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日子还长(随笔)

精品 【流年】日子还长(随笔)


作者:平淡是真 探花,1343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20发表时间:2020-06-03 16:59:40

昨天转发一篇文章,题目是《两个老师的较量》,有朋友留言说:到了高三,不得不让孩子努力提分,去考一个好大学吗?现实是残酷的,必须努力!但并不是进行不当竞争,把别人踩在脚下,应当公平竞争啊!请您写一写。这是一位多年好友了,家里的孩子也正是高中时代。
   《两位老师的较量》开篇就写: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教书、传授知识,更在育人。
   黄老师有多年教学经验,他对学生们说:
   同学们,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优异的成绩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当然了,如果高考失利,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照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文老师新上岗,年轻,有活力。他对学生这样说:
   余强、林可,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余强骑着自行车,和开着大奔的林可在高速公路上相遇,那么,谁应该给谁让路?你们回答不出是吧,我来给你们答案。余强应该给林可让路,为什么呢?因为高速公路是为汽车修建的,你一个骑自行车的没有资格在这条路上奔跑。
   黄老师的话语中规中矩,学生们当时并不懂得。
   文老师的话语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斗志。
   高考成绩出炉后,文老师稳赢黄老师班级。
   十一年后相聚。
   十六年后相聚。
   学生们不同的发展脉络,缓慢地发酵着当初所接受到的教育。
   文章最后说:
   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成为英雄,平和的生活和工作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英雄不是建立在将对手踩在脚下的基础上——英雄不是打出来的。日子还长……
   是呀,日子还长,近在咫尺的高考确实很重要,重要到它可以决定孩子们的发展方向、层次,它可以决定孩子们在未来走向社会时,是被选择,还有拥有选择权。我们总是可以听到很多成功的例子,总是希望孩子可以努力一些,破茧而出,也像他们一样。所以,只要高考成绩不出,家长就会存着一份期许,也会在此时此刻想,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提高成绩,让孩子在惨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这篇文章的落脚,并非是不正常的竞争,而是我们面对高考,应该存着什么样的心态。文章中是讲老师和学生的心态。我更想说一下家长的心态。
   我们都很清楚竞争的残酷性。但这份残酷性,并非是由高考成绩所决定,而是孩子所拥有的学习态度。只要拥有一颗始终不变学习的心,他即便是考到没有让父母有脸面,去骄傲的大学,他依然会努力地学,依然会有机会改变命运。但若给学习附加了太多的内涵,那么他就像负重前行,辛苦不被人知,成绩不被家人认可。而这时,家长还在想,你再努力一些,你承载的可是一家人的希望,你可不能输。
   回首去年此时,已然到了高考十几天的倒计时。老师经常会发学生们学习的视频和图片,我们从中寻找孩子的身影。偶尔接到孩子的电话,他也很少谈及学习。我们知晓,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坚持自己,走自己的路。我们能做的,是减轻他的背负,让他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努力前行。
   孩子的学习不是为了家长,为了老师,是为了他自己。那么他自己的目标又是什么?
   我想,十六年前的约定,也会有当时的时代背景。
   日子还长。所说的,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时间。每一个成长都无需比较。当家长对孩子有诸多要求时,是否也会将自己和其他学生家长做比较。说到底,孩子的学习之路,需要他自己去走。而家长更多的,是一份换位思考的体谅,和一份温暖持续的鼓舞。
   而现实中,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使得他们不懂风雨无情,在面对高考激烈竞争时,又希望孩子可以一瞬间懂事。这无异于温水煮青蛙般。
   高三时,我跟孩子说的最多的,是我们若有了目标,就去追求。或许选择到的大学层次会有差距,到目标不变。比如说想学中医,那么肯定会保住中医的专业。至于未来的大学学习,我们可以学到多少,并非是我们坐在河北中医校园里,就没有机会去学,而是所握住的机会是一样的,不过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换言之。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若心态不够平和,那么说出来的话语,总是像沾过醋的饺子,即便不说,也会带着催促焦虑的口气。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后勤生活,把学习交给孩子和老师。在孩子需要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我们每一次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之前说过,考试是为了查漏补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若想让孩子更加努力,那么应该让他卸下父母的期许,卸下思想的包袱,让他轻装上阵。
   也在和家人的相处中,让他做点什么,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是他的所有。
   这篇文章带给我的思考是我们家长层面的。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是和大树同时期在论坛写日记的旺旺,他写的《番茄》。大致意思是:他数学考了一百分,很是得意,期待得到爸爸的夸奖。爸爸却只说,你去把家里的番茄种好,才是真本事。旺旺不以为然,感觉很容易。可是他只是照顾了几天,就把番茄种死了。他这时才明白,暂时取得的成绩,并不足以骄傲,这个世界上需要学习的事情很多,只有好好学,踏实做,才能越来越好。
   这篇文章对我们影响很深,他让我们看到一对父子的相处模式。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太多的理念,而是做到了实处。而孩子也确实顺着父亲的期许,通过实践有了自己的成长。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孩子若考了一个60分的试卷回来呢?他是否会很垂头丧气呢!那爸爸要如何对待呢?
