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野菜(散文)
红米饭呀么南瓜汤呀么嗨咯嗨,挖野菜呀么也当粮呀么嗨咯嗨……大凡会唱这首歌的人差不多都是六零后。我们六零后也是饿怕了的一代,虽然不像三年自然灾害那阵子饿死那么多人,但也大多都缺吃少穿。
记忆深处,小时候吃过不少野菜。那时候感觉吃野菜说出来很丢人,因为那都是喂猪喂长毛兔的食材。用我们当时的话说,吃的是猪狗食,穿的是破烂衣。可是在全民富裕的今天,这些野菜却成了高档饭店的压轴菜,真有点不可思议。
自从三中全会实施土地联产责任制以后,土坡,荒田,塘埂,路边,凡是可以开荒的地点都被见空插针,基本没有了野菜的生长市场。很多野菜也随着土地的开发而销声匿迹了。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麦苗经过一冬的霜冻雪压,慢慢地昂起了头。细一看,伴随麦苗成长的还有我们熟悉的身影:密密匝匝,柔柔嫩嫩的,那便是荠菜。每当看到荠菜时都有一种亲切感。你看,三三两两的小姑娘、崽娃子们提着蓝子,掂着铲子,低着头在慢慢地搜寻。草丛里,菜畦里,只要有荠菜的影子,人们就能一眼认出来。荠菜不择场地,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菜园、花盆,只要有土,它便生长。荠菜有很多种吃法,下面条是最常见的吃法,其实,用它做馅包饺子或包包子都很美味。跟荠菜同时出现的还有两种野菜,一种叫岗岗地(形如辣菜)一种叫小米泛(叶子如米粒般大小,茎稠而密,故此得名。),不过比起荠菜来,这两种野菜的味道就逊色多了。
小时候在塘坊小学读书,老师大多是本村人。学校是一个大四合院,南北东三方都是清一色的土墙草顶的房子,西方是一溜院墙,大门正西,坐南朝北的那一排房子的房顶上,正脊檩的茅草上是用泥巴压的顶,天长日久,泥巴上长满了青苔,一到下雨天,青苔上便长出一层厚厚的地皮菜,老师们就用长长的竹竿绑上破萝圈子往下扒拉,于是地面上便有了一层掺杂着草沫的地皮菜。那时候,我父亲也在学校任教,少不得弄些回去。我母亲便费劲吧啦地收拾那些地皮菜:用簸箕簸,用筛子筛,那些粘在地皮菜上的碎茅草很难清除,就一点点的往外捏。好不容易才把这满满一竹筐地皮菜打理干净。吃不完的,便晒干收藏起来,等再吃的时候用水泡一下就可以炒了。地皮菜真是好吃,软软的,肉肉的。
地皮菜在野外也经常能够见到,我们也叫它地渣皮,还有的地方会叫做雷公屎、地耳。地皮菜属于一种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和我们平时吃的黑木耳泡发之后的样子很像,但是要比黑木耳粘,看上去很像是胶质的薄膜在地上铺展开来,颜色和木耳的颜色很相近。地皮菜生长的地方一般都比较潮湿阴暗,尤其是刚下过雨之后的低洼潮湿的茅草地上更能够见到成片的地皮菜。地皮菜还喜欢长在羊粪旁边。很多人认为地皮菜不干净,生长的时候褶皱多,容易包裹泥土,清洗的时候很不方便,所以很少有人去专门捡地皮菜。不过,我记忆中的那一竹筐地皮菜应该是很干净的。、
我们上小学那阵子,没有家庭作业之说。放学后,书包一扔,挎起篮子就出去挖草,挖野菜。当然,这些事情没有明显的分工,可以是专门挖草,可以是专门挖野菜,也可以两种活计同时进行。有些野菜可以生吃,比如小蒜(又名狗尿苔),状如韭菜,也有小葱的味道。大人们说,这是狗尿撒在蒜苔的种子上才长出来的菜,我们才不管这些呢!只要看见了,我们就挖出来,洗一洗,成把地吃。还有一种叫做鸡骨爪的野菜,根部就像人参的样子,挖出来,剥下皮就可以直接食用,甜甜的很筋道,我想这大概就是野参吧!
夏天到了,旱庄稼地里(如棉花地,黄豆地或红薯地)会长出很多的马齿苋和狗尾巴菜,起初,根本不知道这些菜可以吃,大多是挖回来以后煮熟了喂猪。有一次,邻居二大娘说马齿苋是可以炒着吃的,我们便如法炮制,结果看到那如蚯蚓般的茎,很倒胃口,酸酸的味道也不美气。后来,不知谁研究了一种新的吃法:把马齿苋过水烫一下,在太阳下爆嗮,晒干的马齿苋收藏起来,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泡开了可以炒着吃,也可以做包子馅,那实在是难得的美味。不过新鲜的马齿苋焯水再炒也是挺好吃的。
马齿苋不光好吃,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人体内糖代谢的过程,从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所以常吃马齿苋对糖尿病有食疗作用。除此之外,马苋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趋于正常,促进溃疡病的愈合。
除了这些常见的野菜,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只要没毒,我们都吃。也应了那句俗语“天无绝人之路”。在那粮食紧缺的年代,野菜都长的特别茂盛,成了我们饭碗里不可或缺的食材。诸如:灰灰菜,小狗咬,苜蓿巴,菜本菜,蒲公英……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大鱼大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我们也不再为二斗老稻米而低眉折腰了。从养生学的角度出发,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因此,吃野菜成了时髦,粗粮也身价倍增。过去的喂猪草成了城里人的待客菜。难免让人感慨:野菜也会有“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的那一天……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生活中似乎都少不了野菜。相信人们会越来越多的发现野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如今,小米饭,南瓜汤依然是我的最爱,野菜已不用再当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