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渤海琴(散文)

  【八一】渤海琴(散文)


作者:张抚远 白丁,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92发表时间:2020-06-11 11:34:36
摘要:一袭华美的旗人服饰,她眼波流转,水袖轻舞,缓缓接过那柄崭新锃亮的渤海琴。依旧红木做骨,马尾成弦,两面蒙皮,琴头栩栩如生的昂首飞龙,好似要把长白满洲,白山黑水都收入琴中去。青莲泠泠拨动琴弦,恰是行云流水的满人小曲儿《梅花调》。

【八一】渤海琴(散文)
   甫一跨进教室门,几个同学就雀跃着奔走相告:“听说了吗?班里转来个满族女孩!”
   原本宁静的开学日热闹起来了。消息像插了翅膀,不知怎地就传遍了整个三年级。操场上,楼道旁,处处是三五成群的同学,好奇着满族女孩怎样穿戴,吃不吃猪肉,会不会讲普通话?终于,教导主任拉着一个清秀的女生来到我们班里,青莲就这样与我们相识了。
   小学课余活动很多,从三年级起,各班同学就要参加民乐团地选拔了。青莲自然报名参加,而且是自带乐器的。青莲从包里取出一张三弦琴,她正襟危坐,将琴侧抱胸前,随后弹了一首简短的练习曲。
   这琴红木做骨,马尾成弦,两面蒙皮,琴头栩栩如生的戏珠神龙尤其引人注目。这琴的音色雄浑沉郁中不失明快,青莲文静的气质又让琴音平添雅韵。这琴这人将所有同学震撼了,就连音乐老师也看呆了听呆了。足足三分钟后,我们才想起鼓掌。
   原来这琴叫做渤海琴啊,是渤海国皇室专用的琴!在一片赞叹声中,青莲毫无悬念地进了校民乐团。从此以后,这渤海琴成了青莲的代称。
   在班里,青莲也琴不离身。青莲是音乐课代表,是文艺委员,才艺表演时,处处有渤海琴沉郁悠扬的曲调。我们听琴,赏琴,我和青莲成了好朋友。在民乐团里,青莲学会了的小曲一支又一支,渤海琴音每每从教室隔壁的琴房里跳进我们的耳朵。就这样,陪着我们走过了春夏秋冬。
   眨眼间了四年级。不知哪一次,思政课老师讲到林则徐,讲到了虎门硝烟。思政老师是个古板的老头儿,讲着讲着谈到奢靡腐化的八旗子弟。全班的目光倏地汇聚在青莲身上。思政老师讲得愈是激情澎湃,唾沫横飞,青莲就愈难堪。自那往后,流言像插了翅膀,飞向各个班的同学耳朵里。很久一段时间,青莲把琴封在琴箱中,高挂在乐团的仓库内,班里少了那曲顿挫铿锵的旋律。随着学业变忙,也没有人再去关心那个满族的青莲,满族的渤海琴了。
   思政课不久是文艺汇演,民乐团的节目粉墨登场。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最后走出的,便是怀抱渤海琴的青莲。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唏嘘成片,跳进青莲的耳朵,句句刺痛着青莲的心。
   民乐团的节目演砸了。校领导脸色不悦,民乐团老师更怒火难平。开会时,却怎么也找不见青莲的人影。我赶紧叫上几个同学,就向青莲经常练琴的校园角落大松树下跑去。
   青莲坐在石阶下埋头抽泣,摔碎的渤海琴四分五裂,散落一地。远远地望见我来,欲言又止,只剩号啕大哭。没有人再去关心那个青莲的满族,渤海琴的满族了!
   第二天,青莲找到音乐老师:“老师,我学习太忙,没时间排练,我退出吧。”
   老师迟疑片刻说:“出了民乐团,这渤海琴声也就尽了。”
   青莲献上支离破碎的红木琴骨。
   “老师,琴已经碎了,我不会再当八旗子弟了。”
   说罢,她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乐团的大门。
   青莲动了真格的,五年级的汇演时,再不见那个满族少女的影子。看着台上霓虹交舞,灯光闪耀,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我忽然莫名地感觉心底空落落的。听说,她后来改习了古筝。
   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抛却蜚语,拨开浮云,听一听青莲的心声。青莲曾经跟我聊天时,谈到过曾经那个满族的少女,少女的满族。谈笑间琴声泠泠,满洲先民出肃慎,居勿吉,迁长白,定渤海。渤海琴音中,时光如水,往事如烟,樯橹灰飞烟灭。
   岁月流转瞬乎一年,六年级的毕业典礼上,依旧霓虹交舞,灯光闪耀,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民乐团最后一度粉墨登场。青莲身穿一袭华美的旗人服饰,眼波流转,水袖轻舞,缓缓接过那柄崭新锃亮的渤海琴。时隔三年,依旧红木做骨,马尾成弦,两面蒙皮,琴头栩栩如生的昂首飞龙,好似要把长白满洲,白山黑水都收入琴中去。青莲泠泠拨动琴弦,恰是行云流水的满人小曲儿《梅花调》。琴韵悠扬中,青莲愈弹愈精神,台下自然是满堂彩。
  

共 15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少年人的心思是敏感的,犹如玫瑰花瓣上的露珠一般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渤海琴是满族先民定居渤海时制作的宫廷三弦弹拨乐器,久已失传。此文中作者将已失传的渤海琴具象化,令人耳目一新。一个心思敏感的少女,一件失传已久的古老乐器交加在一起构成了本文的核心。文中的青莲因过于敏感而放弃了自己最爱的渤海琴,但是人在经历挫折法斯之后就会变得成熟起来,当毕业季来临的时候,青莲大胆地穿上本民族的服饰,重新拿起渤海琴,奏响了本民族的乐曲,这份自信这份执着令人欣慰。人总是要长大的,总会成熟起来,挫折不用成为沉沦的理由,而应该成为前进的动力。这就是本文传递给读者们的本意。感谢赐稿八一,期待更多佳作。【编辑:燕山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6-11 11:35:59
  一段关于少年成长的故事。
燕山客
2 楼        文友:墨林        2020-06-11 13:47:41
  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特别提醒,投稿八一散文,篇幅别低于1800字。
墨林
3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20-06-13 17:55:58
  对!这就是成长!很美丽的青春故事。
今生何求
4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6-15 14:52:36
  一篇书写少年心思的散文,可惜刚看到有味就结束了,若是能再扩展一下,文章便会更精彩。感谢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佳作。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夏安,并祝创作愉快。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