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牟氏文化园梦庄一一凉务(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牟氏文化园梦庄一一凉务(散文)


作者:牟伦藩 白丁,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83发表时间:2020-06-05 17:29:24

【丹枫】牟氏文化园梦庄一一凉务(散文)
   凉务,今著名旅游景点,龙船水乡。这美丽如画的地方,其实是利川牟氏文化的摇篮。此地距利川城西十一公里处。凉务老街由西向东,长约一公里。西街头庄屋河由南向北,在街东北半公里处与清江河相汇,清江左岸叫两汇塘,右岸与庄屋河的夹角,叫中咀。街北是诸天村,街东清江南岸一坝水田是散水。散水翻八南面山丘是著名的老场村,即古代的凉务街。现在凉务新街在老场西约一公里。新街的南边两华里处的大坝,是官田坝,所谓官田坝,就是明清时代朝庭的军垦田,百姓简称“官田”。庄屋诃发源于马前凉风垭山麓,经马前坝、川东坝、三步街、穿越屯上坝,与凉务街北的清江河相汇。汉渝省际公路,从利川城穿过凉务街中心,经距凉务十四公里的汪营镇,到重庆石柱县。在凉务街南侧一公里外,从东到西有汉渝高速公里、宜渝铁路穿过;宜万铁路在凉务街西南火车站分岔,利万高速公路在凉务东头两公里处,从猫耳洞梁上往北穿过。凉务约九万人口,处于丘陵山区,产水稻、玉米、烤烟、梨子。在这里,利川牟氏的文化遗址很多,笔者举例介绍如下:
   湖广四孔洞。在散水今龙船水乡的核心景点,水莲洞,就是四孔洞。在明朝时,湖广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四孔洞前散水坝,是牟氏二世祖仲泰、三世祖季兴、季旺居住的地方。重庆丰都江池坝和石柱牟氏老谱中,提到季兴祖落业四孔洞,就是今散水坪,凉务街头龙船水乡旅游线路图正中标有“四孔洞”地址。洪武初年,仲泰祖辞去应天府都督佥事之职,带着次子季旺到今重庆万县太安镇法隆村牟家湾搞“西部大开发”。长子季兴在此守祖业,生下高凤、九凤、彰凤、翔凤、碧凤、义凤六个儿子。后来,长大分家,高凤到凉务东约七公里的羊子岭落业;九凤到凉务街东北1公里的清江北岸两汇塘落业;彰凤到清江北岸距凉务街约三公里的漫水塘落业;翔凤到凉务街东头半公里的南岳山今老场落业;碧凤到白羊咀今属汪营镇落业;义凤到凉务街西南头约三公里的水井头(今水源村)落业。四孔洞洞厅很大,传说高凤、九凤、彰凤、翔凤几弟兄在此练武,曾任明末凤卫侯牟文绶;清初温州、金华、台湾、宁波总兵、松江提督牟大寅曾在此练兵;牟世联(字衡楚)爱婿,清初时金华宁波总兵、浙江全省提督陈世凯与妻弟牟大定都曾在此练武演兵。
   江北两汇塘。两汇塘,在凉务街背清江北岸,过渡船往东沿河畔树林边,走两里便是两汇塘。两汇塘东边靠山麓,是几栋三层楼的砖瓦房。西边是几栋高高的木板楼房,因失火烧得残缺不全。这就谭家祠堂。抗日战争初这里借作湖北省联合中学初等农校。抗日战争中期,借作国民军补训处机关。东边山麓靠江边的楼房屋基,是牟氏老二房镇江寺宝塔基脚遗址,据说,镇江寺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牟氏第四代先祖九凤祖,大约在一四二零年左右在两汇塘落业。一八四零年左右,两汇塘祖业卖给诸天火石岭牟氏三代郎门谭修全、谭德福,谭维城祖孙。谭德福的母亲牟氏,生德福六兄弟,发人、发家、发财,故为凉务谭家祠堂修在两汇塘打下坚实基础。但牟氏九凤祖在两汇塘居住四百二十年,先后生金海、心海、廷海三子。