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穿越现实的风景(散文)
过了立夏,风依然很凉。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我就很少到大街上去。听说,现在公交车已经开通了,许多商店也开始正常营业了。心之念念,我总想有机会去趟书店,看看那里是不是还像往常一样,众多读者在那样的环境里享受文字的快乐。
漫步鲜花烂漫的矿区,树木稀疏成街道两边陪衬楼道的风景。渐渐地,矿上气势恢宏的大门被甩在身后,而来来往往的人都透着满面春光的笑脸。我也时常提着从市场上买来的熟食、黄瓜和西红柿等新鲜蔬菜,进出往来。风儿洒脱地吹着,年轻人洋溢着笑脸,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的惬意和舒心。我同大家打个招呼,或许脸上过多的老态使我感知到了韶华易逝后的艳羡。真是艳羡年轻人的春天啊!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国家多做点贡献,也为家里增加更多的收入。趁着年轻,当不负韶华,不负美好时光。靓丽的阳光把一张张年轻的笑脸,映得更亮、更加有光彩。我们都从那个时光里走过来,有时也会感叹落花的忧伤。我,何曾没走过花一样的美丽年华呢?只是磕磕绊绊,顺其自然罢了。
矿上大门口的门卫们,仔细地检查着进出的车辆和人们。或许,他们的年龄比我还大,矿上退休的人员很多,他们正用自己的余光让人生多一点靓丽的风采。艳羡,又像云儿一样飘过来。但是,那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梦。他们都是正式工或是长期合同工。退休以后,老有所养,再在这里发挥余热,那便是最完美的人生了。而自己呢?虽然也像他们一样进出于这门口,可一旦踏出这门口,就像飘零在家乡土地上的落叶一样,什么也不是,也就意味着老了还要把命运寄托在布满荆棘的泥土之中。
哈哈,当下阳光灿烂,当思绪把乌云强拉过来的时候,真的觉得有些可笑。想多了!
收回思绪,歌手们悦耳清丽的嗓音,自豪华车中逸出来。一辆豪华大气的汽车戛然在栏杆外,显然这辆车没有办理入矿手续。否则,那栏杆会自动抬起。一个翩翩少年打开玻璃窗,露了一下脸,慌得工作人员赶紧拿起遥控器把栏杆提起。我们不必臆想什么,总之门卫这些五十好几的人,都要献上自己的笑脸。幸好,自己不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不用拉下自己的尊严,去给一个少年讨好。
把矿门口的一幕翻过去,不想将此记录在文字中,可是想来这人间万象中,就算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序曲吧!
美丽、娇艳的面容关在了院子里。大街上,葱茏的树木陪着楼宇的参差,告白着对春的虔诚。红的,蓝的,白的,灰的,像花一样迷人的色彩,却留有太多的人工雕刻的痕迹。巨大的红或黑的招牌上的字体展示着现代文化的气息,太过商业化的气氛和中规中矩的风格少了古人所赋予的龙飞凤舞的神韵。墨香怎么也闻不到,除了绿叶的清香,就是油漆散发出的恼人气味。仰望之,俯瞰之,而我的目光不能穿透被油漆的包裹。太阳眯起眼睛困惑于越来越大的字体,似乎想寻找什么,越寻找越失望。诗或词的魅力在哪?难道真的被禁锢在束之高阁的古籍里出不来了吗?某某饭店,某某修车,某某手机,某某专卖,某某等等,当我们现代的生活被大众化的广告用词占据的时候,心灵深处是否缺少了什么?车水马龙,载着西服革履的绅士,穿梭在蜿蜒绵长的马路上,而嘀嘀吵闹的车鸣声扰乱了树木的清净。青骢踏响了春草的梦境,阳光摇曳着滴露的情话故事,是不是几乎都消失在历史的清晨了?
我走进了丛立在眼前的楼宇。一桩桩矗立挺拔的建筑,呈现的是水泥灰色的朴实。数不清的窗户,还有那些明净的玻璃内,我多想穿出几声唐人的诗韵呢!关闭的窗子内静悄悄的,没有人会应和楼下那个陌生人的心境。但是,小区内公示栏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张注意事项和楼层的管理规定。蓝色的底面,黑色的字迹,工工整整,不是钢笔和毛笔书写的,而是广告公司做作的。
“唰唰,唰唰……”风儿摇动着树叶,仿佛也因为新奇而凑近它。想看看,那里有没有自己的影子,亦或描绘自己青春浪漫的诗句呢?
小区的楼房有些年了,灰色的墙体有些老旧。小区内有些空地,先前被老人用树枝夹成的篱笆,已被清理出去了。几畦翻整过的松土,播下了种子,我不知道是些花草还是其它的什么!两个佝偻着腰的老人,路过这里,探下身子,仔细看看发芽的情况,那细心劲,比看自己的孩子还要用心。不用说就能猜想出来,他们是用市场上买的小镐刨着种的。很少见都市里退休的老人,能用这样的方式,怀念着先人们留下的某种文化和传统。不时有路过的行人,为这些走路都有些吃劲的老人点赞。有的,还要抢过老人的工具,体会上一番。如今,他们没有过来,或许是年纪太大,无法再干活了,或许是儿女们心疼老人,强行让他离开了。不管怎么说,我仿佛看到了那颗苍老的心对于土地的那份真情。
一个教师模样的人,打着手机擦肩而过,手机里传来了学生、教师和条件、工资之类的字眼。看着口罩上方有些发红的眼睛,听着有些激动和高调的嗓门,一看就知道那是被商业化的教学模式。这和人们心中古老的育人为主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碰撞。
杨柳下,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蹦蹦跳跳地跑着,笑着。手里的那本漫画书,被风儿掀开书页,悬浮在白色页面上的诗句,像孩子封闭不了的心,秀了一下自己的风采。孩子童真般的音调背诵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豪放诗句。跟在后面的老人,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夸奖着孩子惊人的记忆力。再瞧那兴高采烈的孩子,都快乐成了一朵花!
我的血液在沸腾,终于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听到了熟悉的太白的诗句。孩子的天真终于打开了我心头的阴霾,沥下了曙光。和着童音,再次在心中升起了古诗词的韵致。天,更明净了,白云不知潇洒到何处。走出了小区,走进繁华的主街,一任嘈杂的俗风吹来……
街边,小贩的叫卖声和高音喇叭的疯狂声,惊碎了我的思绪。我清醒了!这就是我的现实。
我还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只见新华书店的门关闭着,难道是想把这个世界隔开吗?我试了试,轻轻一推,门开了。我走了进去,拥挤、狭窄的空间到处摆满了诸世先贤们的书籍。它们大都封存在薄薄的塑料膜内,正向着寥落几个选书的人微笑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