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新】答案(散文)
文友青峰的离别,我苦苦追问自己,用千万种解题的方法,无数遍演算,只为寻找心里想要的答案。
一
我与青峰的情谊,一波三折。
青峰的QQ头像是一束素洁的栀子花。我以为爱花是女人的天性,便认定他是女性。我与青峰交往,缘于修改一篇绝品文。经友推荐,他主动加了我。却因我的头像是蓝天白云和大路,他误以为我是男人。这样阴差阳错地与他相识,却并不影响我与青峰的交情。
青峰是语文老师,酷爱文学。他给我的印象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一位边城汉子。一身正规的中山装,满脸络腮胡剃后留下的小黑点,看似粗犷的他,心思缜密得让我汗颜。他尊重文友的意愿,擅长用变色字修改文章,而且,一遍遍修改不厌其烦。
我与青峰既是亲密的合作伙伴,相互有独立思维。青峰慧眼,我的《那山·那水·那情》,他把文章从社团中海选筛出推荐,被绝主选作绝品候选。青峰建议把《那山·那水·那情》的“那情”改为“那人”,我几次变更过去,最终依然变回“那情”。我认为,文中的山水就是为突出情,一切都是为写“情”作铺垫。青峰尊重我自己的决定,按原标题选上绝品预选。
文章最后的修改把关,我与青峰逐字逐词逐句逐标点地修改。记得原文“我抱着父亲的腿,紧抠着他的裤管,不肯放手”,青峰认为场景不够生动,用“死活”来形容“不肯放手”,既强化程度,立体生动又立即呈现。青峰对文字,目光敏锐。任何小小瑕疵,都逃不过他的法眼。青峰提示,文章结尾稍微仓促,我加上文末最后一自然段,让抒情更通透。
青峰是我文学路上的贵人,亦师亦友。我与青峰讨论过江山的许多精品和绝品文,比如《把手机留下》《辣椒红了》《人要我死》等。每一次讨论,我对创作都会有新的认识。“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青峰的交流,我即便再花十年读书,也有从书本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
青峰曾有一篇非常好的叙事散文,开篇直入事件发生的场景。曾一度为作社团的绝品预选,我建议他加了一个开头,他虽然解释直白开头的妙处,但那时我却振振有词,青峰还是按照我的建议修改了,文章没选上。现在,再回头看看当年自己的建议,我居然觉得幼稚可笑。
我创一篇《栀子花开》,把青峰写在文中。表达青峰的人格魅力,如幽幽的栀子花,青翠欲滴;我与青峰的情谊,如栀子花般纯洁清香,记录青峰与我之间,最有意义的点点滴滴。
可是,一段时间后,青峰离开了江山,离开了社团。保留我与他的QQ好友和微信朋友,节假日送上一声问候。我明白,青峰离开只是因为生活琐事,他离不开文字、离不开创作。
人生是一场接力赛。我与青峰的情谊就像已过上半场,彼时正场中休息期。我曾无数次设想,再邀请青峰来江山,再邀青峰品尝文字盛宴,却始终没有勇气。
二
创建宁静新团,急需招兵买马。我硬着头皮,下班后给青峰留言,邀请他支持宁静。
“你建新团,非常好!我一定支持。”青峰第二天清晨给我回复。
太好了,青峰的支持就像一针强心剂!我劲头十足,所有的困难都像一道门坎,迈过去后便不是问题。缺编辑,青峰编;缺评论,青峰留评;缺审核,青峰审,凡是我顾及不上社团的事,青峰一个人全部顶下。
我深知,青峰是为了我、为了宁静、为了文字,重回到江山。我小心冀冀地呵护来之不易的友情,生怕自己不小心,弄碎情谊。可是,我的想法是多余的。青峰的大度和包容,让我刮目相看,刷新我对他的认识。他帮我打理社团的事,成为我的坚强后盾;他包容文友的不理解,安慰委屈的我;接待文友、替换修改文章,他协助修改文友文中的瑕疵。
“我喜欢宁静这种氛围,作者以淡泊的心态,才能创作出更出色的文章。”青峰语言中流露出真诚。
“若尘,你不仅要看江山的精绝品文,还要看更多的名著。比如鲁迅的杂文、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作品,比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青峰用透视眼,看出我文学底蕴的浅薄。
为了让我有更多看书的时间,他帮我承担更多的社团杂事。记者部对我的采访稿,要求回复时间仅给两天,约定交稿的时间,我被病人围住,正忙得不可开交。采访稿来不及回答完整的最后结尾,甚至都是青峰帮我完成。
“我感到自己还是一个初学者,江山这个大熔炉给了我锻造的机会……我是医生,早起晚归,没有休息日……只有晚上八点后,那静静的夜,才是我遨游文海的有效时间,有时甚至写文到第二天凌晨。”青峰太了解我,他帮我完善这段文字,就是我的实况。
“创建了淡泊宁静社团,我的担更重了,时间更紧张了。我是个不服输的人,我会在保证社团正常运行,和宁静文友一道把社团打造成江山的知名社团,以不负江山的培养和文友们的期望。”青峰对我给予最高的评价,对宁静寄予最高的期望。
“若尘,我认为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创作是休闲娱乐。请你爱惜身体,不要熬夜,不要用透支生命来玩创作。”青峰曾数次对我说这句同样的话,我口头应诺,实际却没做到。
青峰一语成谶。他离开几个月后,我的身体出了故障。此刻,我又一次想起青峰,想起他苦口婆心对我说的话,我却当成耳边风。
去年年底,父亲的病越来越重,查出脑瘤。社团的所有事情,全由青峰打理,他任劳任怨,还时常抽时间留言,给我安慰和鼓励。虽然朋友之间,理应如此,但青峰是不愿表达的人,与人交流甚少,能有如此举动算是破天荒。
父亲在粤开颅手术,我在手术等候室度过了最难捱的十二个小时。青峰时不时发来一句鼓励:“老爷子吉人天相,你安心等他平安出来!”
