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生日(随笔)
生日
往年的生日,如果我不说,也没几个人会记得,更没人会祝我生日快乐。
今年的生日亦如此。在我主动提起后,女儿第一个响应,积极为我做了手工礼物,主动分担家务活,昨晚陪我一起去附近的奶屋订了一个小蛋糕。回来的路上就一直憧憬着第二天我过生日时的情景。
从小,父母生日在这方面的意识是淡薄的。我最多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感受别人过生日时的快乐。以前一直都认为,过生日这样“奢侈”的事从来都与自己无关,至于生日蛋糕,那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了,觉得那只是属于少数城里人的幸福罢了。偶尔听到小伙伴说,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父母会特地给自己煮一碗面,外加一个鸡蛋时,心里好生羡慕。虽然这样过得也很寒酸,但却代表了父母的一片心意及对自己的重视。
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成年后谈了恋爱,才有了些许改变——第一次专门有人为自己庆祝生日,我也第一次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记得也是从那时候起,我才有了年年都过生日的习惯。
20岁时,年年盼着过生日;30岁后,年年怕过生日;现在依然还是如此。除了因年岁日益增长变得衰老的恐惧,更多的则是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恐慌。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女儿在蒙特梭利幼儿园上学时,全体老师为她庆祝生日时的情景。
在她生日的那一天,老师们准备一张蒙氏生日会的生日毯,中间放着一根蜡烛,代表着太阳。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一年中有四个季节,一个季节有三个月,一共有十二个月。地球绕着太阳走完十二个月就是一年。家长我为这个小寿星准备了不同年龄阶段、最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照片和说明。还准备了一两件成长中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老师先将准备好的材料摆放在蒙氏生日会的地毯上,邀请班里所有孩子围成大圆圈坐下。请小寿星坐在老师的身边,老师询问小寿星几岁,并展示数字。让孩子们理解“数”的概念。老师将摆放在中间的蜡烛点亮,并向孩子们展示小寿星出生时的照片,预示着那一时刻,小寿星出生了。小寿星拿着地球模型在出生的月份作为起点绕着太阳转,每转一圈即象征一年的流逝,其他孩子一起唱歌谣:“地球围绕太阳转,每转一圈是一年”,然后大家一起数月份。
如果是几个在同一月份出生的孩子过集体生日,那么蜡烛点亮的时候,年龄最大的孩子先来到地球上转一圈,即经过一年时间。小一岁的孩子随后加入。在转过一圈回到出生的月份后,小寿星就坐到原来的位置上。老师拿出小寿星一岁的照片,讲述他这一年来发生的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例如,一岁的时候孩子会走路了。每过一年,小寿星都要像第一次一样,拿着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结束后老师和小寿星一起回忆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待小寿星转完最后一圈时,所有的孩子和老师用手指来为小寿星拍摄专属的年龄照片,并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并邀请小寿星许愿并熄灭蜡烛。
生日活动会结束后,小寿星邀请最好的朋友一起收拾物品。最后孩子们互送礼物,老师将小寿星的照片按照年龄顺序排列,依次贴在展示栏里,在照片中,孩子可以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
生日会是蒙氏教育中一项独特的活动,它非常巧妙地与历史、天文、地理、人文和自然融合在了一起。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并尝试讲述神奇生命发展过程和自己快乐的成长史。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提倡教会孩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感受生命的难能可贵,享受平等与自由。用这个办法庆祝生日的重点是孩子本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深刻理解到一年有十二个月,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十二个月以后,一年就过去了。蒙氏生日会是以孩子为中心,是一个温馨难忘而意义非凡的生日活动。在这样形象的游戏中,孩子会很容易明白自己的成长与地球和太阳的关系,以及在成长过程当中所经历的足迹。
最后,还是祝自己生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