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母亲病了(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母亲病了(散文)


作者:喝饱水的游泳者 秀才,113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49发表时间:2020-06-22 20:42:28

2016年母亲节,我跑完半马后,回家看了看母亲,那时母亲还住在老房子里,能和我说说话,给我做饭,我走的时候,她叮嘱我好好休息。
   后来,二老搬了新家,装修的活是媳妇操持的,再后来,因为一些无法抗拒的原因,三弟、父亲和母亲去了敬老院。一晃二年多,刚开始去的时候,母亲生活能自理。去年十月,父亲把三弟送进智障养老院,从那开始,母亲越来越弱,期间住了两次医院,一次贫血,一次高血压。三弟走后,父亲打电话说母亲在敬老院不能行走了,从那时我就想给他俩换个好一点儿的敬老院,可是父亲说,他能照料,我没强求,这件事拖了下来。
   过了一个冬,今年一月,母亲又住院,我陪她在医院五天五夜,她已经走不了,每天上下床都是我抱上抱下,挺累人。去年五月,母亲因高血压住院,那时她还能走路,她夜里除了小便多,叫我叫的勤以外,没有更多的事了。到了十月,父亲下决定让三弟去了智障托养院,然后母亲突然走不了路了。去敬老院看她,她也不爱说话,偶尔搭几区话也是没事。但我看得出,她的生活质量差了很多。
   在我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一直是那种暴躁,意气用事,少有照料人的性格。到了如今,三弟走了,剩下我母亲和他在敬老院,加上母亲走不了路,父亲很不耐烦。
   由于母亲行动不便,我和媳妇提议多加钱给敬老院,一开始父亲有些不愿意,大意就是他能照看,可是在我看来,这里有怕花钱的原因在。
   近一个月,母亲小便失禁了,每天护理垫用量增加,父亲让我在网上购买。上次去敬老院,院长说父亲把尿过的护理垫晾晒后继续使用,院长劝阻不了,我随即告诉父亲不要这样做了,也花不多少钱,省这些钱干啥用。父亲这才答应不再晾了。
   这次,母亲住院起因在于久坐加上纸尿裤摩擦,造成母亲下体水肿,不做手术切除的话,会更加造成她痛苦。二弟身体不好没办法看护,三弟更不用说,父亲年岁大了,也指望不上,于是,我又一次成为排头兵,当起了陪护。去年母亲住院,我连着看护了七天七夜,那时母亲状态还算好,我能熬过来。这次我感觉到母亲越来越难照料,一个人打理起来很费劲。
   白天还好说,媳妇和二弟挤时间来医院看看,到了晚上,剩下我真的难熬。
   夜里母亲经常把纸尿裤撕掉,尿在护理垫和被子上,一夜下来,我几乎闭不上眼。从晚上八点开始,母亲翻来覆去地折腾,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又尿。
   唉,老来难。
   前天,看到重症监护室外一堆人守着,出于好奇我凑过去打听了一下,是一位七十多岁老大爷脑出血住进监护室,守在门外的是他五个女儿和儿子。昨天白天,他们一大家子人都来了,把重症监护室围得水泄不通。到了晚上,几个子女搬来床,候在医院走廊里,左一个右一个。老大爷的几个女儿泪眼婆娑,相互握着手,坐在走廊里发呆。
   我有些羡慕老大爷,有这么多儿女能替换着看他。
   那几天与母亲聊了些,聊着聊着,她哭了,很伤心,我知道,母亲心里有苦。
   更多时候,母亲很沉默。母亲太磨人,我偶尔会凶她,她不反驳,只是答应。
   母亲住的医院二层,中间是重症监护室,左右是妇产科,这种设计,很有意思。
   人从生到死,绝大多是在医院度过,情形有些类似:家属焦急地在门外等,等啊等,然后,一个穿白大褂,脸上捂着大口罩的人吱一声推开门,把头从门缝伸出来左右看,然后走出来问一句,谁谁谁家属,过来一下。话没落地,呼啦围上来一堆人,有男有女,有高有矮。人群中最有发言权的那个撘一声:大夫,怎样了。这时,戴口罩的人要是说一句母子平安,这时,人群中会同时发出一声,嗯——,好像半空悬着一块石头落了地。既而群情激昂,互相祝福,庆祝生命新的诞生,气氛也变得温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嗡嗡盈盈,猜测这孩子的相貌,恭喜主家升级成功,探讨一个月后那顿喜宴在哪儿,一派欢天喜地。
