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读一首《蓼莪》给自己,给孩子(散文)

编辑推荐 【山河】读一首《蓼莪》给自己,给孩子(散文)


作者:东门如云 白丁,4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40发表时间:2020-06-05 15:16:17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莪:一种草,即莪蒿。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
   人生如莪蒿。诗经《小雅·蓼莪》以“蓼蓼者莪”起兴,诗人自恨不如抱娘蒿,而是散生不成材的蒿、蔚,由此而联想到父母的辛苦劳累。“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强烈表达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之情,满篇哭诉呜咽,无可奈何,读起来让人不觉动容落泪。
   前些日子,为着一些小事,我和母亲在电话里争吵起来,她“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我悻悻然地把手机扔进抽屉。很长一段时间,我和母亲再没有通过电话,但在心里,我是有些埋怨母亲的,她给我讲的总是那些很多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我对她说的那些家长里短的是是非非不感兴趣,也不屑一顾。我认为可能父母子女一场,终归是会慢慢地离开吧,这样想着,也让自己坦然了许多。此后,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生活,没有再和母亲联系,母亲一向倔强,自是不会主动联系我。一天晚上,读书时翻开《诗经》,读到《小雅·蓼莪》,慢慢地,一遍一遍读,不认识的字注音,看不懂的词语查释义,这样的情景一瞬间让时光回到了过去,上学的时候,我每天晚上在一盏台灯下写字读书,母亲一直坐在我身后的沙发上织着毛衣。夜色浓重,我苦读的身影映在窗帘上,母亲陪伴着也一直没有睡去,我那时候在心里想,以后的以后,要让母亲一直无忧无虑地坐在沙发上织着毛衣,磕喜欢的南瓜子,陪她一直看那些磨磨叽叽的乡土电视剧。
   合上《诗经》的书页,《蓼莪》里的诗句却挥之不去,伴随着“我”的一长串的“生、鞠、抚、畜、长、育、顾、复、腹”的动词细碎温暖,织就了游子针线绵密的长袍,也为他们披上成长岁月里坚硬的铠甲。父母生我,养我,他们不会说多么爱孩子的话语,但母亲做饭从不放酱油,她说女孩子吃酱油皮肤会变黑,尽管生活贫困,母亲还是用心搭配我的四季衣服,用各种漂亮的花纱装饰我的马尾辫,因为我长得又黑又瘦四处询问滋养的药方。当我生孩子时,母亲陪护在一旁担心得伤心流泪,还帮我带大了孩子……《蓼莪》里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小小的锤子,敲打着我冷漠的心,更让我羞愧地如坐针毡。我赶忙拿出手机,拨出那个熟悉的号码,爱和道歉的话说不出来,听到话筒里传来母亲的声音,我快要掉下眼泪来,感谢时光的厚爱,让我做了她的孩子。希望当“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捶胸顿足的那一天不要那么早的到来。
   后来又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才知道《蓼莪》对后世的孝道文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辞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言及。《晋书·孝友传》记载孝子王裒因痛恨父无罪处死,隐居教授学生,“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南齐书·高逸传》记载名士顾欢在天台山授徒,“欢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篇》不复讲”,类似记载不胜枚举。我要把《诗经·小雅·蓼莪》读给自己,也读给孩子,告诉他什么是蒿、蔚,什么又是莪,什么是“孝”: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共 15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一首<蓼莪>给自己,给孩子》是东门如云老师读诗经《小雅·蓼莪》的心情文字。“我”因为听不惯母亲老在电话里絮叨家长里短的一些琐事,一次因为和母亲说得不好而挂了电话,倔强的母亲不再理我。夜读《小雅·蓼莪》慢慢地,一遍一遍读,不认识的字注音,看不懂的词语查释义,这样的情景一瞬间让时光回到了过去,上学的时候,我每天晚上在一盏台灯下写字读书,母亲一直坐在我身后的沙发上织着毛衣。夜色浓重,我苦读的身影映在窗帘上,母亲陪伴着也一直没有睡去,我那时候在心里想,以后的以后,要让母亲一直无忧无虑地坐在沙发上织着毛衣,磕喜欢的南瓜子,陪她一直看那些磨磨叽叽的乡土电视剧。 合上《诗经》的书页,《蓼莪》里的诗句却挥之不去,伴随着“我”的一长串的“生、鞠、抚、畜、长、育、顾、复、腹”的动词细碎温暖,织就了游子针线绵密的长袍,也为他们披上成长岁月里坚硬的铠甲。《蓼莪》里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小小的锤子,敲打着我冷漠的心,更让“我”羞愧地如坐针毡。后来又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才知道《蓼莪》对后世的孝道文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辞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言及。我要把《诗经·小雅·蓼莪》读给自己,也读给孩子,告诉他什么是蒿、蔚,什么又是莪,什么是“孝”。这篇小文,深刻在于,对比诗句,反省自己,以致泪水长流。这是一种对母亲的理解,对父母辛劳养育自己的反哺心情,是一种自我的成长。写文字出来,教化自己,教化孩子。语言简洁,流畅。反省深刻,力荐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0-06-05 15:17:39
  感谢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极冰
2 楼        文友:极冰        2020-06-05 15:19:10
  很喜欢编辑老师的文章,读《诗经》,反省自己的言行。很美好的行为方式,很正气的做人!o(* ̄︶ ̄*)o
极冰
3 楼        文友:极冰        2020-06-05 15:21:47
  很多文人雅士,议论别人头头是道。却从来不检视自己的言行。老师这是从自己的行为中,受到教育。善待父母。从我做起的方式,正是眼下传统教育缺失的。o(* ̄︶ ̄*)o
极冰
4 楼        文友:极冰        2020-06-05 15:23:12
  您努力扩展了写,我努力编辑。您的精品文章是我期待的。砸门一起加油!o(* ̄︶ ̄*)o
极冰
回复4 楼        文友:东门如云        2020-06-08 11:20:16
  谢谢极冰老师的编辑,令人如坐春风!敬祝老师康乐如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