   我们可以猜想一下,爸爸可能会这样,考的不好就是真的失败吗?我刚刚把魔方给拧乱套了,不会复原了,你拿来教教我。旺旺一听,立马开心地拿来魔方:老爸,这个简单,第一步,我们对顶部十字,这样这样,我们一层一层来还原,看着简单,实则是有公式的,记住公式还原很简单。老爸点头称是,说:嗯嗯,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不可能一下就做好,我们一步一步来。旺旺说:我知道了,这次是我没有努力背课文,想想魔方公式这么复杂我都能记住,课文肯定没问题。好吧,公式给你,你来学,我去背课文了。下次肯定比这次好。
   这样沟通的内涵是:对于孩子来说,在他得意的时候,让他去接触不擅长的,让他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领域是需要去学习的;在他失落的时候,让他拿出自己擅长的,让他意识到,不管是什么方面的成绩,都是离不开努力学习的。要勇于相信自己,不盲目抱怨。对于家长来说,面对孩子的好成绩,不盲目放松要求,面对孩子的坏成绩,不直接批评推诿。
   任何时间的沟通都应该如此。
   包括高考也是一样。
   现实中,很多家长会有类似的经历:
   孩子只要成绩好,其他的都可以放松标准。若他不喜欢的,就可以不做。见到人不愿意打招呼,就算了,不愿意收拾房间,家长可以做,不愿意骑车上学,好吧家长送。看似都是小事,但若想让他改变,却比他考一个高分要难的多。在他的意识中,好成绩成了免责牌。
   对应的,也会有这样的,孩子若没有考好,那么来吧,横挑眉毛竖挑眼,孩子怎么做都是错的。好像说孩子没考好,就亏欠了家长一般。我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妈妈我跟不上了》,触动了很多家长的心,就是类似的情景。家长的激烈反应,使得孩子累也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再说回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家长所处的站位:家长应该是朋友,在他需要时,给他妥帖的建议。我们有照顾他的义务,却没有统治他的权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个人的成长。不管是任何时候,自然也包括高考。
   面对高考这样激烈的竞争,依然是如此。只有他认识到学习是充实自己,不会引起家长情绪的变动时,才会真的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可以谈的条件,是将来自己去面对社会竞争时,可以拿出来的本事。
   我跟树爸谈及这篇文章,他说,这篇文章《两个老师的较量》的落脚,也可以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春天。不管他们将来走向哪一行哪一业,哪个岗位,只要努力去做,都会有拥有自己的春天,都会在工作上收获认可,可以用相同的理念来经营家庭,而带给家人幸福和安和,都可以给这个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鼓励孩子努力去学,去做好自己,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拿到“大奔”类似的目标,而是用这样持之以恒学习的状态,去迎接人生中的挑战。
   日子还长,走过高考,还有很多没有考场考卷的考试等着去面对。有时事关工作、情感、家庭、教育……
   在这个特殊的事情,我们欣喜地看到,九零后,零零后的担当,我们的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我们更应该给他们多一些机会去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只有经历过风雨的历练,他们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
   记得有人问我,为何你们能接受孩子上到普通大学。
   我说:孩子喜欢中医,学到了。经历高考的是他,历经艰难选择的是他,以后面对的也是他,他现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并满怀信心去学,我们家长又有什么资格去干涉和评价。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多的,是和他一样的开心,一样的充实,一样地满怀期许去工作,生活。
   日子还长,这句话很有意味。当纠结眼前迷茫时,不妨想一下自己的初心,再放眼量一下未来。心放宽了,路就清晰了。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质疑父母的爱。只有如此纯粹地爱着孩子,才会愿意去问,去想,去改变,去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好久没有写这么长的文,若是一道论述题,估计答跑题了。不知道您看到此刻,是否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从八点写到深夜,侧耳倾听,透过键盘的敲击声,听到了客厅鱼缸的水流声。夜就这样铺展开来……日子若水,是潺潺,还是激流,并非是我们可以左右。日子还长,唯一能做的,就是满怀信心去直面。

共 38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如何去引导孩子学习,如何面对孩子成绩的起起伏伏,如何让孩子面对挫折,这都是家长要做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能考上名牌大学,将来能出人头地,成为国之栋梁。家长的愿望都是好的,孩子却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喜欢学习,有的不喜欢学习,有的在学习上有悟性,有的却没有。所以,对孩子不能一视同仁。即使孩子与大学失之交臂,也无所谓,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特长让其发展,也会取得一定的成绩。文章就如何教育孩子,如何面对孩子的发展做了详细地阐述。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61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0-06-03 17:01:57
  在教育孩子方面,作者是成功的。
   感谢真真的分享,问好,祝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0-06-03 22:48:15
  生活中的遇到,就变成了书写的内容,也是在书写中逐渐成长。谢谢姐姐精心编辑,我会努力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