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宁折不弯、百折不挠(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宁折不弯、百折不挠(散文)


作者:黄江山 举人,311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67发表时间:2020-06-03 10:50:17


   其实,命运真的像一只船,摇着每一个人,驶向远方。
   前几天呀,与同事小蔡一起,驱车去了大芹山,大芹山,是闽南第一高峰,记忆中和传说中的大芹山,是云雾缭绕、飘然似仙、宛如仙女一样美丽的。
   可是,这一天我们去,却是艳阳高照,风干物燥,却没有见到云雾缭绕、隐隐约约的大芹山。
   传说中隐隐约约锁在烟雾中的宛如美女的——大芹山,我们督见更多的是面目清秀、俊俏美丽、晴朗如洗的大芹山,这姑娘般的脸庞、美女般的俊俏,突然使我剖腹和映象出很多诗意,也把我的思绪,遥遥地牵回到遥远的过去。
   一九八零年,平和县在黄长春老师的倡导下和组织下,首次举办了首届“芹山之声”音乐会,当时黄耀光老师还在平和县文化馆工作,当时,我就把我自己构思的我自己作曲的黄江山二胡独奏曲《童年》拉给他听,黄耀光老师听后真的显得和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黄耀光老师以前是在平和县潮剧实验剧团工作的,对音乐是有着深刻了解的,他说:“你的作品构思很好,富有诗意,曲中也充满想象,有高山流水、也有春花烂漫、鸟语花香,可惜就是没有人能听懂,这毕竟是你自己构思,自己作曲的,你还是不要在芹山之声音乐会拉这首曲子的好。”这是在平和县文化馆的三楼,我第一次把我的二胡独奏曲《童年》拉给黄耀光老师听。
   可以说,我的《童年》当时并不被通过和认可。
   就是在平和首届《芹山之声》音乐会上,我用细嫩的树叶笛唱了《东方红》,也凝听了黄长春老师的二胡独奏《江河水》,并且在以后频繁地与黄长春老师的接触中,听他演绎《良宵》、《赛马》等很多二胡独奏名曲。
   所以确切地说,在追求音乐理想和文学理想的道路上,黄耀光老师和黄长春老师,不仅是我的指路明灯,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和恩师。
   后来,黄耀光老师,调离了平和,从政了,一路青云直上,官至漳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现在也退休了,可我却始终念念地忘不了他。
   记得那一次,我是和朱槐生(作家、诗人、笔名老槐)从平和来探望他的,当时他从平和调到地区史志办,后来又调到《闽南日报》当政文科科长,我们在《闽南日报》社做了一次长谈。
   最后一次去探望他,是和张民生(时任闽南日报《九龙江》文学副刊的编辑、记者)一起去的,他当时正在养病休假中,因为在去福州途经莆田的一次车祸事故中,他和时任漳州市委书记的曹德淦同志同车都一起受了伤。
   而黄长春老师,我在离开平和县前,却经常和他见面,并经常一起共同探讨二胡演奏技艺、技巧,我也从黄长春老师的身上,学习到很多的乐理知识。
   一九九五年,我参加了平和县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声乐民族唱法的三等奖,也是一九九五年,在平和县的“建光杯”卡拉OK音乐大奖赛上,我获得民族唱法的第一名,黄长春老师都当评委,他当时是平和一中的音乐高级教师,后来还兼任平和县音乐家协会主席。
   一九九五年,我为平和县文化馆与水草文学社联合创办的文学报《花间草》作词、作曲写了我平生的第一首自己词、曲的主题歌《花间草》,在水草文学社创办两周年的庆祝联欢晚会上,也是由我亲自演唱这首歌的,当时黄长春老师还指派了他在教的很多学生,背来了手风琴和诸多乐器,来为我伴奏。
   一九九五年,我先后为平和一中文学报《文苑报》创作了我自己词、曲的主题歌《文苑之歌》,为平和一中校办文学报《山鹰》创作了我自己词、曲的歌曲《妈妈、儿不曾倒下》,为平和县成人中专的文学报《绿栅栏》创作了我自己词、曲的主题歌《我爱绿栅栏》。
