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谜题(随笔)
我出生在一平平无奇且封闭的小城里,我从父亲的口中得知我的祖辈和父辈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由无产阶级过渡到工人阶级,从农村发展到城镇,在我祖辈和父辈的认知及经验里,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为子孙争取获得更优质教育的机会,最后一步一步改写家族后代的命运。
再过去几十年里,这样的方式在当时那个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这种“套路”是经过了一个家庭又一个家庭,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具体实践验证它的可操作性。
而我,从小便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哥哥的升学之路的成功,得知了学习的重要性,接受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们这波90后,12年的寒窗苦读,4380天的艰苦奋战,我们以一心只读圣贤书作为学生这一身份的标准,我们学着鲁迅先生,在书桌上刻下了“早”,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我们从基因中就深深的了解到,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考上好大学。
当我终于拿到那张一家人期待了12年之久的录取通知时,我父母的反应,应该称为狂喜!可以说,我的父母,把我的未来都押在这一场高考上。
曾经我懵懂的以为,只要等我上完四年大学,毕业后,我便能拥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但是,当我从象牙塔里出来的时候,我便被现实狠狠地打了一巴掌,生活的重担便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毕业后的生活,便是从解决吃穿住行这一问题上开始的。那时候,我从不奢望自己能在大城市里租到一个好房子,对我来讲,房子的功能就是用来睡觉,只要是能够落脚的地方,我就心满意足了。初入职场的我,非常的努力,因为我够年轻,我有拼的资本,我以为只要够拼,我的原始财富累积后,我就能实现光明美好的未来;那时候,即使生活再苦,但只要一想到美好的未来,便觉得苦也是甜;那时候的我就是怀着这样的梦想坚持下来的。
摸爬滚打了好些年,某一天我发现,我还是如当初一样很忙碌很努力,但我开始觉得所谓光明美好的未来,是不是永远都不会来了。当初打了鸡血般的激情,也在一天一天的忙碌中被慢慢地浇灭。我开始在思考,我口中所谓的未来是什么?单纯的财富积累?我好像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也从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我好像一直活得很没有灵魂,我记得小时候,经常会有大人问小朋友,长大后想做什么?我的回答,一直是我长大之后要赚大钱。
回想起小时候的往事,回想起这些年来经历的一些事情,我心里总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前面二十几年,我可能真的白过了,我到底获得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我失去了很多东西,梦想,童年,时间……
身边曾经一起奋战的朋友,好像也集中在某个时间,纷纷思考起各自的未来,每隔一段时间,总有那么几个惆怅的和我说,还是老家好;一年一年,总有那么几个朋友,离开了这座她当初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城市。
当我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朋友,终于这座城市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站在窗边,望着这座即使夜幕降临也依旧繁华的城市,我一次一次地问自己,留下来是正确的吗?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我在鸡汤和反鸡汤中挣扎,当我看到: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了这样的时代。却也只能摇摇头。当我的耳边又飘来歌词,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却在北京,上海,广州,甚至某天半夜忽然醒来,像被命运叫醒了,它说你不能就这样过完一生。
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我生来注定不平凡普通,却有多少人,在走向不平凡之路的途中放弃了,在旁人问起的时候,总习惯叹气道:生活太难了。
但,生活顺遂,也许就无法变得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