两天后,父亲从ICU转到普通病房。青峰却突然之间选择离开宁静所有群,也拉黑了我。我心受重创,父亲出来那天,我几乎进入ICU。
“为什么青峰中途离席?”我苦苦逼问自己,想追寻答案。
人生旅程没有地图,沿途倒退的风景里,我用执着一路点燃希望;在跌跌撞撞的跋涉中,我用坚持一路寻找答案。也许,人生旅程本就如此,一路风景,一路过客。
我既感性又理性。看到小动物流浪挨饿,我会把到口的包子递给它吃;遇到疾病突发状况,我思维活跃,处理得有条不紊,不乱方寸。可是,对青峰,我始终没有放下。某些话、某件事、某首歌,都会让我想起他。莫名地伤感,无故的情绪低落。
三
时光如水。在记忆光影里,雕刻了一些图片,比如友情,比如青峰。
鼠年疫情肆虐。许多抗击新冠疫情牵手前行的图片,网络配音有一句熟悉:“黎明那道光会穿越黑暗……”的旋律。每当耳边响起这句歌词,我的心总被触动,却不知何故。
我渴望欣赏整首歌曲,又一直找不到时间。直到近日,上班稍闲,我打字“黎明那道光”,搜索出那首歌名叫《你的答案》。答案!这正是我苦苦追寻的答案。
“也许世界就这样,我也还在路上,没有人能诉说;也许我只能沉默,眼泪湿润眼眶可又不甘懦弱……”这是为我量身定制而写的歌词!听到沙哑低沉的嗓音,冲击耳膜,似乎拨动了我心中的低音弦。情难自抑,有温热之物从心里涌出,我又一次想起好友青峰。
青峰为何离开江山?为何拉黑我?他一定有不得已的理由,一定是对我太失望了,一定是我伤透了他的心。
“低着头,期待白昼,接受所有的嘲讽,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地向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我一直低着头,负重前行;我无畏风霜,接受所有冷嘲热讽,可我到哪里才能找到答案?我无畏恐惧,只能沉默,没有答案。
点开宁静文集首页,我用文字麻醉自己。忽然,有文字弹入眼帘,我找到了答案。
宁静主页上有答案。副社雪凌、总编清莲、常社子骞,是我的左膀右臂;刘文龙、岚亮、詹海林、一地流沙、悬壶等等,就是我坚强的后盾;宁静所有的编辑、所有的作家,所有的文友,他们都是我的家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青峰对我寄予厚望,他虽然离开宁静,我却依然坚守在最初的地方。
文学旅程中,我上下求索,只为梦里迷人的乐园。【江山·成长】征文,宁静一篇篇写我的文章,也许就是答案!
青峰拉黑了我,可他的精神是亮的,他是文海上的灯塔,把文学浩海一路照亮。“逆着光,就驱散黑暗……”我向着光亮,把黑暗驱散,这就是答案。
与老友青峰的相惜、鼓励是建立社团之初最坚强的后盾。与现在一帮得力干将默默奉献是社团今后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祝福社长与文中提到的左膀右臂、各位文友一起把宁静社团做大,做强。
曾经陪伴过我们的春风
收敛了锋利
低处是高处的挑战
亦为布设下的悬念,隔着流云
沟沟坎坎正在搬动一些雷鸣和闪电
崖下,往事如流水一路喧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