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嚼得菜根香(散文)
一
至今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常常对我说的那句:人要能嚼得菜根,才能百事做得。每每饭菜难以下咽时,我就坚持着咽下去,怕母亲数落我,嚼不得菜根,长大后,就啥也做不得的。
尽管有时候饭菜确实不太合口,我也坚持往下咽。不管好吃不好吃,喜欢不喜欢,从来不去挑食。虽然,我从小吃饭就很细,吃什么,也吃得很少,从来不会狼吞虎咽。但,什么也不挑,倒是我的优点。
后来,我长大了,读到了《菜根谭》,母亲的那句“人要能嚼得菜根,才能百事做得。”竟然在《菜根谭》里有这样一句:“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母亲喜欢读书,说不定就是读了《菜根谭》,才有了那样一句的,因为,那大意是相同的。
说来,一个家庭来说,关于吃菜这件事,还真不是件小事儿。还记得,每每到了秋天,母亲不仅要晾晒一些干菜,也要腌制各种腌菜了。
先是满庭院里晾晒了好多瓜菜,有家里种的,也有山上采来的,有豆角、葫芦、萝卜,也有蘑菇、木耳、猴头,还有苋菜、马齿苋、蕨菜……一条条,一片片,挂着的,晒在仓房屋顶上,庭院晒衣杆上的。风一吹,千条万条荡荡悠悠,飘飘摇摇,菜香飘满庭院。我就坐在这丝丝条条的瓜菜里,嗅着菜香,望着那些瓜菜,感觉这就是日子,不仅富有生活的气息,还很有诗意。
想想瓜菜一旦入诗,别提有多美了。先是宋代的梅尧臣:霜前收美菜,欲以御冬时。再也宋代刘克庄的:细切如丝菜,添斟献颂椒。再有唐代王建的:“乍得新蔬菜,朝盘忽觉奢。”真是举不胜举,仅仅一读,菜香就飘出了诗句,令人回味,令人口舌生香。
母亲不仅要晾晒许多菜,还要腌制一大缸酸菜。否则,她就感觉心里没有底儿,不踏实。想想一冬天,漫长的冬季,寒冷的日子,四野无一点点绿意,从哪里去弄些新鲜的蔬菜来吃呀?再有,就是要做一大缸大酱。千万别小看了这一大缸的酱,这是一年的必备。炒菜要放进去当佐料,不炒菜,弄上一碟子,可以蘸葱蘸菜吃。
当然,夏天是最美的,小葱小蒜小生菜小红萝卜,白瓷盘一盛,白绿红赏心悦目,蘸着酱,再咬一口馒头,或吃一口米饭。那个香呀,别提了,美美的滋味,说也说不出来的。
可是冬天,就没有新鲜的蔬菜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现在有大棚蔬菜,一年四季新鲜的蔬菜都很充足。那时候,就指望春夏种些蔬菜,若不储存一些蔬菜,冬季里很难再买到蔬菜,即便是能买到,也很贵,那价格也不是普通人家能接受了的。
母亲常常说,过日子,没有那么过的。一定要精打细算,要有个计划,俗话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过日子,不能吃了上顿不管下顿,要省吃俭用,不要大手大脚。一定要细水长流,也就是要会过日子。
二
记得,总是秋阳下,蓝天白云,大雁开始往南飞了。菊花盛放着,庭院里外到处都是菊花的金黄,菊花的香气,弥漫着。每当此种时候,母亲也是最忙碌的时候了,要忙着腌菜也要忙着储存蔬菜。
小青瓜小辣椒还有嫩嫩的菜叶都洗了,往坛子里一放,烧煮好一锅子盐水,冷下来,在往坛子里一浇,然后盖上坛盖子,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吃了。那腌菜清脆,可口,鲜嫩,看着就有胃口,吃着,更是香美。
我坐在挂满各种菜干的小庭院里读书,随意地读,只要我一没有声响,母亲就会问:黛玉,你在干什么呢?不要贪玩呀!我说:我在看书。母亲就说:要想记得牢,就得读出来。大声读出来,读上几遍,就记住了。
于是,我就大声读: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遍又一遍,我在大声读着,头顶上的大雁,恰好从我上们村的上空路过,嘎嘎地发出回应:好好努力吧,你这年龄恰是读书好年龄,可不要贪玩呀!
