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皖南印象(散文)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不能赴外地纵享观光之趣,引为憾事。想到三年前赴皖南之行,那真真切切的拥抱山水的快感依然入心润肺,萦绕不绝。
一
当时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去皖南的图片,旖旎的风景一下子撞入我的眼帘,进而心生向往。于是,2017年暑期,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老公驾车,带上我,还有孩子翔儿和姨侄振儿,前往皖南探幽揽胜。我们去的第一站是安徽泾县的月亮湾,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主要是被她美丽又浪漫的名字吸引,我一直有着月亮情结,总觉得月亮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地方,可安放童话,可永葆童心。每每月光漫照,《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便浮现于脑海,故事很凄美,我仿佛望见嫦娥正捧着玉兔在广寒宫里徘徊于桂树下,面容憔悴,受尽相思之苦,不觉产生怜惜之情。有时亦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妙语,东坡先生写尽了明月夜的万千思绪和曼妙意境。月落月亮湾,这么近距离,怎可错过。
想着月亮,自然对月亮湾产生绮丽的神往,那该是一处怎样令人心动的所在?到了,终于到了月亮湾风景区,但天色已晚,直奔景区内一家网上预约好的民宿入住,住处很干净,院内花团锦簇,芳香扑鼻,住得很舒心。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赶紧去月亮湾一睹真容。原来月亮湾是由几十条小溪汇聚而成的河流,河水清浅,密集的鹅卵石大小不一,温润地躺在河底。河水澎湃,沿山势一路欢快蹦跳前行,远看,犹似一条碧蓝的绸带自云端飘落缠绕于山间;若是站在高处俯瞰全貌,真像一弯银光闪闪的明月,此乃“月亮湾”美名的由来。据说《月亮湾的笑声》《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等影片就是在月亮湾拍摄的。
是否与夜色的月亮有关呢?我后悔没有在当晚月照湾水时去印证。也好,留着我的遐想和猜测吧。
二
我们临时购了防雨帽、雨披、凉鞋、手机防水壳等物品,准备完毕,我和老公坐上了一只皮筏艇,俩孩子坐上另一只皮筏艇,开始漂流。我们撑桨前行,荡漾于溪水间。“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歌词是此景的真实写照。阳光从山林缝隙间洒落下来,一片斑驳迷离的光影。林中翠竹修颀挺拔,风儿拂动竹叶,沙沙作响。撑桨缓行,水色蓝汪汪的,一缕清凉的水汽扑面而至。
此时偶遇一场细雨,斜斜轻扬于额头、眉间,舒服极了。忽碰一岩石,艇打圈圈,我们手忙脚乱,最终撞劲不可小看,人已离了坐凳,水湿一身。嬉笑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再看看不远处的翔儿和妹妹家的振儿已离艇下水,打起了水仗,他们的笑声融入了潺潺的水声,童真童趣漫溢。我们受其熏染,也干脆入水,互相泼水嬉闹,附近的小艇上的游客也纷纷下水,个个开心地变成了“小水猴”,有几个淘气的孩子索性玩起了水枪,游客们疯闹不止,笑声不绝,一切俗尘的纠缠喧嚣统统消散,在这里得以回归最本真最快乐的自我。真是:纵然烦恼有三千,我自逍遥月亮湾。人生得意须尽欢,清风入怀水云天。
我觉得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要适当地放飞自我,返璞归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得一份惬意与芬芳,生活亦被渲染得甜美温馨。有一处所在,存留着我们的童真,难得。
三
从安徽泾县月亮湾,走了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一路上除了山,还是山,我以为:我走过最长最远的路,就是安徽的盘山公路。傍晚时分终于尘埃落定,抵达目的地——安徽黟县宏村。这座古村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建筑均保留明清特点,黛瓦粉墙。目之所及,斜阳余晖宛如一件金色羽裳轻轻披在古村落上,仿若走进了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坠入旧时光的隧道中。河水清澈,泛起点点涟漪;阳光正酣,花儿嫣然怒放;;微风不躁,袭来淡淡清凉。由于天色已晚,我们只粗略地浏览了一下这座古色古香的山村,惊叹于深山之中竟然藏着这么一颗耀眼的明珠,定然是上天的恩赐,让这一带的人们安然享受着诗画田园生活。那古朴厚重的的历史与人文底蕴,过滤心的浮躁,带来恬适与沉静。