金海迁居大岩坝;心海迁居石院子南边凉水孔,即今水源村一组:廷海迁居马前仙女洞。金海生三子,即牟理守业大岩坝,牟直守业凉务街西头和庄屋河西岸岭岗上。牟海龙的后人迁居恩施沐抚大峡谷狮子嵌、团堡长漕等地,牟大武迁居万县陈家坝、周家坝、李家河、开县南门镇、岳溪镇、建始龙坪二台荒等村;岭岗上牟天佑的后人迁居团堡金龟、长庆、磨子洞、屯堡马者。磨子洞牟氏又迁居恩施白羊坪熊家岩,在此繁衍一千多人。牟胜守两汇塘祖业,后人迁汪营白果坝、石板水、红莲漕、南坪干堰塘,白果坝牟正道将军第七代孙牟天佑、牟天铴、牟天佐迁居到重庆丰都县江池坝、石柱大歇、三星镇等地。两汇塘牟氏后裔,出现了明朝特简宣慰使牟德隆、襄阳总兵牟海龙;两汇塘牟海奇随牟文绶将军平定贵州水西、大方安邦彦造反后,留守阳朗修城,祟祯皇帝赐名:息烽。清初温州、金华、宁波、台湾右路总兵、松江提督牟大寅;川北副将牟正道等二十八位将军。两汇塘是一个将军摇篮。
   牟村漫水塘。距凉务街约三华里,诸天村就在今清江江北,中心位置在漫水塘,古代叫“牟村”。牟村兴起于一四二零年左右,在漫水塘落业的是季兴祖的第三子彰凤;彰凤在此生华钦、华容;华钦生德富、德贵、德顺。到清顺治十年即一六五四年时,彰凤后裔发展到九十九户人家。拥有陕西潼州中江游府牟海坤、四川左营副将牟海狮、重庆镇台牟世延、四川元襄副将牟世松、四川左营副都督牟世才、还有清初平定夔东十三家牟之龙、牟之胤、总管施州卫十八土司的将军牟大勋等二十四人,都是顺治初年在鄂西南和川东,血战夔东十三家流寇数年,直至追剿到奉节、巫山,彻底消灭为止。牟村都是“黄金屋”,即干打垒土墙,盖的是茅草。每户三至五间,总共四五百间。顺治十年,十三家李来亨的残部偷袭,点火烧完了牟村的房屋。牟家子弟剿灭夔东十三家的流寇后,分散到汪营陌丘、汪营新祠堂、南坪野茶牟家沟、南坪肖家洞、南坪桂家坝、大罗村、凉务双井村、凉务街北中咀村,牟德顺的后裔牟海福、海蛟、海屋、海星曾居中咀,海福的长子牟世银到陕西汉中任总府、总兵、总镇未归。海蛟迁居棋杆村杉树湾;都亭里老龙洞、桃花山;都亭东青龙山、奉节三角坝等地。牟村实质上是半军事化的武术之村,更是毁家卫国的著名古战场。历经二三零年,演出了血与火的威武雄壮的历史剧。山寨羊子岭。距凉务街东头约十三华里。因周围山头像一群羊子而得名。羊子岭是高凤祖落业之地。现在羊子岭、羊子岭的西头靥子坝、汉渝公路南侧陈谷村、旗杆村汉渝公路两侧,都住有高凤祖的后人。但高凤祖的后人,多数迁居到南坪云上村、川东村、塘坊村、忠路小河村、新建村、骑龙村、文斗大石墩等地。高凤祖是大房,谱书中叫“长官房”。第五代华富祖、笫六代都贵祖,曾任石柱宣抚使(今重庆市石柱县)。治理石柱的时间可能在四十年左右。都贵祖是袭任宣抚使,可见华富祖干得不错。品级在四品左右。其著名人物有牟德隆、特简援边宣慰使牟正南、副将牟正卿(也有写成牟正清的)。清初副将牟世联(字衡楚);儿子副将牟大定;爱婿、浙江全省提督陈世凯;都是清初康熙皇帝手下的爱将。牟大定、陈世凯为牟衡楚打的石碑至今还在凉务双井村南边小山上竖着。中央电视台嘉宾、利川著名文史专家谭宗派对笔者说:牟衡楚的将军碑,有相当的文史价值,他们父子三人都是康熙的名将。你们牟家子孙清明节应当祭祀。
   老场南岳山。南岳山距凉务东约一华里。南岳山东麓是一坝水田,田中间有学堂坪,过去是老场小学。学堂坪旁是著名的牟家大园子。南岳山东南半坡是笫四代先祖翔凤的落业之地,小地名叫水口坡。翔凤祖世代单传、到牟正辅时,过继两汇塘牟正松的笫七子为子,名文绶,又叫自受、南风。文绶祖生海鸾、海鹤、海麟,他们每人又生三个儿子,人丁一下兴旺起来了。他们的后人,自称为二四房,即二房九凤的种,四房翔凤的牌子。海鹤将军曾在明末住守贵州,他的三个儿子大福、大禄、大寿都曾转战贵州各县,总兵大福住守思南,封千户,子孙一部分留守印江,一部分回利川汪营,后迁利川沙溪天望坡。大寿回利川,其后裔到南坪朝阳、付家沟居住,后再迁老场守祖业。海鸾的子孙登诣从水口坡迁居元堡乡小塘村居住。涌现牟大福、牟大禄、牟大寿、牟登岱、牟登巍、牟承帽、牟承珏、牟承瑛等九名将军。呈现了人丁兴旺的好局面。老场南岳山牟氏,几百年经久不衰,现在也是人才济济。