   2005年,在女儿应届高中毕业考上了厦门大学的这一年,我正式贯注了我的四个音乐专辑,黄长春老师是我的音乐总监制人,这四个音乐专辑,前后经过了六次的录音,分别是《黄江山二胡独奏曲》三辑,《黄江山小提琴独奏曲》一辑。小提琴独奏曲收集了部分我自己作词、作曲的音乐作品,二胡独奏曲是根据我的人生经历凝就构思和谱写的,分为五个部分:1、《童年》2、《高考前的悲伤》3、《坎坷与磨难》4、《迷茫与向往》5、《走向光明》。
   二胡独奏曲是影、声、相三合一的作品,时长半个小时。这是生活的感受与音乐的灵动一起揉合和伴生的音乐作品。
   一九七六年,粉碎了“四人帮”,我发表了第一首散文诗,是发表在平和县文化馆《山泉》刊物上的,是描写粉碎“四人帮”后,大家兴高彩烈的心情和游行队伍的锣鼓喧天、红旗如林的情景的,这首诗还被爸爸在单位上拿出来念,当时时任平和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的叶振意同志,见到我时还揪着我的耳朵说:“黄耀东的儿子简直就是个神童,以后肯定会是前程万里、前程无量……”当年我初中毕业,十五虚岁,实际上是十三周岁半。
   可是,命运这只船,却载着我,坎坎坷坷、曲曲折折地驶向远方。
   这一次大芹山之行,我伫立在曾荣火建造的“大芹山宾馆”的总统套房前,曾庆仁老友曾跟我说:“这里住一夜要一万块!”,我当时听了头真的有点晕,就说:“我们是平民百姓,是住不起的!”想起我拥有了第一部小提琴和第一支二胡的故事时,这是在一九八一年,我跑到厦门市中山路乐器商店去买的,我的同乡兼同学周永强和周永建陪我去买,他们都还在厦门大学读书,一个读哲学系,一个读经济系,买后我们还一起登上日光岩,做了一个合影,记得这个合影是两寸的黑白照片,是我用上海出品的“海鸥”牌4B的黑白照相机照的,相机是我带去的,这是单位上用的。
   这把小提琴,在一九八一年和一九八二年我在崎岭乡南湖村、桂竹村、顶寨村当县委工作队时,我还带到乡下去,与当时时任县委工作队队长黄忠良去做合奏,因为他喜欢拉二胡,也很有文采。后来,我的小提琴也换了第三代了,二胡也去苏州买了第五根了。
   当我拥有第一部“贝多芬”牌的钢琴和第一部“星海牌”牌的扬琴和第一部“鼎韵”牌的古筝时,我真的哭了很久很久,泪如泉涌,是有说不尽的感动和感想的。
   童年的时代,虽然充满憧憬和理想,可实在是太穷了,书和乐器,很多靠的都是借的,就象我国著名二胡女演奏家宋飞写的自传一样,她的第一把二胡也是借来的,我的第一把二胡是一九七九年向平和县供销合作社的同事张火炎先生借的,第一把小提琴是上山下乡时期向当时的大姐夫邓东才借的。
   这把小提琴的琴身音箱破了,是我用牛皮胶补上的,两个拧子搞坏也丢失了,是我央求木匠爷爷黄文曲刻了两个补上的,这把小提琴大姐夫、大姐姐拉过,我拉过,我二弟读大学时把它拿走了,后来我无琴可拉了,才把攒下来省吃俭用的钱到厦门去买了第一把属于我自己的二胡和小提琴,记得这根二胡当年买的价格是16.80元,这把小提琴当年买的价格33.30元,我当时转正后一个月的工资是行政25级,月薪38.50元。
   不过,当年我除了写电影评论,我还有给平和县广播站撰写广播通讯的稿件,业余是可以赚一些稿费的。
   是啊!一把小提琴和一把二胡的买就,费尽了我差不多参加工作后三年的所有积蓄,当时的两件乐器的价钱总和是50.10元,这相当于一个干部的一个月的工资总量,记得当年的有些同事和干部,一个月的工资总量才50.50元,这是行政23级的工资。
   往事如烟,匆匆而过,想起我们辛酸的童年,虽然过得很清贫,但却充满理想和憧憬,斗志并且向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奋勇而前行的,正象黄耀光老师所说的,我的二胡独奏曲《童年》里面,不乏:“鸟语花香、山花烂漫,是不乏憧憬和向往的……”辛酸的童年贫穷但却充满欢乐,憧憬中充满向往,斗志中洋溢着一路向前。
