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天台梯田收获“乡村味”(散文)
编辑工作的我,整天闷坐在办公室里编稿子,一天难得见到一丝暖和的阳光,甚至一年里更是难得见到一次乡村的美景。
十几年前,我想去老家新宁的黄龙镇看看。因为横铺、跳石、天台等村,有几千亩梯田,一直让我魂牵梦绕。五一即将到来,我就利用这个假期回家乡去欣赏近处的风景,如愿以偿与文友们前往黄龙镇采风,去观赏横铺梯田。
天台村有两个瀑布。两个瀑布相距100米远,在灌木丛林中互相呼应着,瀑布高100米左右,宽10米以上,水流从天空中飞泻而下。右边的瀑布垂直九十度角,水雾飘飞,直泄潭底,与深冲瀑布相似,没有点缀,只能用精致、潇洒来形容。相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喜欢刺激有挑战性的动作,第二个瀑布就有这个优点,迎合了青年人的口味。赏景处宽敞平坦,可容纳100余人随意走动、拍照、摆姿势。
我与横铺小学一位美女老师聊天了解到,黄龙镇的天台、跳石、横铺,三个村以前都是不到一尺宽的泥巴路,路陡又窄,挑个担子上岭要歇脚两三次,才能把东西搬回家。运送化肥、谷子及家具和农资物品,靠马驼回去。现在,三个村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水泥路到屋、自来水到家,还帮助贫困户改建了危房,住进了新房。交通方便了,来横铺等三个村看梯田、拍照的人就多起来。
站在身后的一位农民走到我面前,高兴地说:“这要感谢党和政府,有这个好政策,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不错,三个村子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公路上车来车往,来看梯田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谷子不用卖就能在本地碾米招待客人,自由消耗创收,比卖谷子划算得多。
有位老农告诉我说,他们计划把天台瀑布开发出来,邀请宣传单位的新闻记者、作家等艺术家来采风创作,宣传天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激活乡村经济。
我们来到梯田景点,村民正在插秧。作协美女君哥一路为我拍照片、拍视频、制作抖音,第一时间推广出去,还认真地对我说:“您难得回来和我们一起看横铺梯田哟。”停顿了一下,又开玩笑说:“这次有幸在一起采风,就把您的身影留在天台和横铺、跳石的梯田里吧。而且,您的到来,让这三个村风光无限。”
我不知“风光无限”对这三个村有多大帮助,起到多大作用,心里没有底。但是,这次来采风,那就要写点什么?对梯田的美给予赞扬和加以宣传,用文字侧面为它们打广告,吸引游客去观光旅游,争取政府支持,为村民创造财富。也是我要做的事,也是我对得起君哥的“风光无限”吧。
我们一边欣赏梯田美景,一边在麻石路两旁寻找美丽的花草用来拍照。县作协车晓浩主席主动来到我身边介绍识别花草的妙招,即在手机上下载识别花草的“形色”相机,只要不认识的植物对准一照,就显示出植物的名字来。
我就马上下载了这个软件,进行花草识别。并用“形色”识别出来的花作陪衬拍摄梯田美景,让花有个名分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各自在村民中寻找天台的村名由来及梯田开发故事。大家就在梯田中寻找美丽的传说,对经过我们身边插秧的村民,总得寒暄几句。
一位村民就来到我们身边介绍说:“看梯田有两个季节,一是插秧季节看银色的梯田;二是秋天看金黄色的稻浪。”不错,现在看到的一片片梯田在山坳里在山腰间在山脊上,似一条条白带在排山倒海之势的阳光下耀眼着。
那位村民还介绍了村名的由来及历朝历代的村民为了吃饭,把高山的古树与杂木砍倒,开荒整成梯田,一年又一年增加,由几十亩到现在的几千亩。
三个村连成一片的梯田有几千亩,他们分布在海拔600以上的半坡上。梯田中有杉树楠竹、有农家小院、有豪宅别墅。在雨后初晴的天气里,梯田里、房屋上、树林里,一朵朵白云在上空自由自在地飘飞着,把整个乡村梯田点缀得像人间仙境一般。
我们走在梯田的田埂上,只见田埂上的一道道划痕均匀有度,线条美观。一位老农告诉我,那就是村民用钩耙辛苦劳作的杰作。田埂光滑而大小均匀,没有生长杂草,或许是田埂垒的时间不长,生命力最坚强的草本植物,一下子也拱不出土,就躲在泥土里歇息着。
为此,花草植物便成了游客的考古对象。这叫什么花?有什么作用?花的色彩鲜艳,颜色花样,红绿蓝黄,还有白色的花,都是游客研究的课题。君哥从路边的田坎上采摘一束黄色的花,放在鼻孔上亲闻,想闻出花的香是什么味儿。比如芳香、比如清香、比如馨香,等等,等等都要分出它们的“色”与“味”来。
植物也成了游客的欣赏对象,为梯田增加了一个旅游项目和游览时间。
中午时分,我们走进天台农家小院,联系中餐,解决肚子温饱问题。
热情好客地农民也一脸微笑,血酱鸭、柴火腊肉、猪血丸子、土豆以及高山上的原生态无公害蔬菜,早就准备好了,只等待客人的到来。
我们就用文艺方式报答这里热情好客地乡民、淳朴地老百姓,一首首革命歌曲、一曲曲浪漫琴音,伴着所见所闻现场发挥而创作的诗歌,进行朗诵,博得当地百姓的开心,赢得了热烈地掌声。
乡村游,主要体验乡村农家生活,看梯田、品尝农家饭菜、采摘农家水果的乐趣。
农村环境好、饭菜香、水也甜,国家不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对不起游客和农村百姓,浪费美好资源。
国家重视农村建设,天台、跳石、横铺三个村得到政府的支持,投入了大量资金,交通方便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扶贫工作的参与摆脱了农村困扰几十年的贫穷问题。
乡村有“扶贫味、梯田味、农家味”三味,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