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心小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心】胡豆花(散文)

精品 【文心】胡豆花(散文)


作者:郁李仁 秀才,223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41发表时间:2020-06-02 21:59:37

【文心】胡豆花(散文)
   车家河是流经这爿小镇的众多支流之一,它源于莽山,汇淙流而成溪,然后合流于山谷低处蜿蜒游动渐至成河。除了在雨季汛期,车家河的脾气多是温和而细润的,极少张扬自己的粗犷或暴戾,一如她的品性——文静,内敛,像僻野里幽然开放的花,夭色暗绽,清芬悄匀,有着天然去雕饰般的干净和安宁,绝不肯将粗俗与焦躁分蘖出来,从来都是与世无争、淡然情绪的样子,就简单而优雅地生长着,自个儿将清纯气色融于大山的灵秀之中。
   河流的名字被冠以“车家”,可长期居住在这儿的十多户人家却并没有一户是姓车的。据传,明代一位车姓的将军率兵前往西南戌边,途径此地时已经人困马乏,便就地埋锅造饭,汲水喂养人马,稍事休整后再出发。因了车家军曾在这里休憩过的缘故,于是后来便有了车家河的地名,这与住户中有没有车姓的人家无关。就比如她,胡豆花,姓胡,很简单的姓,很土的名字,很山野气息的女人。
   我是在三年前认识她的。当时我被抽调参与省中草药资源普查工作,与从省里派遣来的五个学科专家组成一个工作组,从春季开始,我们便经常出没在莽山旷野里。可是捱到了那年秋,反常的梅雨恁是多情,依然不肯收敛它那该死的温柔,在已然夏消秋至的季节里继续着它的剪不断、理还乱。这样的天气,无情地延滞着我们进行野外实地考察的工作,计算着那些自然生长的植物类中草药余存的葳蕤时光已所剩无几,我们愈来愈感到时间紧迫,为了加快工作的进度,我们不得不时时看着天的脸色,一旦发现稍微有雨疏晴薄的好天气,就得赶紧进入山里,和季节进行着越野赛。就这样,那天我们踅进了车家河。
   披着稀疏的阳光,沾着被清晨炊出来的露水,我们顺着车家河的下游沿岸徒步溯流而上。及至到了丛林深处,才发现因久雨而生成的山中岚气像棉像纱又像雾,让我们的眼睛如似被蒙上了一层翳子,陡然“目光短浅”,看不清三五米开外的景致,更糟糕的是,潮润的水汽将我们重重包裹,湿得全身没一块儿干爽,尤其是脚底,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冰面上一样,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溜滑,要是不小心摔进灌木乱草丛中或掉下岩崖,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但是一想到工作的尾巴还很长,我们是不能折返的,必须硬着头皮继续前行,乞盼能在进山之后,用我们的意志力去感动老天爷,然后赐一个云开日出的好天气给我们。
   就这样在摸爬滚打中逶迤前行,疲惫和狼狈成了我们的附身形色。大约三四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在一处能听到涧水叮咚的岩壁下发现了一户人家。许是我们凌乱的脚步声惊扰了这儿的宁静,忽听得一阵急促的“呃……汪汪汪……”的狗叫声由远及近地向我们扑来,吓得我们已经走得疲惫不堪的腿儿更加颤抖发软。走在队伍前面的动物学教授老汪,面对那两条“汪汪汪”直呼他姓氏的动物,早把自己的学术专长惊得丢去了九霄云外,动物学教授反而被动物“教授”得“啊……啊……啊……”地恐叫着,并且把手里拿着的柱杖抡得浑圆,俨然成了武侠剧中功夫蹩脚的丐帮弟子,胡乱地施展着打狗棒法。
   “黑螣、白蟒,回来……”危急关头,人家里传出一声娇呼,那两条狗竟似被施了魔咒一样,硬生生地收住了它们的凶恶,“呜……哦”两声,不是很心甘情愿地转身离去。我们的目光穿越林隙朝那娇呼的方向望去,一位着装简朴的女人正瘸着腿向我们走来。她约莫三十七、八岁的样子,边走边问我们是来干什么的。
   “我叫胡豆花,那屋子就是我家……你们也真是的,择这样的天气进山……”在问明了我们的来意之后,女人瞅着我们狼狈样,顿时生起了怜悯之心,一边介绍着自己,一边把我们迎进屋子。屋里还有两位老人——坐在堂屋里编扎着竹篾器物的老翁是她公爹,一旁坐着一位从我们进屋后就一直喘咳的老妪则是她的婆婆。