   如今,生活大大改善了,我的小外孙女小小的年龄就能弹上钢琴,与过去相比,真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改革开放,给中国大地带来新的生机,时代也进步了,想起了我就读的平和三中,也就是霞寨中学,当时只有一部手风琴和一部脚踩的木风琴,这就是音乐教学的全部家当了,母校建校八十年大庆的时候,我还为母校平和三中写了一首歌,当时是由黄忠良老师收取的,这是我自己作词、作曲的第五首歌曲,母校建校八十年大庆时,当年时任我初一(3)班班主任的庄其德老师已经是学校校长了,这一年,我还和著名画家曾江涛、知名画家朱汉邦、知名画家曾庆镰、书法家谢荣伟(现任漳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起合影留念,被存进校史馆,谢荣伟曾开玩笑地说:“这是平和五杰!”可惜的是,曾江涛后来到厦门去发展,现在也离开我们了,五杰只剩下四杰了,确切地说是留下四个老人了!
   所以,这次我伫立在大芹山脚下的大芹山宾馆的总统套房里,这总统套房,背后就是雄伟的大芹山,大芹山不仅美丽多娇,而且敦厚善良,巍巍屹立,但却不乏一种尊严,这是闽南人的象征,也是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一种象征,芹山之巅,白云也是一种象征,他缭绕和飘逸的,不仅仅是时代的一种变迁、更有闽南人的一种人格魅力,而更重要的是,这大芹山,见证和充斥着我们这些闽南人的向往和创业的经历:“白云飘飘似仙雾,仙雾之中隐仙女。峰迴路转凌阶上,更有一番绰约姿”。
   大芹山呀!您是闽南人的象征,更像一位仙女、美女,徜徉在闽南人的心中,同时,也昭示着世界,不息奋斗的闽南人,是宁折不弯、百折不挠的,他们始终是抱着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锲而不舍、坚定勇敢,面对穷山恶水,高高的山巅,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生活,只会把这人生,像白云飘逸一样,当做一种幻想,我们也同样会用坚强和坚定的脚步,去匀实我们的每一份理想、去践行我们的每一份衷情,因为,几十年的徜徉和奋斗,才仅仅是一个驿站,我们是没有理由在挫折中倒下的、是没有理由在坎坷和曲折当中停下奋斗的脚步的,我们的每一份信仰,都会在坚强中复苏,都会在失败中奋起,都会在曲折中升华!……
  
   2020年6月3日
  
   写于漳州。
  
  

共 38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游大芹山展开串串联想,最难忘还是黄长春老师组织举办的首届“芹山之声”音乐会,作者二胡独奏《童年》得到黄耀光老师高度评价。童年时代想一把二胡都买不起,现在虽然条件好了百倍,鸟枪换炮,对艺术追求没有止境,必须像大芹山一样百折不挠,我们的脚步从失败中奋起。全文注重感人感慨,表现作者追求艺术永不止步的坚强决心,豪情壮志给读者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好文,极力推荐。【编辑:湘西古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湘西古痴        2020-06-03 10:52:17
  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一种象征,芹山之巅,白云也是一种象征,拜读好文,问好老师!
2 楼        文友:黄江山        2020-06-03 10:55:20
  衷心感谢湘西古痴编辑老师的辛勤编稿和精彩点评!衷心感谢!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3 楼        文友:郭红娟        2020-06-03 11:34:38
  拜读欣赏老师美文佳作!老师多才多艺,为艺术永不止步的坚强决心,启迪于人,耐人寻味!
知足常乐
4 楼        文友:黄江山        2020-06-03 11:42:04
  衷心感谢郭红娟文友的鼓励和鞭策!衷心感谢!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