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 故乡寻踪(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 故乡寻踪(散文)


作者:江南老顽童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7发表时间:2020-06-12 08:16:54
摘要:说起楠竹山的路,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说它是四通八达,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一.楠竹山的路
   说起楠竹山的路,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说它是四通八达,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别看楠竹山在省级地图上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但正是这个很不起眼的圆点,却辐射至东西南北的各个方向,或与相邻的国道、省道相连,或与高铁站、火车站、飞机场相接,日日夜夜实现着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楠竹山的南面,是小镇外出的主干道,仅四公里路程,便可与三二○国道接轨。目前湘潭市的九路公交车,便是由市里公交西站直抵镇上的科工职院。 楠竹山的北面,原来被一大型水面隔断,不能直接通行。后在省里支持下,拉通了至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因而北面的通道也全面打通。如今无论是上高速,还是到韶山南站坐高铁,都十分方便。楠竹山的东面,原有一条沙石路,曾是建厂初期工厂对外的主要通道。后因年久失修,地面坑凹不平,很不受司机们的待见。后完成水泥硬化改造后,其运输能力又日渐提高。 而楠竹山的西面,因有韶山灌渠流经此地,故只能骑自行车,或骑摩托车在渠道边行驶。现经改造后,一条宽敞的水泥大道,可直抵灌渠的中心枢纽--三湘分流。然后下渠道后略行数里,便可与三二○国道相接。 楠竹山原本是个十分封闭的小地方,它三面环山,一面隔水,即使在湖湘煤矿鼎盛时,其所产的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能靠一条狭窄的新桥河,全部用小船陆续运出。
   1950年十一月,当新湘公司在此落户后,首批由武汉新新公司转运来的大批机械设备,也只能先入长江,再下洞庭,然后转湘江,最后由大船送至姜畬靠岸,再由小船分散运抵西门老石桥下的河栈码头。其一路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的辛苦,真是可想而知。 工厂的第一条水泥路改造,是从原任厂长刘玉更伊始。他在工厂任职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为职工家属们留下的福利业绩,却永远记在大家的心里。以至后续的多届领导,均对厂内厂外的道路改造做了不少工作。 特别是2002年后,工厂抓住湖南省全力支持高速公路连接线改造的契机,将贯通东西向的主要道路,由原来只有两车道的单行线,一举拓宽为四车道的双行线。这不仅提高了闹市通道的运载能力,降低了安全风险,也极好地展示了小镇商业圈的魅力和风采现在,无论你走进楠竹山的任何一个社区,甚至任何一栋楼房前,脚下的道路都十分地整洁,平坦。黑色的沥青路面上,白色,黄色的交通标识都分外抢眼。它分分钟都在提醒着那些匆忙的上班族,悠闲的退休族,乃至上学的少男少女们,越是在祥和幸福的生活里,越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楠竹山的景
   对那些工余喜欢外出旅游的驴友们来说,楠竹山这个弹丸小地,实在是太单调,太寂寞了。 这里既没有可圈可点的名胜古迹,也没有让人探索追踪的文化积淀,更没有能博人眼球,让人吟咏的湖光山色。 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只在平凡和神秘中,让世人只闻其"声",未见其“形” 记得我们小时候,常去的地方,有离厂三,四里路的灵官庙,新桥河上的几座老石桥。到春天树木开花时,可到新桥村石灰窑附近的山坡上,去采摘一丛丛的映山红。 稍大一些,可到盛家山去爬山,在那里,可以一览楠竹山的全貌。也经常会结伴去韶山灌渠散步或戏水,去感受那条人造天河的动人魅力。 及至成年后,对周边的环境有了较多的了解,也有了代步的自行车,于是,节假日到韶山,去花明楼,访乌石,便成了单位搞活动,朋友聚会,或家人一同春、秋游的保留节目。从中有目地的去接受伟人们的思想和红色文化的朝夕浸润。 对楠竹山多年来无景可观,无地可去的尴尬处境,一直让历年来的各届厂领导耿耿于怀。除经济,政策上的原因外,他们一直在等待时机,希望有一天能让这块“飞地”上的老老少少,其压抑的情感,终有一天能得到释放和提升,以适应国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崭新气象。终于,2○○○年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借工厂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外单位捐送一批不锈钢雕塑的机会,精心策划和安置,使这些寓意深远,造型生动的艺术品,从此成为倍受江南人喜爱的标志性景点这些新的景点是:闹市中心的《群星璀璨》、体育中心的《托起明天的太阳》、桥头公园中的《科技之星》、《鱼跃龙门》等。这些崭新的景点,把人们的目光定格在现代和未来的时空,把人们的思绪,带进那无尽的遐想中…… 更令人欣慰的是,除了这些雕像景点外,工厂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新建或改造了一批颇有时代气息的文体文化场所。 如铺满人造草皮的足球场,全部塑胶铺地的环形跑道,使体育中心具备了正规大型比赛的基本条件。
   还有整修一新的体育馆,小而精致的桥头公园,更有集深浅游泳池于一体,并有高矮,急缓多处冲浪设施的江南水上乐园。 这一批文化景点,文体设施的建立,使楠竹山这个远离市区的弹丸“飞地”,一夜间大大提升了它在同等区镇中的文化底蕴,历史厚重和兵工精神的成就感。
   当江南厂一代代的先进军工产品,多次在国家的大型阅兵中威武亮相时,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再不会因无私奉献和精神文化的失调而感到沮丧,更不会因无景可观,无地而去的无奈而苦闷。 小城自有小城的乐趣和优势。习惯了这山,这水,这土,这景的一代又一代兵工人,至少在目前,他们已经感到十分的自豪和知足了。
   (原创)

共 20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楠竹山的路它是四通八达的,在历届领导的努力下,楠竹山的路由两车道拓宽为四车道。平坦。黑色的沥青路面上,白色,黄色的交通标识保证着人们的出行。楠竹山的景原来无景可赏,2○○○年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建成了《群星璀璨》、体育中心的《托起明天的太阳》、桥头公园中的《科技之星》、《鱼跃龙门》等景点,丰富了人们生活。一代又一代兵工人,至少在目前,他们已经感到十分的自豪和知足了。作品构思新颖、布局合理,语言流畅、生动自然,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06-12 08:26:36
  欢迎赐稿,期待精彩继续。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