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中元祭祖(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中元祭祖(散文)


作者:牟伦藩 白丁,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04发表时间:2020-06-05 11:42:34
摘要:农历七月十三是中元节,即冥年。也是传统的祭祖节

傍晚八点,笔者和老伴在楼顶上,点上香蜡纸烛,对着利川西19公里偏北的老家方向,三作揖三磕头,接爷爷奶奶,父母和岳父母回家过冥年,请他们笑纳烧化的纸钱。香火,那淡淡的白烟绕绕升起,为先祖们搭起到人间的通天路,像那九弯十八拐的山路,直通到九天云霄之上。传说我爷爷死后升天,当了神仙,做道场时借道士之口,评价了他的儿子和儿媳们的优点和缺点,警告了某些儿子不良行为,祖宗在天之灵,眼光犀利,明察秋毫,什么都瞒不过去。
   一阵微风吹来,蜡烛的火焰向东微微倾斜,我意识到是父母,岳父母徐徐从天上下来,老伴连忙与先祖祷告,请几位老人保佑你们的儿孙,儿媳,孙媳,孙女孙女婿,重孙重外孙个个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奋发向上。保佑孙媳为咱家添个胖宝宝,只有这样才年年岁岁为先祖烧香祭祖。刚祷告完毕,风大了,烧化的纸灰漂了起来,老伴问我,是老人收点冥币钱来了吗?我说是的,他们和生前一样向我们默默走来,他们在冥冥的阴间,看到子孙们比较争气,又还有孝心,开心默默无言地走了。历代先祖都来看望子孙们,先祖神灵多了,神灵队伍多了,蜡烛的火焰向东倾斜约45度之多,跳动不停。我想,孤魂野鬼也来取先祖未领完的冥币钱。拿吧!拿吧!爷爷奶奶,父母和岳父母在生前,都是慈善之人。童年时,中元节,跟大伯学给祖坟送亮,也要送三晚上。路边上的无主孤坟也要敬香烧纸,保佑先祖和宅前宅后的安宁。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家族为单位,常有十几人,二三十人上路,敲锣打鼓,放着鞭炮,抬着贡品装在“抬盒”里,一村或几村祭祖,表示家族人丁兴旺,团结一致。以壮声势,少年儿童的我,非常羡慕这样的家族,家族团结本应如此,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细胞和缩影,这就是我受的“敬祖”和“家族团结”人生第一课。
   现在进城了,中元节在家神坛前,供冥币封包三天,三餐供奉刀头(约半斤重的方块熟肉),炒菜,扣碗,新米饭无法办到了。七月十二、十三、十四连续三个傍晚进山,向先祖坟前送亮,也被简化了,十五晚上烧封包,才送祖先魂归天。现在不讲规矩了,也缺乏浓浓的乡土人情味,虔诚的心灵是进化还是退化,我也不懂。但中元(俗称月半节,那份虔诚的心,终究改不了的。否则,愧对良心。天人合一,活人与先祖神灵的对话,就在中元节。
   自古以来,后继有人,俗称“不断香火”,千百年的追求,生生不息,大概如此。
  
   2019年8月25日夜
  

共 9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描述传统祭祖节的小文,句句深情,寄托哀思。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个地域,每个家族人,祭祖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最终的目的都一样,祭祖祖先,勉励后辈健康成长。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当地历来的祭祖方式,赞颂了祖先们的勤劳,质朴、乐于好施的高贵品质。同时,破析了中华民族为啥要祭祖?劝诫大家,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先。传递满满的正能量。欣赏佳作,推出共赏。【编辑:相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相思        2020-06-05 11:47:36
  欣赏老师佳作,奉茶问好。温馨提示一下:引号的书写要中文格式。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2 楼        文友:田禾        2020-06-05 12:27:27
  一篇中元寄祖情深意浓,看似写传统习俗,实者劝慰有尊长的后辈们,要将忠与孝一代一代下传,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虽有“人死如灯灭、尤如汤泼雪”一说,不管他们有知无知,但必须记住他们在生时的养育之恩、骨肉之情。作者以精彩的语言成文,描述瞬间的行为与思想,含意深刻,颇为感动。拜读学习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