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黄西菜,淳朴的乡土情味(散文)
一
说起黄西菜,给我的一种感觉,就是它的淳朴,还有它与生俱来的乡土情味。只要想起黄西菜,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故乡;而只要想起故乡,就会想起黄西菜。它是故乡一方水土上最熟悉、最普通的一种野菜;它淳朴,似乡土之花,无声无言地生长着;它散发着淡淡清香,默默地将一方水土的人们滋养。
每每想起黄西菜,那种浓浓的乡土味,就会扑面而来。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奇特的颜色,看着再平常不过。它多是淡淡的黄绿色,也有浅浅的紫色,嫩嫩的,针叶状。其味微咸,常呈蓬状,一丛丛一簇簇的。
然而,就是这再平常不过的野菜,却是我母亲最喜欢的一种野菜。邻里乡亲们每当提起黄西菜,没有一个不喜欢的。劳作收工之后,捋一把野菜回家,在开水里一焯,凉水一过,就是一道再好不过的凉菜了。
这种野菜好吃,做法也很简单。无论凉拌还是包饺子包子都好吃,没有怪味道,只有淡淡的清香,软软绵绵的美滋味。有一点,最是重要的,这也是黄西菜的特点,就是不用加盐,因为这菜,自带着淡淡的咸滋味。这淡淡的咸滋味,就好似身体的原浆,汗水的滋味,也更似那一方水土的味道,原滋原味,给人亲切之感。
说起黄西菜,不仅它的味美,它的名字也美,而且名字还有好多个。每次一说起黄西菜,母亲和父亲光说它的名字,也要说上半天。
母亲说:“这黄西菜,有好多个名字,叫什么皇席菜、黄蓿菜、黄须菜、黄茎菜……”没说完,父亲就接上了,“这黄西菜也叫皇食菜、碱蓬草、碱蓬、碱蓬棵……”
父亲还说,这黄西菜说起来,还有个传说呐,母亲一听就说:“是呀,是呀,我也是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的。”于是,父亲母亲就你一句我一句地给我讲起了黄西菜的传说。大概就是说:相传呀,在唐朝时候,有位大将薛仁贵,他东征曾路过寿光羊口小清河海滨,路过一片盐碱地,当时追兵逼迫,偏偏军粮尽绝。
谁都知道,这盐碱地不长什么植物的,可是,却生长着一片片的叫不上来的野菜,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兵士们饥寒交迫,已经几顿没有吃喝的了,那形势是十万火急,迫在眉睫。幸好有人发现了这种菜,试着吃了一吃,还挺好吃的,没有什么异味。而且,自带着淡淡的咸滋味,吃起来很好吃的,可以充饥。这盐碱地里什么也不长,却生长着一大片一大片这一种野菜,多得是。于是,兵士们就采来吃。因此,大军才转危为安。后来征东胜利,薛仁贵设宴庆功,不禁又记起盐地里的这种菜的功绩来,便令人采来凉拌,摆上宴席,并将其冠名为“皇席菜”。
我听了,立时对黄西菜有了更加亲近的感觉。原来它还叫皇席菜,竟然有这样美丽的故事,这野菜实在是好。有机会,我也要去亲自采些,真的很想去看看,生长在盐碱地里的黄西菜到底什么样子。
父亲母亲一听我的想法,几乎同时说:生长在盐碱地里的黄西菜,你见到了,就知道了。那不仅仅是美,而是很美,很美,无法说出的一种美……
二
是的,不了解黄西菜,你就不知道它的许多优点和好处。或许,这野菜,很平常,也不惹眼,一棵棵长在盐碱地里,无声无息的样子。它的美,是说不出来的,,最是,还有它总是与世无争。
黄西菜,它是一种生长在海边盐碱地带的绿色植物。其实,它也是药食两用,既能凉拌炒食,也能晒干以后入药,其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都特别出色。每到夏初,小雨如酥,几场过后,地面润湿,小草小花都鲜活得令人爱,母亲就会去采些黄西菜。回到家,仔细摘了,随意抓一把,往水里一焯,凉水一过,一边凉透。再往里加调料,先往里加进去香油、味精、味达美蒜末,最后一下捏点虾皮。翠绿的黄西菜加上白而小巧俏皮的小虾皮,真是爽心悦目,色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不用吃,一看就很有胃口。
尤其是母亲包的黄西菜包子,更是说不出的美味。母亲要是听谁说包黄西菜包子吃,就会随口一句:“加上一缕子韭菜,更出味,也更好吃。但是,不用加盐了,这种菜自带着咸滋味,现成的有滋味。哈哈。”母亲开心地说着笑着,唯恐别人不知道。
记得工作后,我离家有点远,便每周回家。只要是吃黄西菜的季节,每次回家,母亲一定是包黄西菜包子给我吃。吃饱饱的,还不算,还要带上几个,回到公司里去吃,再分给好友同事们吃。这下子不得了,吃过的没吃过的,只要听说过的,都知道黄西菜包子好吃了,一个个问着:“哪里去采的,下次去采千万记着带着我们一起去采呀!咱们也采点黄西菜回家,也包上顿黄西菜吃一吃,太香了呀。呵呵!”于是,我答应着:“好的,好的,一定,一定。哈哈。”我边笑着边许诺着,其实,我自己也还没有去采过黄西菜呢!
