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五周年】过年

编辑推荐 【晓荷.五周年】过年


作者:青峰明月 布衣,10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9发表时间:2020-06-20 08:24:39
摘要:过去的时光,美丽的童年,艰苦的劳动,快乐的过年。


   时光走得太匆匆,新年转眼就要又来到了。院门外的大街上,不知谁家的小孩子放起了爆竹,让我闻到了新年的气息,也仿佛听到了新年的脚步声,更让我回想起了儿时过年的情景。
   说起过年来,感觉现在过年不如小时候过年热闹。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父母亲,还有姐姐,都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吃的、喝的及用的,哪样都少不了,必须一一置办。父亲先是赶集称肉买鱼,肉称回来挂在房梁头上风干,就成了腊肉,这腊肉平时是舍不得吃一点儿的,得到过年时做供样用的,供养完了还得等过完年招待客人;鱼买回来挂在堂屋的墙壁上,怕馋猫吃了,也会干的,父亲就买条活的放在大盆里养着,等到过年供样时再剥了用的。我跟姐姐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房梁上的腊肉,看着瓷盆里的活着的鱼,直流口水。母亲更忙,她要把储存好几年的小麦粒放进大瓷盆里,用水捞干净,捞干净后放到席子上晒干,晒干后运到大队里的磨面房里磨成小麦面。不光要捞小麦粒,还要捞玉米粒和地瓜干子,捞干净晒干后要到石碾上压碎,再到石磨上磨成细细的糊子,最后放到鏊子上摊成香甜可口的煎饼,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主食。小麦面一年到头是难得吃上几次的,只有来了客人,才会舍得包上一顿饺子吃的。所以,在记忆里,我小时候几乎天天推磨压碾,不干是不行的。腊月十七八的时候,母亲和姐姐开始忙着生豆芽,还有择大量的白菜帮;母亲把豆子放到瓷盆里接着放上水,再把瓷盆放到土炕上的一头里,每天都需要换水的;等到腊月二十七八的时候,母亲就要炖烂菜了,她把事先炸好的白菜帮,还有生好的豆芽,一起放到盛有肉汤子里的大黑铁锅里,再放上些海带,这炖好的烂菜是我们一家人的主菜。
   年终于来到了,我的快乐也终于来了,因为终于可以不干活了,可以穿上新衣了,更快乐的是有爆竹放了。我跟小伙伴们三五一群,在大街上比赛着放,看谁放的最多,看谁的爆竹最响亮;每次比赛,我都觉得我的爆竹最响亮,我会乐得直跳起来。腊月二十九下午,我家就开始贴对联了,大人贴大的,我就贴小的,把"人口平安"和"身体健康"贴到土炕上面的东墙上,把"日行千里"贴到木头推车子上,把"六畜兴旺"贴到猪圈的栏门上,把"井龙大吉"贴到石井的平台上,还要把"出门见喜"贴到大门外的墙壁上;我每贴一个,都要仔细辨认,生怕贴错了让人家笑话,笑话这家人是文盲。大年三十夜的晚上,我们是不能早睡觉的,我要坐着等,等到“发钱粮”,"发钱粮”时是要把煮好的水饺端到供样的家堂桌子上,还要端到供样老天爷的小矮桌子上;父亲拿出最好最大的爆竹来放,那爆竹声非常响亮,感觉真是惊天动地,父亲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他是难得会笑的,我也很自豪,很高兴,我是很少见过父亲笑的。大年初一,我和小伙伴们挨家给老人磕头,每去一家老人都会给我们几块糖的,磕完头我们比赛看谁的糖最多,然后我们就在北庙的檐梁底下昏天黑地的打纸牌,大人不叫我们是不会回家的。最热闹的是大年初二下午,因为这天下午供样的老爷奶奶要走了,那些摆放的牌位连同纸钱被送到祖宗的林上,一起烧掉的,烧完之后大家都要磕头,磕完头之后又放爆竹,那爆竹一盘盘一挂挂,放个不停;爆竹放完了,这"新年"也就算过完了,年是过完了,可我们小孩子继续昏天黑地地打纸牌,继续着我们的快乐玩耍,继续着我们的幸福快乐……

共 14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童年的记忆中美好的部分太多太多,大概最难忘的算是过年。作者的散文深情的回顾了这个过程,父亲买了很少的肉和鱼,挂在那里风干,让人眼馋。母亲淘了平时省下舍不得吃的麦子磨面,炖了烂菜。腊月二十九我认真的贴春联,以防贴错让人笑话不识字。过年时放爆竹,守岁等着“发钱粮”。给村里老人拜年赚来好吃的糖果。这些经历印在心里,回味无限。那个时候物质虽然贫乏,快乐却很纯真,让人怀念。感谢老师支持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0-06-20 08:29:32
  关于儿时农历过年的美好记忆实在难忘,老师的作品很能让人引起共鸣,欣赏学习了,期待更多精彩后续。
2 楼        文友:周游四海        2020-06-20 21:29:45
  儿时过年的记忆犹新,作品更能引发同龄人的共鸣。点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