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凤】故乡人物两则(微小说)
一、于老大
于老大是村子里的老实人。
他做事讲究信用是一副古道热肠。张婶家的儿子结婚需要一千元钱,他二话没说就借给了。李哥家里老人去世了,发送缺钱,也是他慷慨相借。大家都说,于老大好人一定有好报,可事实上,于老大还真遇上了憋屈事。
于老大的姑丈母娘李玉翠,在她们村子里也是特别精明的人。二零零五年,她手里有两万五千元钱,但是家里两个儿子都想借去用,为此哥俩还闹了不少次麻烦。
李玉翠是左右为难后来李玉翠打听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把钱存到银行。存钱的那天正好碰见了自己的侄女——于老大的妻子李明兰,李玉翠又决定把钱交给侄女代管,并且让她打了收款条。李明兰怕自己放不好,就把钱交给于老大管理。说话间这钱一放就是五年,有一天李玉翠无意间听说这些钱如果存银行分红利,也应该有上千元了,话里话外又有点后悔。于老大知道了这件事,就没和李明兰商量立刻把两万五千元钱送回了李玉翠。
一个半月后,李明翠的小儿子再次登门和李明兰要那两万五千元钱,而且手里还拿着李明兰当时打的收款条第二联。李明兰一看就傻眼了,到这时才知道于老大已经把钱还给姑姑了,可是忘了要收款条。于是于老大夫妻赶紧解释,可是李明翠的小儿子根本不信,于是一纸上诉把于老大告上了法院,于老大是有苦说不出,最后败诉,法院收缴了于老大的工资,每月只给于老大二百元钱的生活费。
于老大心里憋屈,一下子得了肝癌,两年后两万五还完了,他也含冤而死。大家都为于老大可惜,这么好的人,咋就没有善报呢?
二、女村长
时隔多年,再次回到老家办理户籍的事情,刚一进村办公室,就碰见了老同学高玉霞。看见她精神焕发的样子,忍不住感慨,同学一别已经三十多年了。她也点头。问及现在做什么事,她有点不好意思:像我们这些没考上学的,最好的也就只能在村里为村民服务了。因为忙我也没多说就走了。
查小时候的户籍需要村长同意,我只好去村长办公室请示,到那里才明白,原来高玉霞已经是一村之长兼书记。顿时肃然起敬。
查完户籍我问那个管理户籍的人:高书记在咱们村做的咋样?
那人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高书记可是女中豪杰,原来咱们村有煤矿,很多人抢着当书记,可是后来煤矿报废了,扔下个烂摊子谁也不做了。是高书记临危上任,带领村民们根据本村特点养牛养羊罩温室大棚,还别说,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她做的最好的就是村里的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可以唱评剧,跳广场舞,下象棋,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生活。还有书店,让老人们有书看。最让村民们佩服的她特别重视教育,每年不少往学校投资,现在学生们上课早就多媒体课堂了。每年九月对上学期考的考的老师给予奖励,老师们赶紧特别高。尤其是对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一次性奖励五千。现在她又领导村民在种植有机小米,几年前就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借助网络已经把小米买到了北上广大城市,村民们可一直对她伸大拇指啊。
我听着思潮翻滚,难道这就是念书时那个英语总不及格的高玉霞吗?是那个特别会说的高玉霞吗?这世界变化可真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