母亲常说,这黄西菜就是这点最好,要分着吃。无论谁家采回来,绝不会单单自家吃的,都是邻里乡亲的分给一把,或是焯水了的,或是没有摘洗过的,给的时候,还要说上句:“拌着吃,包饺子包包子都好着呐,咋做咋好吃。呵呵。”
炎热的夏季,吃一盘子凉拌的黄西菜,那就是一道最美的美味了。父亲总是在母亲说完了黄西菜时,加评一句:“纯绿色食物,一点点化肥、农药也没有的。”
母亲说:“还不仅这些哩,最主要是这菜有好多药用价值,不信你可以看看书上是咋说的:黄西菜,能补充氨基酸又能补充矿物质,经常吃能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风湿性关节炎,还有动脉硬化和气喘,再有呀,就是肥胖都起作用,还有就是,黄西菜还能预防血栓,也降血脂,还能提高人们的心脏功能……”母亲一说起黄西菜的药用价值来,那是没完没了。父亲和我就边听边笑着。
母亲说完,就沉思起来,自语道:“唉,说起这黄西菜,这么多的好处,其实,说起这菜,就会想念起过去,也就会念起娘来。”父亲一听,立刻把刚刚的笑意收尽,说:“我也是想起娘来了!这种菜,说起来,还是那年月的救命菜呀!”
是呀,母亲同父亲一起想起了他们的父亲母亲来,互相追忆着那过去的事情。其实,上了年纪的人们都会记的,在那个饥荒年代,它可是“救命草”。过去人们又叫它荒菜,因为困难时期缺少粮食,为了生存,父辈们推起车子去北海边子,大量采集黄西菜,回来后就掺点面,把它做成菜团,靠它度过饥荒的岁月,所以叫荒菜。
我一边听了,就会说:“别说,爸爸这样一说,我对黄西菜越加是刮目相看了。哪一天,妈妈再去采黄西菜,千万要带上我,我要看看黄西菜到底长在地上是什么样子。”
父亲一听,说道:“你没有去过北海边,不知道那里什么模样,等你去了,就知道了。去看看吧,也好!看看盐碱地,看看黄西菜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你会更喜欢黄西菜的。”
三
当我终于看到长在盐碱地里的黄西菜时,我真的被它感动了。炎炎的烈日下,没有一点遮挡,风也是热热的风,而且那风是裹着咸咸的海风。
我站在黄西菜中间,望着一望无际的盐碱地儿,这土地已经够得上贫瘠与荒凉了。几乎不长什么别的植物,因为土地里的盐分,不利于植物生长。曾经有人说,这地方是鸟儿不下蛋的地方,以此来说这里有多艰苦,土地有多么贫瘠。可是,却偏偏生长着黄西菜,一片片,一丛丛,到处都是,比播种的还要多、还要密集。海就在不远处,可以听到海浪声声。不毛之地,太阳直照着盐碱地上,土地好似要爆裂、要呼喊出什么似的,却一再鼓着腮帮子,终没有呼喊出什么来。
也许,那些黄西菜就是这盐碱地的代言人吧!它们努力地钻出地面,不择地势,不惧怕烈日暴晒,不惧怕盐碱肆虐。它们快乐地长在土地上,一片片成了势,一簇簇连成了片。
或许,会有偶有鸟儿飞来,会有小野兽奔来,还有白云飘来,也有清风粘着土地的芬芳吹过,吹过,都一路吹去,吹远,再远。只有,风儿,一遍遍地拂过黄西菜,一遍遍亲吻着黄西菜。黄西菜是安静的,也是挺立的,它知道风儿不会总是温柔,海水也不会总在原地。风会肆虐,海水会上涨,可是,黄西菜不会屈服的。它看似柔弱的一棵棵小小的样子,却扎根在盐碱地里,风吹不走,海水也吞不没。
我低下头,弯下腰去,采着黄西菜,把它捧在手心里。我嗅到了它的清香,它的乡土味道。或许,有人只知道黄西菜好吃,却说不出为什么好吃。亲自来这北海边采一采,看一看,你就会深有感受了在这样如此恶劣的环境里成长的野菜,想不好吃也难呀!就凭这样的一种品质,就凭这样的一种精神,就凭这样的一种乡土气息,黄西菜呀,再美的珍馐,再好的美味佳肴,也没有你的美滋味,也没有你难舍的乡土味道。
那一天,采回很多黄西菜,回到家里,母亲让我给左邻右舍送些去。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始摘着黄西菜,那种氛围真好,其乐融融的感觉,好美。想想黄西菜,不仅好吃,还很有乡情味、亲情味,这也是一种感情联络的一种方式。许是都喜欢吃这一道野菜吧!无论离家再远,或是好久没有回乡了,只要一聊起黄西菜,立刻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再也不会陌生、不会孤独、不会没有话题聊。
我喜欢黄西菜,喜欢它的朴实,喜欢它的不择地势,更喜欢它的品格,于是,我写小文来赞美家乡的黄西菜,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知道它,也希望更多的人来我们这里品尝一下黄西菜,来感受一下这淳朴的乡土味道,还有好客的潍坊人,更有潍坊人的美食。
品尝过后,便会知道,黄西菜的许多吃法,都是美味,吃了就会很难忘。
说起来,这平平常常的黄西菜,扎根不移在潍坊北海一带的盐碱地里,一天天,一年年,一辈辈,那么久远至今。无论生活怎么变迁,日子怎么富足,人们依然喜欢那味道。黄西菜,那朴实与生俱来的原始滋味,是我们最忘不了的乡土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