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宅家不寂寞(散文)
2020年初,江城突发疫疠。
于是,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从元宵节又到二月二龙抬头,从龙抬头又到惊蛰,然后又到了现在的谷雨。我们一直不串门、不访友、不聚集、不逛街、云办公、云上课……进入了一个超强加长版的宅假期。
在这个突如其来的宅的日子里,对于一个本就内敛的我,确实不感寂寞!
开学可以延期,但成长不能按下暂停键。在这个特殊的开学季,停课不停学,家校共赴一场线上“盛宴”。于是,我的“以学抗疫,静待春暖花开”主题系列的线上教学每天如约进行,每天隔着时空、对着屏幕与那些平日里斗智斗勇的可爱的“神兽”们交流思想、分享知识。课前的准备工作更是琐碎繁忙:要梳理思路,搜集素材,设计课件,琢磨教法,打磨语言,预设作业……还要随时课下答疑,交流研讨……一节网课的准备,不亚于一节公开课的规格!因为,从面对面的教学转变成空中课堂,从老师转变成主播,从学校转到客厅、卧室,这届跨得确实有点儿大。但我从容面对,必须进入角色。而且,关注疫情新闻,走进“学习强国”也是每天的必修课……每天就这样忙却快乐着,每天也享受着自己的快乐!
忘记了是谁说过:无聊最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除了“主播”生活,还会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密宇深房小火炉,饭香鱼熟近中厨”。我打造给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是“厨房达人”。疫情之前,我们常常在街市上随意嗨点,随意嗨买。疫情来临,这些平时最为平常的事情都化为了奢望。但味蕾和舌尖不会被封闭,也不能被封闭,怎么办?比拼厨艺,学一点烹饪功夫就尤为重要。于是乎,面点系列走秀场开启:普通馒头、枣花馒头、紫薯馒头、两面馒头;条形油条、圆形油条、花样油条变换多样;包子花卷,春饼油酥饼发面饼千层饼等等各式各样;小甜点,什么锅巴啦小馒头啦也抽空客串一下下……各种菜品:什么韭香豆腐啦,什么清蒸黄花啦……也不断尝试创新……最快乐的是,每天每顿饭儿子都会举着手机给我的劳动成果拍照留影……忙,亦快乐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平常人的平淡幸福!结果是:去了库存,长了肉肉。朋友打趣说:你可以开饭馆了。也有朋友说:你的空间真干净,除了美食还是美食。哎,没办法,谁跟吃货有办法呢!世间万物,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还会有“琴棋书画诗酒花”,哦,是不是有点大言不惭了呢。哈哈……琴棋书画还是免了吧,本人艺术细胞纯属于欠账系列,就跟跟风吧:玩玩抖音,做做美篇,发发朋友圈。那些美食、美景,不管是不是粤菜鲁菜闽南菜,也不管是不是地方名家特色吃食,更不论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亦或是“润物细无声”的雨;也不论是姹紫嫣红斗芳菲的花,还是那由鹅黄浅绿一直到深绿的甘愿充当陪衬的叶,都可以拿来抖一抖,玩一玩,乐一乐,既愉悦自己也愉悦心情,顺便也可以与好友互动一下,交流一下感情。美哉!
忙的时候检验人的能力;闲的时候检验人的定力。虽然没有那些以读书、赏月、品茗、挥毫的宅家情致高雅,但是,就这样宅着,时间流逝中,沉淀了阅历,也积累了乐趣:工作翻新,乐趣横生;吃的大快朵颐;玩的不out……慢生活中,用心去生活,去热爱,去感恩。充实并快乐着!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疫情需要,宅家抗疫,共战疫魔,静待岁月静好。“宅”是一种状态,是“静心”,是“静态”,这是对疫情防控尽的一份责任;“不寂寞”却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新的时代,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静”致敬那些坚守的、逆行的英雄们!还须与时俱进、开启成长键模式:要善于在静中转换角色,在静中提升自我,在静中付出爱心,在静中品味乐趣,在静中坚守、前行!
如此,真的,宅家不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