   在后来的寒暄里,我们得知胡豆花的丈夫在外省打工,要不是家里还有两位年迈多病的老人和在镇中学上初中的儿子需要供养照料的话,她也一定会跟着丈夫外出去挣钱。对于她来说,宁静的大山和清寂的生活,似是她每天必然的修行和面对,一边摇晃着平凡日子,一边过滤着清浅时光,无所谓欢笑悲喜,只以大山的灵性来参照自己的容色,美与不美,都交付自然,简单得像她家屋前的那条涧,清澈、明润、轻柔地流动向前。当然,能陪在她身边可兹语言交流的,除了公婆之外,便是那两条叫做黑螣、白蟒的狗了。
   “山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就这素面也不知你们吃得惯不惯?”山中寒气较重,加上我们一路来全身都湿得焦透,她在给我们生起一盆炭火之后,不一会儿竟煮来半锅热气腾腾的面条。正所谓饥不择食,那天她煮的面,是我平生吃到的最好吃的面,以至经年来,犹自回味无穷。
   阴郁的天气不仅损耗了我们进山时的大量体能,还沉重地打击着我们的心情,看来当天是无法再开展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了,于是决定像当年车家军在此修整那样,干脆就在胡豆花家休憩一天。和她一商量,她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再三怯怯地强调,“山里人家,没啥好吃好住的,就怕怠慢了你们!”
   她把两间厢房和她儿子的住房拾掇得干干净净,让我们一行六人分成三对搭铺。是夜,我与老汪住在她儿子的寝室里,听着屋子外的山风缓急有致,轻叩着木格子窗,夹杂有不知名的秋虫呢喃轻声合入,以及黑螣、白蟒偶尔发出的几声嘶吠,像是一支浅吟低唱的协奏曲,将静谧与安适,缓缓地输入我们的四肢百骸,竟至灵魂都似找到了归处,格外轻松和悦,到了梦境里都镶着别致的风情,满是温馨恬恬。
   第二天天刚破晓,从我们住着的房间木板壁缝隙间穿透进锅铲叩响锅底的声音,香浓的饭菜味道像无形的舌,舔醒了我们的睡眼惺忪。胡豆花已经做好了早饭,可我的身子却像是被灌了铅一样,头重脚轻地几经挣扎也起不了床,老汪尝试着扶我起来,他的手一接触到我,便急乎乎地嚷起来:“这么烫,你在发烧呢……”许是因受昨日的寒湿侵袭,我病倒了。那天的早饭我不仅没口福消受,更惭愧的是为了不至于拖工作组的后腿,我只能将息在胡豆花家静候他们进山完成工作后返回来接我。
   老汪们走后,胡豆花给我烧来一大碗姜汤,让我趁热喝掉后继续蒙着被子睡,“你这是受寒了,发发汗兴许会好一些。”那姜汤里加了她公爹养蜂收下的蜂蜜,喝起来格外清润甘甜。我蒙着被子躺在床上,但着实没有睡意,能隔着板壁清晰地听见胡豆花窸窸窣窣收拾家计的声响,以及她公爹编织竹器的声音和她婆婆间歇性的喘咳。当所有人为发出的声响都静息之后,就只剩下林涛与涧水的交响,给这一隅大山人家,罩上了别样的安宁祥和气氛。我安静地躺着,聆听来自胡豆花一家与大自然交替发出的美妙音色,让那碗加了蜂蜜的姜汤在我的身心里发挥出神奇作用——不仅发出了微微汗水,更发出了温润和感激。
   中午之后,我感觉身体轻松了许多,便从床上爬起来走出屋子——秋风细腻,阳光很好,与昨日我们进山时的天气简直判若两重天,这样的天气不仅暖和着人的身子,更晴朗着人的情绪。“她去镇上给婆婆买药去了,早饭给你留在灶上锅里呢,热乎着,你饿了吧?”公爹见我从卧室走出来,冲我笑着说,然后继续忙着他手里的活路,婆婆则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晒着太阳,远远地也朝我笑了笑,许是长期的喘咳折磨,我见她的脸晄白而浮肿,一幅病入膏肓的样子,让人倍感忧虑。
