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父亲的背影(散文)
深夜,突然醒来,眼前浮现父亲生命最后一段时光里留下的那飘摇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内心犹如滋润着一汪氤氲的汩汩温泉,既感到温暖,又有种瑟瑟的悲戚之感。
父亲是中国最普通的农民,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吃了很多苦,晚年得了食道癌,在病痛的折磨中苦苦挣扎了好几年。2015年3月他因身体不适,再次入院体检,发现癌细胞已经转移,距离首次食道癌手术已经过去了四年多,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愁眉不展,可他还是那么乐观。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接受了化疗方案,可没想到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其实化疗就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身体虚弱的父亲来说反而加速度了他走向死亡。如果当初不去化疗,或许他的生命会延长几个月甚至一年,可是如果当初在家里“等死”,我们做儿女的又于心何忍呢?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3月入院(A院,妻子工作的单位)时,他健步如常,可是到7月3日出院时,身体非常虚弱,骨瘦如柴,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就在六月上旬,父亲下床已经有点吃力了。为了不拖累我们,他仍然坚持自己照顾自己,我们兄弟三个只是晚上去轮流陪护。就在这当儿,我的妻子踩踏摩托摇把点火时,因不小心踩差了,导致一根脚趾骨折,也住进了A院。就这样一个住在骨科,一个住在了消化内科,在这之前,妻子每天都去看父亲,给他带吃的,嘘寒问暖,可一下子两个人都需要人照顾,真是祸不单行!白天,我们做儿女的要上班,晚上,还要照顾孩子,所以一直以为他还行,不需要人照顾。可是我们都想错了,那是父亲在用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最后一滴血苦苦支撑着……
父亲不知听谁说二儿媳(我的妻子)没有饭吃。于是在走路都颤颤巍巍的情况下,中午拿着儿媳的职工饭卡五步一停,三步一喘,总算挨到了职工食堂,正欲打饭时,被一位男医生给训斥了一顿:“你一个病人跑到职工食堂来干嘛?!走走走!”(医院里职工食堂与病人食堂是分开的,为了父亲吃饭方便,妻子把饭卡一直放在他身上,其实他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不,不是,我是给儿媳妇打饭,她也是你们医院的职工,脚趾骨折了。你放心,我得的是癌症。”父亲自知有点理亏,加上身体虚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用近似哀求的眼神仰望着他。可是没有用,还是被身材高大的医生连推带拽地赶了出来。他端着空饭盒,喘着粗气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脸色苍白,面容十分憔悴,一副极度失望的样子。这世道到底是怎么啦?自己一辈子贫穷被人看不起也就算了,面对强势的人总是矮三分,一味地忍让,临了还要被人欺负……一想至此,泪如泉涌……
坐在台阶上,时间长了,腿麻了,很难爬起来,他几次挣扎,几次失败。一位年轻的护士不嫌弃他,跑过来把他扶了起来。
“爹爹(安庆方言,老大爷的意思),你家里人呢?怎么让你一个病人出来打饭呢?”
“他们都忙……”父亲欲言又止。
“来,爹爹,我帮你打饭,你放心吗?”姑娘很热情。
“这孩子,瞧你说的,我谢都来不及呢,怎么还会不放心呢?”父亲倚着墙用感激的眼神看着她。姑娘微笑着接过父亲手中的饭卡和饭盒快速地打来了饭菜。
“爹爹,你行不行啊?要不要我扶你去病房?”姑娘递过饭盒说。
“不用了,我慢慢走行,真的谢谢你,姑娘!”父亲说完,姑娘便走了。父亲又拖着他那两条病腿(小时候大冬天光着脚上学,光着腿在泥塘里挖藕,老了腿也落下了许多毛病,经常半夜抽筋,那种痛苦只有亲历的人才能说得出来),又是三步一摇,五步一停地向前挪动。正常的人,用了十分钟便能搞定的事,他竟然用了半个多小时,虽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但是在他那儿比几千米还要远,还要难。
当他推开儿媳病房的门走到她面前时,我的妻子惊呆了,真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幕:一个正生着病、身体非常虚弱的老人来照顾另一个躺在病床上走不了路的年轻人。妻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叫一声:“爸爸,你!”父亲无精打采地笑了一下,放下饭盒便又艰难地离开了,看着他渐渐远去的飘摇的背影,作为儿媳的妻子不知道说什么好。谁也不知道他到底用了多少时间才回到了自己的病床上……
晚上,妻子告诉我今天发生的事,顿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迷糊了我的双眼,我对不起妻子,更对不起时日不多的老父亲。工作真的就有那么重要吗?难道就不能请假来陪陪他吗?……内心百感交集,有如“翻江倒海”一般难受。
夜色中,我用轮椅推着妻子一起去看望父亲,他已经吃不下多少饭了,姐姐每天送去的吃的喝的几乎都会剩下许多,有时在保温瓶里闷了一天都变味了。他每天靠吊水维持生命,身体日渐消瘦,形同枯槁,三天不见,我几乎不认识他了。
他正在吊水,见我们来了挣扎着爬起来。我赶忙上前把他扶起来,双手紧紧地攥住他的手,为了不让他难过,我强忍着要流出的泪水,一切尽在不言中。他的手冰凉冰凉的,手指干瘦干瘦的,只剩下一层皮包着的骨头。
那一夜,我失眠了。他那飘摇的背影在我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
醒来,枕边一片湿……

拜读,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