   汪营白羊咀。距汪营镇东约十公里的白羊咀,小地名曾家营是笫四世祖碧凤祖落业之地。他的后人共有近三十户,分居曾家营、石板水村瓦屋沟、双岭烂沟子。本文从略。
   水源水井头。这里距凉务街西头西南约六华里,是利川牟氏四世祖义凤祖落业之地。水井头分支云上马蚁塘、猪蹄坝、利川东城马桥村。牟永新迁居云阳长江南小河沟;马桥牟大俊迁居重庆巫山、大宁张家山;牟大禄迁居川东夔府(今奉节城)老城窝坑子。仅大禄公后裔在奉节五个乡镇总人口约三千人。还有迁居团堡冉家沟和长漕村。水井头分支还有汪营新房村、凉务新屋村、汪营甘泉村马漕溪等地。
   诸天散水坪。这里在清江西岸,距凉务东北约二点五公里。地势低洼,夏天涨水因到处多孔消水,故称散水。这里在居住着南坪泥池坝牟景武的次子永良的后代,永良的孙子牟文绶,在明末曾转战大半个中国,曾攻打重庆、转战河南、保卫凤阳、征贵州安邦彦、守江苏徐州、平定山东莱州孔有德、赵京守卫古北口;带兵参加高丽国加冕,身经百战,晚年被桂王封为凤卫侯。曾获得朝庭文臣武将百般敬仰。他带出的副将、偏将、游击、千总三十多人,是一支能征善战虎狼土家军。
   凉务不仅是牟氏军事文化的摇篮,更是牟氏精神文化的摇篮。据我不完全调查,旗杆三教寺,是高凤后裔修的庙宇。熔儒、佛、道教于一体,兼收并蓄,该庙修于明朝中叶,解放后圻旧房新建为三教寺中学,二十一世纪初改建为旗杆村小学。在两汇塘九凤后裔在明朝万历年间修建了镇江寺,该庙修于清初,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彰凤后裔在诸天修建了诸天庙,祭祀二十六天罡星;屯上庄屋海坝西南一华里,与胡、张三姓共修了龙泉寺,供奉五百罗汉,毁于解放初贫下中农开会烧火烤、斗地富反坏用;翔凤后裔在清顺治十年,在老场东一华里猫耳洞后山梁上修建了翔凤寺,毁于一九五八年失火,民间传说:翔凤寺大梁刚上中梁,凤卫侯因病落气了;水源义凤牟氏后裔修建了戴芳寺,修建和毁庙无法考察时问,以纪念牟氏善心流芳百世。乾隆五八年,以凉务牟氏为主,联合吕氏、张氏在水源五房村还修有"文昌阁",距大寅将军墓约二华里,文昌阁供奉孔子、孟子、颜子、言子、冉子、仲子、朱子、左丘明、陆贽、范仲淹、司马光、李纲、文天祥、方孝孺、董仲舒、诸葛亮等。庙宇是家族的有识之士,借助神灵,教育世人和子孙,尊重神灵,尊重圣人,多发善心,多做好事;不做恶事,不做亏心事。做了亏心事,到庙里念经、出钱捐资、乞求菩萨给改过的机会。庙宇,是修身养性的殿堂之一。其功能与祠堂无异。可见将军世家敢战,却不爱战。总是希望子孙做好事,以战止战,积阴德,让百姓子孙有一个和平、和谐、和睦的发展环境。例如牟之龙将军平定夔东十三家流匪之后,朝廷令他作官,他却走趁三十六岁英年,解甲到陌丘开荒办学、教子孙读书。牟大寅将军参加康熙平定耿精忠造反之后,从浙江引进江西籍军医张大训,安置在屯上和水源村交界的张家湾,张军医用高超的医疗技术为利川凉务、汪营、马前一带的百姓服务,被称为布衣宰相。市文化局原办公室主任张发友的堂兄,曾讲:先祖世代传说,一世先祖是布衣宰相,本是江西人,在牟大寅的军队中当军医。康熙十四年,由牟大寅安排到利川落户行医的。牟大寅自己又回浙江宁波府定海镇帅府,领军打仗。也就是说,为利川引进高级医务人才。张军医的后人,在利川现有近五十户子孙。事实证明牟大寅将军,虽是有"牟老虎"的浑号,让敌人魂飞魄散,其实他内心热爱臣民,热爱家乡,也更有菩萨心肠。凉务著名的祖墓遗址有:
   季兴祖墓(三世诅),位于凉务乡政府正南约一百五米的大土头,有石狮、石马、石桌、石华表,碑文有<墓志铭>解放前叫"凉务牟家坟"。与利川东诚牟家坟茂公(一世祖)墓陵规模相当、墓丘和碑文文毁于一九五八年。但棺木深藏土丘中,未受到破坏,保存完好。
   散水牟文绶凤卫侯墓,建于乾隆38年,位于龙船水乡码头右边约百米自留地中,古墓保存完好,碑文仍然清新完好。双井村牟衡楚墓。建于清康熙初年,保存完好。
   浙江提督陈世凯(牟衡楚爱婿)墓,距凉务约二公里。位于利文公路东陈家湾穿洞过二百米大土中,毁于一九五八年。松江提督牟大寅墓。距凉务街西头公里城池口6公里,利渝公路偏北半公里丛树林中,墓在,巨型碑坊、供桌、石狮、石柱、石猴毁于一九五八年。
   凉务,是利川牟氏的园梦庄,它见证了牟茂、仲泰只单身影,见证了元朝末年,利川人烟稀少,“七覃八田”的姓氏比,令牟氏略显孤单,老谱中的记载“荆州下百里”,即今公安县,虽有家族,但山高路远。到第二代先祖仲泰的梦,是希望家族走向“兴旺”发达。故取长子名季兴,次子名季旺。并把季旺迁居万县太安法隆村牟家湾,自己也辞去应天府都督佥事职务,回故乡陪次子季旺到万县搞西部大开发。三十年后,季兴生高凤、九凤、彰凤、翔凤、碧凤、义凤;季旺生万凤、联凤、捷凤、登凤、提凤。龙子凤孙成群,并安家落户,如星辰四散。到明朝弘治年间,景武公到泥池坝落业(距茂公落业晚一百五多年),其第四代孙牟文绶,才华卓著、身经百战,转战大半中国、出生入死,桂王封他为凤卫侯。受到文武百官尊重。状元包秉懿、云贵总督何腾蛟,都有诗篇赞美牟文绶又寸国家忠心耿耿。牟家人气更加兴旺。
  
   牟伦藩写于2020年5月17日

共 512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凉务,是鄂西南美如画的龙船水乡,更是渝东鄂西南近二十万土家族牟氏的文化园梦庄。作者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利川著名旅游景点凉务,是一个集农业与牟氏的文化遗址于一身的风景之地,作者还隆重地介绍了凉务的地理走势,牟氏家族的兴起、发展、和那个时期做出的特殊贡献,都为现在的牟氏家族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使得如今的利川成为著名旅游景点,牟家人气也更加兴旺!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牟氏文化遗址,引人入胜!推荐共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6-05 17:30:47
  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牟氏文化遗址,引人入胜!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善意提醒:文中数字应该为大写!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06-05 21:59:08
  水乡文化源远流长,人和家兴业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牟氏一族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