   饭后我与两位老人拉起家常,得知胡豆花的腿是去年做农活时给摔坏的。当时要是能及时去条件好的医院治疗,应该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她折了腿,除了老弱的公婆之外,又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她,无法走出大山去医院,就只能让山里的草医寻些药草来给简单地外敷,结果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我这媳妇心好,还个性要强,她对自己凡事都马虎,但对我们俩老和我那孙子,却百般孝顺、疼爱……我儿子又常年打工在外,家里的一切都是她在操持,真是委屈了她……”婆婆语声低微,缓缓地说着,在说到媳妇的好处时,许是因为情绪激动,又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了起来,我赶紧给她捶捶后背,好一息后才慢慢平稳,“我这病已经有些年了,早先也去医院住院治疗过,总根治不了,每年一到秋天就犯,媳妇为我没少花钱……都是我俩这老不死的拖累了她,要不是因为我们,她和我儿子一起出去打工,哪有去年摔断腿的事情发生?唉,作孽哦……”婆婆的语气夹杂着自责和戚然,我竟无言以慰。
   胡豆花是在下午三点过后回家的,回来时除了给婆婆买了几大包药品之外,同时也给我捎来了几盒治疗感冒的药,并且还买了一块新鲜的肉。她没顾上休息,立即就去灶上烧来开水,让我和婆婆分别服了药,然后就拾掇起晚饭来。山里的天色似乎比山外暗得较早一些,约莫在五时左右,老汪们回来了,他们原本计划着接上我之后出山去吃晚饭,可这儿胡豆花早已经安排好了热腾腾的饭菜——这两日所遭受的疲惫和劳顿叠加在一起让大家都已觉不堪,现在立马就能有得吃有得休息对工作组的同志来说,那简直是莫大的幸事。
   饭后,天色愈发暗将下来,我们得抓紧时间出山了。在和胡豆花道别时,我把从同事们那儿凑来的一千元钱和我自己的五百元钱交给她,“这是我们这两天的食宿费,请你收下!”可推辞了半天,她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你们没嫌弃山里人的粗俗和简陋,愿意吃住在我家,就是看得起我们,就是对我家的尊重。这钱我坚决不能收……”她说,并且面色有些窘,甚至略带着生气……
   自那以后,我们没有再去过车家河,待到普查工作一结束,工作组便宣布解散,当初临时组合在一起的六个人分别回到了原单位。从此,在胡豆花家发生过的经历,也就此“解散”成六个人各自的独家记忆——如果以后我们不再相遇,那么这段遭逢将无人再来提及。
   后来,听说有一个政策将住在车家河流域山里的人家都移民安置到了镇里,我不知道胡豆花一家是不是也搬迁出来了?她的公爹和婆婆是否还健在?以及黑螣、白蟒是否也跟着到镇里了吗?还有她的儿子该念高中了吧!当然,最主要的,是不是在那爿镇里从此多了一位善良而朴实的瘸女人,正朝着幸福的方向,开始她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共 39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胡豆花是个有山野气息的名字,如同车家河的品性,“文静,内敛,像僻野里幽然开放的花”,此篇文作者写了一段因工作行走瘴霭之地,与胡豆花一家人接触的点点滴滴之事。散文总体笔调淡雅素气的,胡豆花更是一位朴实无华的乡野女人,散文是以人物为主要叙事内容的,在景物描写上却有细致入微之笔,如此写法,正是表达一方水土一方人之意。人物与景物的细密结合,将朴素的人情事故,与世无争、淡然情趣很自然地融和在一起,表现出山里人质朴,热忱,也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之情。散文以胡豆花为名,喻山里人虽如胡豆花一样土气,却也如胡豆花一样有着朴实的性格,以及向着理想努力生长的顽强秉性。与其说写胡豆花是个性之人,不如说写胡豆花代表的那类人,他们有血肉,有灵魂,他们是许多年过去后,依然留存脑中的记忆。散文淡淡收笔,却是一种惦念之情,更有一种由衷的祝愿。散文语言迤逦舒展,是一篇难得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雪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604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飞        2020-06-02 22:07:35
  这篇散文从开篇就很吸引人,从一条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写起,很有画面感,领略散文风彩,感谢投稿文心小筑!
