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寻找熙熙(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寻找熙熙(散文)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2.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89发表时间:2020-05-28 06:16:02
摘要:人海茫茫,熙熙攘攘,为了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到深圳的熙熙,再通过她找到父亲六十年前的老战友,急坏了母亲,累坏了黑人。

人海茫茫,熙熙攘攘,为了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到深圳的熙熙,再通过她找到父亲六十年前的老战友,急坏了母亲,累坏了黑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父亲和熙熙的父母都从四十七军160师调到湖南军区政治部工作,他们不仅是同事,而且是朋友;不仅是朋友,而且是邻居。后来父亲去了朝鲜,再后来父亲转业到了营口。老战友一别三十年,待到八六年父母南下彼此再见面时青丝已变白发;又过二十年,熙熙的父亲和我的父亲相继辞世而重逢于天堂。
   于是,母亲手捧《大树歌》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要找到熙熙的母亲。先找长沙的朋友,朋友说她随女儿熙熙去了深圳;再挂深圳的电话,那部唯一的联系电话已经停机。看到妈妈失望、无奈且不甘的样子,黑人说我来试试。于是找到深圳的文友甲,文友甲说这是天方夜谭;接着找到文友乙,文友乙说这是大海捞针;最后找到文友丙,文友丙说我是没什么办法,可以找在公安局工作的儿子试试。
   黑人就把所有的已知条件告诉了文友丙。先根据名字查找,同名者逾百;再根据性别和年龄筛选下去大半;最后输入出生地和父母姓名等等条件,又等了好长时间的结果,竟然找到了!
   文友乙先是告诉黑人:在罗湖区户籍里的确有这一个“熙熙”,基本符合你所说的那些条件;而后又说这个“熙熙”登记的电话号码已经改变用户了,需要再查;最后,终于把验证后的熙熙的电话和住址用手机信息发给了我。
   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已是午夜时分,但黑人还是按照文友丙提供的熙熙电话把信息发了过去:“熙熙你好!我是你父母的老战友的儿子,为了奉上父亲的遗作《大树歌》,母亲到处寻找你们,今天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阿姨好吗?代我的母亲先问候她老人家。如果你确实是我们要找的熙熙,请尽快给我回复信息。”
   结果一夜无话,一早无话,(我已经觉得找错人了)快到中午才接到这样的信息回复:“真不好意思,才开机,我们也很高兴,问候你的母亲”。接下来忙着去机场送人,下午回到机关才把电话挂过去,好在那边的声音既不是方言,也不是“鸟语”——很地道的普通话,亲切而熟悉。我这边说了一番寻找的过程,她那边说了一番搬家的过程,我们彼此交换了QQ号便把《大树歌》的电子版发了过去,然后又和非常兴奋的阿姨聊了半天:“你是明明啊……”撂下电话后立即向母亲报喜,真真喜出望外,可把母亲乐坏了,马上要和深圳通电话,黑人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这两位八十多岁的寡居老人在电话里是怎样哭怎样笑的。六十年前,她们和她们的丈夫是湖南军区大院里英姿飒爽、风华正茂的女兵和男兵......寻找熙熙,不啻于寻找青春,寻找美丽。我们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更坚定了黑人建立“160师子弟兵QQ群”的信心。在此特别感谢我的文友们。
   下面是几段《大树歌》中有关熙熙父母的描写:
   有一次,我们正在打麻将,廖山露走过来,看得出,王贵周虽然心里紧张,但故作镇静。廖山露站在王贵周身后也不便发作,还不时为王当参谋。多嘴的李玉印说“今天夫人兴致好,还帮助老爷打牌”,“去你的!”廖假作嗔怪。可过了不久,就见王贵周突然扭动了一次,又一次,再一次……原来廖原想等着王自己主动退出战场,可是等的不耐烦了,就在王的身后一会捅一下,一会拧一把。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调皮的苑凌云又开口了,他瞅了瞅王贵周,又看了看廖山露:“怎么了,王同志好像被蚊子叮了,挺着点,告诉你,今天谁也不兴走,不然那话就不好听了”。他又看了看廖山露:“你听懂了吧,廖同志”。直把廖羞的满脸通红,低头走开了。廖一走苑紧接着说:“王贵周,这回我可救了你”。刘干臣说“也许是害了他”,苑说“怎么,还能挨顿揍?”,“不好说,不好说”:我也跟着说笑。(摘自《湖南军区大院》1953年)
   我们邻居227号是王贵周、廖山露夫妇,在前面中已经说过他们。这时正好廖山露同志也怀孕了,于是我们商定,今天不到食堂吃饭,自己买菜自己来做,以增加营养。说干就干,我同贵周当采买,在小吴门买来活鸡活鱼、猪肉蔬菜等等,四个人笨手笨脚的行动起来。我收拾鸡,先杀后拔毛、开刀,做得还算有条有理,不像几十年后一次杀鸡居然把鸡杀跑了,出了大笑话。王贵周负责收拾鱼,这位老兄十分了得,同鱼较量起来,鱼一跳多高,水花四溅,他虽然抬腿就跑,但还是弄得满身是水。等他再回到鱼盆旁,试探着伸手抓鱼,那条鱼故伎重演,他也再跑、再抓,结果,满屋是水,一片喧哗笑语声。还是廖山露助阵,才把这条三斤半重的鲤鱼制服。摘菜、洗菜、做菜、做饭还是两位夫人完成的,等吃罢饭已经是下午五时了。人虽然吃饱了,但都已筋疲力尽。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就这一次,下次不干了,太累人。果真,以后在大院再没干这种事情。(摘自《湖南军区大院》1953年)
   在广州理训班,我和王贵周住在一个宿舍里。这位患有神经衰弱,晚上难以入睡。他自己不能睡也不让我睡,总是让我陪他摆龙门阵,讲三国演义、三侠剑等等。他怕我先睡下,总是坐在我的床上听我讲,你看这人有多“坏”。(摘自《在广州理训班》1957年)
   昨晚到长沙。今早刘科长送我们到王贵周、廖山露家,大家都高兴极了,南朝北国说个没完。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贵周已经六十开外,但是身体和精神都很好,他们的宝贝女儿熙熙比明明稍小,后来当兵上学,很优秀......三十年后老友相逢,且喜且悲的情景可想而知。后来几天,王贵周夫妇又把我们接到他们家住,好吃好喝,谈笑风生,真是“不亦乐乎”啊,他们还带我们游览了橘子洲、岳麓山,参观湖南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真是大开眼界。(摘自《旅途记事》1986年)
   (原创)

共 22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为了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到深圳的熙熙黑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五十年代初,父亲和熙熙的父母都从四十七军160师调到湖南军区政治部工作,老战友一别三十年,直到白发见过一面。直到父亲去世,母亲最大的愿望找到熙熙的母亲。文友丙的帮助下找到了。两位八十多岁的寡居老人终于联系上了。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更坚定了黑人建立“160师子弟兵QQ群”的信心。纵观作品,层次清晰,文字朴实,语言流畅,情感丰沛,作者文字里流淌出寻找熙熙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闪耀着温暖的光芒。是篇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05-28 06:19:48
  感谢支持社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满山江叶        2020-05-29 00:14:21
  老道的语言,精练的叙述,略带幽默的调侃,总之,自成风格,读后令人难忘。8215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