关于宏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公元14世纪中叶,生活在皖南黟县的汪氏家族还在筚路篮缕,以启山林之中。因为居住的村庄屡次遭受火灾,几经搬迁,他们终于在雷冈山下,找到了一处与祖先遗言中相似的安居乐业之地: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东西两条河流环抱左右,在祖先的遗梦中,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子孙的保证。为此,家族的女头领胡重娘依据对祖先遗梦的解读,把新建的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凿清泉以为池塘,引西溪水为补充,扩大为”月沼”,成为想象中的”牛胃”,通过两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共1300余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水圳被称为”牛肠”,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
我突然有了一种意象的猜测,这是否是村民心中的图腾么?几乎所有的图腾都无法放大,唯有这里的“牛”图腾,布局与大地,人们在大地的图腾上生活,是崇拜,更是亲近。
四
在一家整洁雅致的宾馆美美地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游宏村。老天也许被游客的热情感动,下了几场阵雨,带来无限清凉和惬意。我们撑着伞,走走停停,欣赏被烟雨浸润的宏村,氤氲出无限曼妙的意境。远山青雾缭绕,就像刚刚绘成的巨幅水墨画,浓墨重彩中泛出温润和祥和,村居水气弥漫。耳畔传来周杰伦的歌曲“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多么贴切的歌词,与眼前的景致相得益彰。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南湖,湖水潋滟着清波,景色唯美,有诗云:“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尽管雨意未退,有几个美术院校的大学生已支起了画板和伞,开始写生了。他们神情专注,勾线、着色,他们在画画,殊不知自己也成了我们游客眼中的画中人。南湖有一座漂亮的拱桥,拱桥一侧的湖中荷叶已田田,花开娉婷,独占一湖风情。那里游人如织,观景拍照者摩肩接踵。湖的周围垂柳摇曳婆娑,一直款款垂落于湖面,就像少女的秀发,正柔情地抚弄着湖水。岸边有一棵歪脖子古树,树身倾斜粗壮,苔痕深深,有几根枝条虬曲着直伸向湖面,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我们沿湖堤走过,来到民居弄堂内,家家门前有条水沟,水声淙淙,汇聚成流,贯村而过,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图景,绝无“古道西风瘦马”的萧索。青石板路上已积雨成洼,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雅兴,“吧嗒吧嗒”踩水而过的声响恰似伴奏,反而增添了别样的趣味。想起了那首戴望舒的小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可是在这里,已找不到“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有“盈盈一笑百媚生”的女子,姿态婀娜,散发着仙气,不时从我们身旁飘过。户户小院内花草茂盛,大红灯笼高高悬挂,一片静谧美好吉祥的氛围。
村民们自制的特产美食不时诱惑着我们的食欲,我买了几盒糕点,品尝后,吃货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生出一个没有逻辑性的判断,美景里才有美食。
我们还参观了南湖书院,那浓浓的书香气息,汪氏人才辈出的图片震撼人心。
游赏之后,不觉慨叹:好一幅意趣横生的水墨画,不正是吴冠中笔下晕染的烟雨乡村吗?
月亮湾,溪水涌动笑声;宏村,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三年了,记忆犹新,每每在梦中浮现,依然温润着我的眼帘,滋养着我的灵魂。心灵山水的丰沛,离不开皖南之行带给我的绵绵不绝的相融相适。
如果一处风景让我走进去能够唤起我最美的感受,无论她的名气,我都喜欢,皖南之行所见,是名胜,更是我心中的诗,时时响起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