回复1 楼        文友:郁李仁        2020-06-03 07:39:06
  完美解析,精当评论,感谢雪飞老师辛苦编辑,向你学习致敬!
2 楼        文友:夏小北        2020-06-02 23:04:35
  看完似乎意犹未尽,脑海中随着文章想像着车家河的模样,以及那里的人是怎样的质朴。细细的体会,胡豆花的个性。语言生动、优美,又亲切自然。
回复2 楼        文友:郁李仁        2020-06-03 07:42:48
  感谢夏小北老师的提读及谬赞,向你学习问好并致夏祺!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0-06-03 09:13:36
  车家河是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在丛山峻岭中独居着胡豆花一家人。胡豆花是一位善良朴实的瘸女人。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她一个人守在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尽心侍候公婆和幼小的孩子,一次意外事故使她身受重伤,因为深山里缺医少药导致她腿部留下残疾。不难想像她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以怎么样顽强的毅力艰难地支撑起有老有小的一个家。作者因工作因素与同事去往车家沟,雨天路滑,饥寒交迫时幸遇胡豆花,她热情大方,做饭烧水,买药,帮助才度过难关。一个勤劳友善的中年妇女形象在作者笔下鲜活灵动。最后我们也希望胡豆花一家人能从那个艰苦的环境中般迁出来和家人团聚,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读者相信对胡豆花这样的希望与翘盼早以实现了。感谢郁李仁老师支持!夏怡顺遂!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3 楼        文友:郁李仁        2020-06-03 09:31:43
  感谢素心老师提读和言简意赅的评析!
   这是一段真实的经历,文中的人名及地名都是真实的名字,乡里人生性质朴,并把这样的品质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年这一个不期然的际遇,让我深刻难忘。
   多年来,除了谨怀对那隅山里人的感恩之外,也很怀念临时组建起来的工作组同志间的情谊,只是现实琐事缠身,至今再无机缘重逢此文中的相关人文地域,不免感喟唏嘘。
   再次感谢素心老师及文心社团所有老师的严谨认真,向你们致敬学习,并颂夏祺!
4 楼        文友:唐柳        2020-06-03 15:38:11
  文章不是大题材,写景却精细入微、空灵飘逸,人物形象也呼之欲出、丰满挺拔,整篇散文画面感颇强。
携文字之精华,震男儿之雄风
回复4 楼        文友:郁李仁        2020-06-03 17:40:56
  浅陋文字,略书经历而已,感谢唐社长高评,祝福夏祺!
5 楼        文友:月月        2020-06-07 22:12:49
  胡豆花,一个穷山僻壤的平凡的女人,如野花般纯洁素雅,文静,如水一样清澈澄明。与世无争,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支撑着老老小小的生活,更为她一片与人为善的品格感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幸福。再次欣赏郁总佳作。敬佩才情,学习问好。
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
回复5 楼        文友:郁李仁        2020-06-08 09:35:34
  感谢月月老师临评,遥敬香茗,祝福夏祺!
6 楼        文友:君安哉        2024-08-17 21:48:29
  朴实的文风,细腻的情感。大山女子的勤劳善良,吃苦有担当的形象跃然纸上。平静之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犹如看一部感人的励志大片。
回复6 楼        文友:郁李仁        2024-08-22 10:01:24
  有幸遇上陈老师,有点晕头的缘分。哈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