   如果大夫出口出来的是:嗯——,谁谁谁家属,我们尽力了,还没等他话说完,围上来的人群里突然会有男或女,呜一声大哭,这哭声像一个开关,叭地打开,立马,粗犷的,纤细的,呜咽的,抽泣的哭声像天空升起一朵蘑菇云,突然坍塌,辐射出冲击波,一下席卷过来,大概要持续一刻钟,才慢慢散开。主家抹干眼泪,一众人收拾东西,把过世人弄回家,搭棚祭拜,两三日后,一缕青烟直上九霄,住家房间里多了一框相片,黑白分明。
   昨天早上,我下楼吃饭,才到一层挂号处,遇见一个妇女被三四个人搀扶来就诊,还没说两句,妇人已经支持不住,软的像根面条,导医急忙推来轮椅,把病人送到ICU,我没多看,出门吃饭回来上楼听见悲怆哭声,哭天抢地。
   妇人走了。
   我听见妇人丈夫抱着女儿哭诉,早上临来医院,妇人说了一句,太拖累你们,这下,不用你们操心了。女儿涕不成声,儿子低头不语。
   难不成人之将死,自己会知。
   我回病房给母亲换了纸尿裤,帮她洗洗脸,听到护办室护士高声说:某点某分,女孩,五斤六两,顺产。
   世事难料,天地轮回。
   同一层楼,ICU和妇产科在一起,这设计,很奇妙。
   夜深了,甚至快到了黎明,母亲睡着,我躺在床上经常想象自己老了的情景:坐在躺椅上,沏一壶茶,趿拉着布鞋,在街边露台上,最好是二层那样的各自楼,香烟不点,抿一口茶,看秋日煦和,听秋风拂落树叶。然后再落日将尽之时起身,腰稍稍发酸,用手锤几下,拍拍身上阳光熏上的温氲,转身进屋,回身掩上门,打开床头的灯,将床头那本扣在书桌上的书,轻轻读几页,然后不知不觉睡去。等夜寒袭身,醒来发现阳台门没有关严,起身披衣扣上门环,回头发现书散在地板上,那些读过的句子还在脑海里,再然后,爬上床,把被子盖好,半梦半醒之间,天色又亮,又一天攸攸开始,岁月依然。
   住院时,二弟我俩帮母亲剪了头发,很短的那种。出院那天,我把母亲抱上床,坐着救护车又回了敬老院。
   年后,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将近三个月没去敬老院,等我和媳妇再去看的时候,母亲状态很差,口齿有些含糊不清,我们有些担心。后来,母亲得了褥疮,状态越来越不好。
   和媳妇商量,必须得找条件好的养老院,贵一些也要去,让母亲好起来,好度余生。
   媳妇和我看了几家敬老院,最后定下一处,交了一年费用八万多,父母亲平时结余养老金远远不够,媳妇做主张先付了钱,二老顺利入住,现在母亲褥疮好得差不多,新养老院照顾得也好,希望二老能安度晚年。
   这四年来,母亲变化真大。
   快好起来,母亲。

共 25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已经不是当年模样,回忆这几年母亲渐渐老去的往事,从能自理,到如今需要人照顾,望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自责,生与死,在此时才懂了,只有为母亲尽全力多做些什么,让她安度晚年为好。祈祷母亲好起来。记录着母亲生活的点点滴滴。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20-06-22 22:10:12
  久病床前无孝子,并不是贬义的,其实是一个公认的道理,做孝子很难的。给作者点赞!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1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20-06-23 04:27:23
  唉,我该做的
回复1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20-12-18 07:11:29
  唉,老来难
回复1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22-11-10 21:51:20
  真累人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6-23 15:15:49
  很有真情的美文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20-12-18 07:15:43
  父母老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