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悟佛的真谛(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悟佛的真谛(散文)


作者:北京浮地 白丁,2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36发表时间:2020-05-28 20:44:55

【丹枫】悟佛的真谛(散文)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无非涵盖着哲学、文学、艺术、民俗文化,以及道德等等。中国的哲学有其丰富的佛学内涵。佛教传统文化,红楼梦、西游记、金庸大师的古侠小说,都直接取材于佛教的相关内容。历史上玄奘大师,是精通经、律、论的,故被称为三藏法师,为了探索真理,九死一生,鲁迅先生曾赞称玄奘大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虽然我们对佛教不胜了解,但接触到一些经文,都会感觉到,其用词很精美,阅读传诵起来很押韵,很顺口,很净心。从文学角度来看,也堪称传世力作。古代有些著名的文学家作品中,也大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
   佛教亦涵盖着艺术。它雕塑、建筑、绘画、书法等,在存世的古建筑中,古寺、古塔也是人文景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的绘画、书法作品中,同样也离不开佛教题材。苏轼的圆觉经、弘一大师的华严经集联,即是珍贵的佛教典籍,也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宝库。中国的绘画重视写意,重视表达作品背后的思想境界,如果我们不具备佛学的修养,很难追随创作者的心路历程,进入那种意境之中,更无法去领略那番禅意,体会那份超然。
   佛教与民俗、道德。一般人谈到道德,多半想到是用法律来维护道德。但佛教是让我们自觉的,而非被动地去接受道德。一位深信因果的人,他会对他自己的行为谨言慎行。也会为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这样的人,你与他们在一起会有安全感。佛教是化解心灵危机的良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能量。
   佛教与人生幸福,有时我们觉得幸福一定要有钱,吃好喝好就一定能幸福,其实有时发现拥有万贯家财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反而他们活着很累。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生活俭朴,但能拥用感恩心,知足常乐的人反而更容易幸福。说明幸福并不是用金钱可以量化的,能否获得幸福,是取决于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对无常的世间,能保持坦然淡定、宠辱不惊、坐看云起的心态。如果具备这一点,就能走到哪里,做生命的主人,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当人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会发现什么也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唯有精神能带走。佛法一直让我们莫向外求,要我们向内心去求。要想有美好的明天,就要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念,拥有良好的心态,这才是导致幸福的途径。
   佛是灵魂的象征,是精神支撑,是理想、目标的追求。如果人没有了精神,失去理想和目标,只是一味地去追求对私利的贪婪,就变成了失去灵魂的驱壳,一具行尸走肉,也就是一具会出气的僵尸。
   现代有些人精神空虚、心性浮躁的主要原因,是一味地追求物质的享受,追求者低级趣味,不顾他人死活的利己主义,完全忘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西方的价值观渗透洗脑。甚至有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高级领导,也忘记了中华民族传统,忘记了党的远大目标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而走到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人民唾弃的公敌。有些群众不懂得什么是佛,不解佛的精神境界,烧香拜佛只求其家庭或自己得到自己的利己之愿。有的天天念佛,但仍做丧尽天良的事情,就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你学的是什么佛?俗话说:“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更有的部分群众,根本不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盲目的成为“基督教”“天主教”的忠实信徒。
   佛教是被国家保护传统正教,相当于一个庞大的校园和众多学生的教育系统。深受众多信徒尊重敬仰,她和传统道教即相通又不同而共同存在的两个门派。
   何谓佛:能觉是佛。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具一个能够觉知万事万物的心性,这个能觉的心性就叫做佛。
   佛是一种智慧意志、大慈大善、大爱无私、大敬大尊、大彻大悟、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一种境界和精神。她和古代儒家思想相合,经过众多高僧集各个不同佛的智慧加以整理编纂成书为佛经,而佛经是佛教界,教人度化的教科书。
   佛是德高望重、大善大爱、大慈大悲的先人,尘后的化身。佛的精髓是以智慧净化人的心灵;淡化你的名利欲望;点化你的不端行为,帮助你放下屠刀,以和谐和平的方式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教导你要积极向上、以正道成就正果,不甘堕落;引导你以人为善、助人为乐;尊老敬闲、以德为本为上;教育你诚实守信,为百姓众生多行善事不为恶行等等。
   佛不在于你是否供奉,在于你的心成不成。心中有佛,按照佛的旨意好好做人做事,是佛本意所在。
   当今有很多高官显贵,腰缠万贯的富人,名声大振的明星,忘记了共产主义目标,忘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党的章程和法律的约束,胡作非为,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侵占百姓利益,贪污腐化,生活堕落的比比皆是。他们也在家里供佛信佛拜佛念佛,从形式上的信佛,但其心灵和行为从恶弃善,令众人发指,令党不得不下决心除恶,纷纷落马、锒铛入狱,在狱中忏悔,在狱中度过余生。我悟为,共产主义信仰与佛教信仰有很多相通之处,都是为了众生和百姓,用和善的思想去武装众多信徒,最终的目的是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争,刀枪入库,世界大同,这也是最高的境界。不同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精炼儒法两家之长,佛教和道教之精华,建立人人平等,人人亲善的理想社会,有很多于佛教思想并不矛盾,而信仰也是目标,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人如丧失了信仰,也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心灵空虚,迷离了方向,或陷入罪恶的泥潭不可自拔,或走向罪恶的痛苦深渊,或失去人身的自由,更有甚者会丧失自己的宝贵的生命。他们和化身为佛的人截然不同,会被众人所痛恨、责骂、令世人不齿,失足恨千古,罪孽悔后人,遗臭万年。
   因此,人不能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要积小善为大慈,勿累小恶而大悲,人活于世须慈善,死后留名传千古。
   此时,我初悟佛之真谛,弘我向善之心,行我向善之路的做人准则,信仰必怀胸,跟党走终生。人在佛门外,和善永铭心。

共 23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以佛论道,劝人为善的小文。作者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讲起,分析了佛教文化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与贡献。随即笔锋一转,佛文化与我们密切不可分,那佛究竟是啥呢?能觉是佛。随后详细介绍了当今的人如何看待佛,佛不在于形式是否供奉,而在于内心成与不成,心中有善意,处处都有佛。作者文笔流畅,条理清晰,分析了佛在人生之中的关系与作用,劝人为善,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之人。欣赏佳作,推出共赏。【编辑:相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相思        2020-05-28 20:52:14
  一篇破析佛教文化与社会传统文化渊源的佳作,劝人为善,传递正能量。欣赏佳作,奉茶问好。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5-28 20:56:05
  经检索,重复句子太多,故而不属于首发!为佳作点赞!祝写作愉快!
梦锁孤音
3 楼        文友:金华烟雨        2020-05-31 14:38:33
  佛说: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佛说: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佛度众生,无量为尊
   如果人人都一心向善,这个世界将会是无比美好的。
4 楼        文友:葬心        2020-06-24 16:14:57
  佛亦握刀屠众生,魔亦慈悲渡世人。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佛生怜,莫道尘埃遮佛眼,原是未投香火钱,佛,不贪财?为何要受世人供奉,佛不恶?为何容不得世人对其一点不敬,佛说众生平等,为什么还分菩萨,护法三六九等?吾等奉上敬意供上香火,求去灾祸,佛却说:世人多命,命中注定,天意不可违!如此,拜你等何用?
葬心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