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五周年】钢琴上跳舞的女人(散文)
今天我要讲讲女人。
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是常讲常新的话题。
中国人茶余饭后闲话的主题无外乎就有两种,一种是关于政治的,一种就是关于女人的。
女人在世界舞台上跳动着曼妙的舞姿,弹奏着优美的乐曲。于是世界因女人而精彩。
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因女人而引起,丢掉江山的唐玄宗因女人长恨不起。你说,跨越时空来谈女人,难啊!讲不好,遭井喷式谩骂。讲好了,都会夸我是一个好男人。
嘿嘿,真不好讲。不过还是试试!
“做人难,活人难,做女人更难”,这一点大家都公认。但是中国人的观念是男女合在一起就一个世界,原因嘛,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阴阳搭配协调,就很和谐。所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人无妻家无主,女人无夫身无主”,说的就是男女结合的必要性。很奇妙的是汉字“男”,七画。汉字“女”,三画,加起来就是十画,也就是十全十美,是完美的组合。
对于女人的说辞,相对来说比男人要多一些。比如“贤妻良母”,“女强人”,“女汉子”,“假小子”,“贞烈女”,“母老虎”,“泼妇”等等。男人嘛,说的最多的就是“江湖好汉”,“大老粗”,“小白脸”。你看,说女人的类型就相对于男人要多。
“子不教,父之过”,这就说孩子的品行教育是父亲的责任,从来没有“女不教,母之过”。但是有“有娘养没人指教的”,这就是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对男人和女人的分工就“泾渭分明”了,女人只负责生孩子,教育孩子就是男人的事了。
这就可以看出,女人的一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生育。民间俗语:“女人不生娃,不如一片麻”,说的就是生孩子的重要性。就是近代,男女举行结婚仪式上都有讲究。在新郎新娘的床上撒大枣、莲子,寓意就是多子多孙。结婚仪式上都会说“早生贵子”。从而看出生育的重要。
在仰韶文化中“鱼祭奠”和“鱼纹”就可以看出对鱼的崇拜。崇拜鱼,就是崇拜生育。鱼腹圆圆的、鼓鼓的,鱼腹多子,繁殖能力很强,有生生不息之势。古人对鱼的崇拜,足见有其深层内涵的。以至后来,干脆把鱼和女人结合起来,作为图腾来崇拜。最著名的就是美人鱼。
后来,也衍生出了蛙。蛙的肚腹和孕妇的肚腹相似,浑圆膨大,并且蛙的繁殖能力也很强,一夜春雨便蝌蚪成群了,“十里蛙声出山泉”嘛。从生物角度指的就是蛙的繁殖。难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一看书名就可以猜到写的内容了。
对蛙的崇拜,把女性和蛙联系在一起,就是蛙女。这样,女娲(蛙)就是我们神圣的母性形象创造出来,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诞生了。寓意着繁殖后代,使生命代代延续下去。
民间流传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是在现代社会上,只要有女人的场面,男人都扮演的很“君子”,估摸是在女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形象吧。男女在一起,干活都很迈力。
传说中一个炼钢厂,工人全部是男的,没有一个女性,产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炼钢厂的旁边办了一个纺纱厂,工人全部都是女性,结果炼钢厂的产量一年翻了几翻。
女人爱美,一点不假。年轻貌美,风姿绰约。《诗经》中不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人爱美,同样男人也爱美。对于男人的爱美,常会说是“臭美”。哈哈!爱美成立女人的专利。女人爱美基本上都是给男人看的,主要体现在貌美、服饰美,当然天生的身姿谁也更改不老。身姿美就是得天多厚的优势。原因嘛,男人是视觉动物,所以男人都喜欢娶美女为妻,女人也就更自豪自己的美。
当然女人还有一种美,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种美是一种内涵美,美的是把男人的胃口留住,美的是男人在外面很有面子。
女人,最受尊敬的地方就是慈爱。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从古到今都是颂扬母爱的素材。就是一个人犯了多大的错,如果说家中有老母,都会网开一面。电视剧中往往也设置老母亲在路边等儿归,或者送儿远行,渲染了感人的场景,也传递着母爱无疆。
到了现代,出现了一些新世纪女性,彰显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比如刘胡兰、江姐、杨开慧等革命家,女革命家。为缔造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她们的热血。
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向全国蔓延开来,没有预演、没有模拟,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中,90%的女性,她们千里驰援,奔赴抗击新冠病毒的前线。并且她们面对的敌人不是看到见的人,而是隐藏诡秘非常狡猾的病毒。她们,就是新时代的女性。也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3.8”节来了,祝福远在一线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节日快乐,我们期待着你们平安归来。同样的祝福送给所有的女性朋友。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你们,这个世界因你们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