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那条街道(散文)
一
如今这一条街是砖木结构的楼房,是水泥铺就的地面。我在这出生,然后在这里一直生活。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不叫街叫红星五组。是一条交通线路比较畅通的路段。记得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女孩就开始叫我们自己村叫街。因为我们都喜欢街的称呼,因为我们都喜欢“街”而不是“村”。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街的发展有前途。
旧时的模样,衔道不过十几户人家。街道两旁都是木头做的木房子。条件好的人家修造的是五柱四的,装修风格古朴典雅,后院还配置着厢房。而稍微差一点的人家修造的是五柱二的,简陋而四季都会漏水。那时的路面虽然宽阔平坦,但,石子与黄泥混合一起的路面。遇到大雨的时候,就会坑坑洼洼,极不好走。
住在街上的十几户人家,团结友爱。不论大事小事,只要你“叫上他”,他们都会义不容辞地过来帮忙。不分大事或者小事,所谓小事,比如,插秧,打谷。一种是红白喜事的大事。他们都会带上一家大小“给你”捧场。大娃细仔热热闹闹,很是喜庆。日子虽然不算殷实但富有光泽。当然也有个别人家比较刻薄而尖酸,在这个街道不融入群体。那时的街道,一进入冬,只要风一吹,就会从街的那头吹到街的这头。尽管那时街的尽头有一排参差不齐的槐树,对于东南西北风,是无法阻挡的。冬风肆意奔跑,冻得鼻子通红,脸颊生痛。
街道的风四季分明,在夏季里爽爽朗朗,风的吹拂不用电扇,也不用空调。夏天的风清凉得让人感觉到像薄荷。而街道的半空,缭绕的烟火在云朵中点缀,时光淡淡浅浅,岁月如白驹过隙,让人怀念让人回味。
二
岁月悠悠,跟随历史潮流,新时代的发展。
我们的街道,如今也走向小康的生活。街道的弟兄们都在奋发上进,植树造林,种植烤烟,修建道路,每户人家都建造高楼大厦。阳光照耀的时候,琉璃瓦覆盖的顶端在蓝天之下闪烁光芒。叶子在枝丫上一闪一现。芬芳的气息铺满了果园。这条街充满了激情,富有现代街道生活气息。
不单单是发展农业,挨着我楼房的邻居是一对小夫妻,勤劳朴实,生活俭朴,不分春夏秋冬,两夫妻都在忙于销售摩托。小伙子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位顾客,天刚刚亮就开门做生意,天很晚的时候才关门。站在阳台就会看见他们,打开窗户也会看见。他总是在红色的雨棚中忙碌,给摩托车维修保养。而那些买摩托车的人经常三三两两砍价或找他维修保养。像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在新时代的变化中,感觉他们的身影就是我们街道最美的风景。
当然,这街上也有经常打麻将的一群人,他们打牌,有的是为了打发时间,小打小闹。有的是真的在赌博,不干农活,不务正业。他们经常从中午打到下午,甚至晚上。他们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弱小,时而兴奋,时而愤怒。若是半天服不到一把牌的时候,他会愤怒得把麻将砸到桌上,甚至会口水飞溅,狼狈不堪。俗话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那些打麻将的人来自各村,现在麻将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春耕茫茫的时候,这一群人就像以前的山雀几乎都寥寥无几了。抓收入,搞经济。都改变了思想意识,即使有,几乎都是留守在家几位老爷子在消磨时间。曾经的一阵子喧闹,最终发觉那也只不过是过往的一条风景线。
三
时光流逝,街道由远近及由旧变新。日子,在改革创新中蒸蒸日上,而岁月在一双双勤劳的手中无声地谱写着深情的歌,在相邻和谐共处中勾勒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走远了的是历史的传说,走近的正是我们要历经改造的生活和梦想。
多年前,那一个梦,一个诗意样的样子。那是我打小的心愿。我想我长大以后给我们街尽头的那口池塘种上荷花养鱼,池塘两旁种植垂柳,垂柳旁边建造一个供大家乘凉的亭子。
长大了以后,山依旧是那座山,我看到了环境没有变化,街道依旧是那个老样子。我看到了老槐树旁的那口池塘一点点被垃圾填满,一点点由清澈明亮变成黑黝黝的颜色。我看着它,默默无声,因为我力所不及。我所想的就是一个梦。
最终,有一天我看着它在一位年轻人的手中超出了我想象的样子。
一个大大的转台,转盘台上有体育建材,适合老人孩子们健身,小孩们嬉戏玩耍。转台旁边还有一个供人们等车避风的亭子,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个创意的主任,一个敢于担当的年轻人。这个文明的时代,一个发展的趋势,那就是思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出路。不得不佩服新时代年轻人的思路和走向。
我看着我们的街道,我见着它一天天由冷清变得热闹,由十几户人家发展到外来人员进入我们街道这个大家庭。就犹如它在见证着我长大,成家,然后见证街道的儿女成群。
我想着几十年走过的街道,想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来来往往的车辆,我想着它,它是有希望的,它是有方向的,它是有情感的,我深信它会继续扩展,继续延续……
向老师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