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五周年】文脉与人脉(散文)
中医学中有一个专用名词叫“把脉”,又称“诊脉”,其意就是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小时候,常看见外公在自己的中药铺给病者把脉,通过脉象,外公对病者的病情已略知一二,这真是一种很神奇的方法。脉,古汉语字典解释为人体中的血管,又代表一种连贯而系统的东西,就像我们平常遇见的一座座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又如自然界里的大江大河,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在现实生活中,一切活着的生命体都离不开脉,它是不断循环的过程。而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中,却有两种脉相与之密切,一为人脉,一为文脉,两者又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只是不归中医学管理罢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因为人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往就成为了一种生存关系。然而,说到人脉,却不等同于人情,而又复杂于人情。人情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互相依存而产生的一种既稳定又纯粹的情感关系。而人脉在人情以外,无形中会行成一种关系网,好比如一个人遇到了需要解决的困难时,通过采用什么方面的资源能够去尽快解决这个困难为关键,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权钱交易,也可以说是一种买卖关系。这其中,存不存在真正的人情,就另当别论了。
如今,我们正迎来一个符号时代,各种文化的传播如滔滔江水奔袭而来,这就不得不让我们邀请进一位文脉,来与人脉打一下交道。“文脉离不开人脉,人脉需要文脉”,这一句话引用的是别人的观点,从当下的社会环境来看,也合乎一些道理可言。若从正常的观点分析,文脉的价值往往要高于人脉,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文脉与人脉,前者成就于大事,后者成就于小事。文脉靠的是人的十年寒窗苦读与良好修炼,人脉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际与同等财力支持。有人脉的人,不一定有文脉,而有文脉的人,皆可有人脉建立。
然而,如今的人,多的是人脉,缺的是文脉。更有甚者认为文脉已经没有人脉有经济,有效率,这就把文脉引向狭窄的角落,而把人脉资源逐渐放大,再放大,连接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名利防护墙。
有时候,人脉与文脉,也会走向脱轨。例如:某某文人为了求某位局领导办私事,正好这位局领导平常也是一位喜欢被人奉承的对象。这时候,文人就会替局领导写篇传记报道来达到自己办私事的目的;又例如:某个文学社请来当地文化部门领导来给参加文学作品比赛的作者进行奖项评比,其中有一位参赛作者正好与文化部门某个领导熟悉,经过这位领导在部门里与其他领导的交涉,经过最终的评比,这位作者获得了比赛一等奖。
诸如此类等等迹象表明,不论是人脉,还是文脉,当失去了正当的轨道时,将走向危险的边缘。所谓文脉,就是通过自己的正确思想去扎根于生活,在努力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用自己的作品去传承文化,点燃生命精神的火种。所谓人脉,就是通过良好的道德与品德修养去对待身边每一个善良的人。高点定位,低调处事;虚心学习,真诚待人。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现代版的亮剑精神,通过实力与智慧去打造人脉与文脉。如今,在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化治国理念中,提高全民阅读,去除一切的假大空思想,为今后的社会发展走向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广度。
文有文脉,人有人脉。文脉靠知识与精神的积累;人脉靠资源与财富的比拼。文脉是一座座连绵不绝的高山;人脉是一只只蜘蛛织成的网。文脉如江入流海,汇聚融合;人脉如梯级金塔,互利互用。正所谓“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此乃文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乃人脉。文脉与人脉,相辅相成,相向而行,前者来自传承,后者来自延续。对于创作者来说:人脉可以延伸文脉,文脉也可以辅佐人脉。这是两只忙碌的蜘蛛,最终织出一张天大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