。什么李家的宠物狗有五条腿;什么王家每天晚上闹鬼;什么寺里的和尚会隐身等。听得虎牙瞠目结舌,意犹未尽。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都想问你,可以吗?”
   “问吧,咱俩架都打了,还这样客气啥!”史诗微笑着回答。
   “你家里生活条件那么好,为什么要转到我们这个穷乡僻壤来读书?而且还寄居在亲戚家,你不想家人吗?”说完,虎牙静静地看着史诗同学,希望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
   “我的爷爷、爸爸都在师大当教授,但是我不喜欢大城市的生活,我喜欢农村的生活;最要命的是我每天都要打哭一个女生,每天都要与某个男生打一次架;班主任汪老师对我是束手无策,恨铁不成钢,只好三天两头就请家长到学校来,也就是我的爸爸来学校接受家庭教育再培训,每次他都像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地站在汪老师的面前‘挨训’,口中不住地重复着一个字——‘是’。你想啊,一个大学教授,一个业务骨干,一个教育界名人竟然三天两头就往儿子的学校跑,传出去实在太丢人了。他成了学校的常客,几乎所有的师生都认识我爸了。见到他就喊:‘史教授好!您又来了啊!’每次听到‘又’字就感到特别刺耳,心就像被针猛地扎了一下,他的脸就刷的一下红了,回家后就跟我苦口婆心地讲一大堆的道理,可我呢?总是从左耳进,右耳出。走远后,同学们就说:‘这是调皮大王史诗的爸爸。还是个教授呢,儿子居然这么差劲。’搞得他很没面子。思来想去,爸爸决定开一个家庭扩大会议,所有人都有发言权,包括我在内一致同意将我转到老家,也就是这里来读书。寄居在我小表姑的家里。我小表姑对我特别好,从不打骂我,比对他的亲儿子都好。所以我在这里过得很幸福,根本不想回去。”史诗口若悬河,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有这么出众的口才。
   “你这叫乐不思蜀,应该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去。”虎牙说完很真诚地看着史诗,希望他点头赞同这个观点。
   “我才不想回去呢。这里的每个人都对我很好,我很喜欢这里的生活,打死我都不回去读书。”史诗一改昔日嬉皮笑脸的表情,脸上变得很严肃,他仿佛一下子成熟了许多。
   “哦,是这样啊!”虎牙欲言又止地看着史诗,心想:如果我是个性格古怪的孩子,那么眼前的这位比我还要古怪,真是难以捉摸。
   “你在想什么呢?我再给你讲述一个最搞笑的故事吧。”
   虎牙出神地看着窗外,听到再说一个有趣的故事,眼睛突然一亮,问道:“噢,什么故事?快讲!”他似乎有点迫不及待。
   “二年级的时候,我花了十块钱从玩具店里买来了一条假蛇,不过它长得跟真的一模一样,那真叫栩栩如生,可以以假乱真。这条假蛇灰灰的,身上斑斑点点,胆小的人一看就毛骨悚然,胆大的摸一摸粗糙不堪,身上的鳞片与真的没什么两样。一天中午,我来得特别早,把这条假蛇放在了老师讲桌的抽屉里,我们班除了体育老师是男的,其余都是女的。下午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是一个年轻、长得非常漂亮,又很温柔的老师,不过偶尔发起脾气来也很可怕——脸气得通红,像四月的晚霞飞过。”

共 22811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成年人的眼里,生活总是充满曲折和坎坷、痛苦和磨难,让人不堪忍受。可是生活真的只有这样吗?在孩子的眼里,生活才能还原最真实的本色,孩子的心灵纯洁,眼光纯净,他们看到的生活是最质朴最本真的生活,无拘无束、放浪形骸、又笑又哭,即使有了一些阴雨,也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成灿烂的阳光。本真的生活才能养育本真的人,从这一点上说,一个人能在生活的大路上永远保持自己童年的本真是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吧?或许这篇小说就是想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史诗的农村生活经历,不愧是一部典型的“变形记”,在最质朴、最真实、最简单的生活环境中,他恢复了孩子应该拥有的最真实的一面,在无形中接受了环境的影响,接受了生活的滋润,不再叛逆,不再我行我素,开始变得“懂事”,这是最宝贵的成长。尤其经历了表弟的去世,他开始变得沉稳,变得理解,变得成熟。正如他的爸爸的感悟:只有最朴素的教育,最艰苦的磨砺,最贴心的关爱,才是世上最有效的教育。小说讲诉了一个孩子独特的农村生活经历,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待生活,把一个人的成长真实地的反映了出来。也只有这样的成长才是一个人正确开启自己人生之路的开始。全文语言风趣幽默,亦庄亦谐,写孩子的调皮捣蛋令人忍俊不禁,写孩子经历的沉重经历,又令人感动,忍不住红了眼圈。全文故事首尾相连,各部分自成独立故事又浑然一体,情节发展自然流畅,生活气息浓厚,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和功力由此可见一斑。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向您学习!【编辑:今生何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528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5-20 17:18:18
  小说生动有趣,自然流畅,情节紧凑,感人至深。每一个孩子脾性不同,换一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式,也许对孩子成长有益。 朴素的教育,艰苦的磨练让史诗体会颇深,让他受益良多。好小说!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一文独秀        2020-05-20 20:19:09
  谢谢老师精彩的点评!
3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20-05-21 12:16:33
  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质朴的生活故事中还有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今生何求
4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5-22 14:04:10
  一篇讲孩子的故事,珊瑚喜欢,先来留个评,稍后细细欣赏。问好老师,遥祝夏安,并祝创作愉快。期待精彩继续。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4 楼        文友:一文独秀        2020-05-22 21:30:53
  谢谢黄老师的肯定。
5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5-28 14:58:23
  再次来欣赏佳作,喜欢小孩子,充沛的精力,活泼可爱。恭喜老师小说摘精,祝贺老师。期待老师更多精彩,向老师学习。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夏安,并祝创作愉快。笔丰。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5 楼        文友:一文独秀        2020-05-28 15:30:32
  童心永驻,快乐常在!“一文”在此遥祝,黄老师开心每一天。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