母亲听了我在大声读书,就冲我笑笑,从那低头忙碌的一缸腌白菜上抬起头来,用手背抹一下前刘海,再抹一抹额头的汗珠儿说:这首诗词写得太好了。特别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见古人真是明智,早早写好了,小孩子贪玩,不好好学习,等有一天,书到了用时,就什么也晚了。说着,继续忙着腌酸菜。
一棵棵白菜,洗净了,再一排排放到缸里,然后一层层撒盐,玉白色的菜梆子,绿绿的白菜叶,映着母亲粉红的脸儿,那时母亲真年轻呢。我也才几岁大,上小学了。不谙世事,只想出去玩耍,只想吃点什么好的,穿件漂亮的衣裙。
看着母亲每天有忙不完的活儿,今儿地里去收菜,明儿在家腌制各种菜,真是不解。于是就问:妈妈,咱家腌那么多的菜干嘛?够吃就行了,也不带我出去玩玩,人家的爸爸妈妈都带着小孩子出去玩耍呢。
母亲就继续忙碌着说:现在腌时候感觉多,吃的时候就不觉得多了。一个冬天,还早呢,到时候没有菜吃了,哪里去弄去,冻天冻地的,到处都是雪。就算是有地儿去买,那又要花多少钱呀。
母亲去自家庭院里井上汲水,哗哗的水声,好似音乐一样,汲水的压井也有节奏的一声声响着。母亲说着:人要勤劳,要闲时制下,忙时用,哪能等到用时去抓瞎。
真是惊叹,母亲好似从来也不觉得累似的。母亲没有闲着的时候,也没有坐着休息的习惯,一天也闲不下来。我真是疑惑,母亲哪来的那么多精力与热情,好似上满了弦的钟表,滴答滴答走得那么准时,从来不慢也不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围着家,一圈圈转呀转呀,家务活,外面去工作,家里家外的忙呀忙呀。
秋来了腌菜,春来了种菜,夏天来了去山中采各种山野菜。就算是到了冬天,母亲也不会闲在家里的,又会去山中去拾捡枯枝烂木头的拉回家里来当柴烧。
三
最美的要说是冬天了。母亲会抽出多一些的时间,在家里陪着我们。给我们做各种各样的饭菜吃,也炒些榛子瓜子零食吃。尤其是快过年了,母亲更是天天忙着做好多好吃的给我们吃的。
慢长的冬夜,母亲会边做着针线,边给我们兄妹几个讲故事。摇曳的灯光下,小小的屋子里很暖和,晚饭吃得很饱,感觉身上好暖好暖的。
几乎每天的晚饭,母亲都要做上一锅子酸菜汤,加上点粉条土豆什么的,有时候也有豆腐加在里面,怎么做都很好吃的。父亲喜欢用火烤一烤红辣椒,捏碎的洒在菜里面,闻着辣椒的香气,胃口大开,可是,我却不敢吃,就用小鼻子闻着,有时还会打喷嚏,大声喊叫:哇,好辣,好香。
父亲看着我的小模样,就止不住地大笑着:要锻炼一下,要学着吃辣椒,寒冷的北方,不学着吃辣椒咋行?听话,学着吃一点点,慢慢就敢吃了,哈哈。母亲也微笑着说:就是呀,什么也要学着吃,酸甜苦辣都要学着吃,学着咽才行。呵呵!
其实,冬天大多数时间,父亲要出差,不在家。母亲领着我们兄妹几个就很少炒菜吃,一般就是咸菜,把蔬菜留着父亲回来再吵着吃。那时候的东北,冬天蔬菜很缺少的,一般也都是秋天晒干的干菜,还有菜窖储藏一些白菜红萝卜……
夜晚,母亲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家来做好晚饭,一家人围着饭桌吃饭。母亲总是将饭菜做得很香,不论是蔬菜还是咸菜都切得细细的,做得很精致,放在盘子里,盘子洗刷得很洁净,闪着瓷器的光芒。
我们兄妹几个围在一起,窗户上已经结了冰花,灯光很柔和,母亲将一碗碗粥端上桌子,分给我们一人一碗,嘱咐说:慢点喝呀,别烫着,就着咸菜喝,那样有滋味。
寒冷冬天的傍晚,窗外飘着雪花,寒风刺骨,屋子里暖暖的,我们围在母亲身边,就算嚼着菜根也很幸福,也很快乐。
因为那菜根上染着母亲的辛劳,染着母亲的汗水,也浸透着母亲的期望。母亲期望我们长大后,将来无论去做什么,都要做个能吃苦耐劳的人,要做一个经得起困苦,经得艰难的人。
“人要能嚼得菜根,才能百事做得。”母亲对我们说的话,我至今记得,牢牢的记得。因此,无论遇上什么困难,无论遇上什么坎坷,我都会微笑着去面对,欣然接受,绝不退缩,也从来不气馁,从不灰心的,做一个面对生活乐观的人,做一个面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