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苍茫骊山还余一襟晚照(散文)

精品 【山河】苍茫骊山还余一襟晚照(散文)


作者:一苇渔舟 布衣,10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82发表时间:2020-06-24 10:06:08


   从三吴之地到三秦之地,直线距离一千多公里,双脚落在两千多年前秦都咸阳的那一刻,我仿佛跌落到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漩涡里。西北望长安,只见岁月刹那而去,九重宫阙早已付之一炬,当时繁华今何在?
   四时更迭、王朝兴替。一座骊山,静默地注视着古往今来发生的一切。
   骊山不过秦岭一段支脉,东西绵延二十余公里,山高一千三百多米,与三山五岳相比,既无高大险峻之气势,亦无重峦叠嶂之壮美。但与历史风云的因缘际会,因王侯将相的生死去留,注定了它必然要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处岛屿,成为无数历史人物的人生舞台。
   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但我去的却是早上,第二天路过时又是中午,生生错开了它暮光中的神采。窗外八百里秦川如潮退去,脚下千百年沧桑滚滚而来,真正让人们生死默念着的,不是那骊山上的树影繁花、山光鸟性,而是行行色色历史人物的荣与辱、得与失、起与落、浮与沉。
   上古时代,女娲团黄土造人,三皇五帝均为其子孙,她炼石补天即在此山,并被后人称为“骊山老母”。山上的老母宫香火依然,只是这一段传说,所知之人已不多。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继续前行,另一个叫做褒姒的女人在骊山上完成了史上代价最高的一笑。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周幽王为博她一笑,不惜举烽火以戏诸侯,终招杀身之祸,犬戎入侵镐京,幽王点燃烽火,各路诸侯再无人来救,于是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
   离宫不在,烽火台上,烟云依旧。是谁制造了身死国灭的结局?始作俑者自然是周幽王,绝不会是褒姒。古往今来,芸芸众生一边幻想着她倾国倾城的容貌,一边唾骂着她“烽火戏诸侯”的罪孽。可笑的是,后人还是以“一笑失天下”为这个故事作了注解。
   把骊山当作爱情舞台的另一对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二人的不伦之恋在白居易笔下化成了一曲长恨歌,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自然是李杨二人在骊山下华清宫中的缠绵往事。骊山脚下,华清池伴,温泉水滑洗凝脂,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到最后也只落得个自缢马嵬坡,一缕香魂飘散,二人欢爱何在。清冷的长生殿外,香艳的海棠汤中,玉阶犹温,佳人已逝,徒留骊山倒影、云烟来去、乌雀徘徊。
   世人眼中的爱情是美丽的,但如果一份爱情与政治斗争、家国天下搅和在了一起,那注定只能是一个悲剧。在白居易的笔下,一个王朝没落的身影就这样随着一个女人冤屈的脚步,向一个终点慢慢走着。“红颜祸水”这个绝好的理由,让又一位帝王在感慨自己的国度渐行渐远之时,成为后人为他开脱的一个借口。
   骊山,不仅是帝王们的温柔乡,更是豪杰们的英雄冢,最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屹立骊山,眺望两千多年前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十年灭六国,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跟大多数帝王一样,秦始皇也曾期长生不老,可惜帝王也难逃生老病死,他甚至连寿终正寝都没有实现,反而死在了巡游的路上。不仅秦始皇知天命即逝,伟大的秦朝也只区区数十年,就葬送在秦二世手中。但他希望自己死后也还是一位统制者,于是数十年经营,建立了一支规模宠大的地下部队——兵马俑。可惜“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兵马俑不可能让秦始皇死后依然统领八方六合,倒是让他的后人坐拥金城,一本万利地赚取着各地游人的大把银子。
   在骊山上发生的最近一个历史事件是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与中共合作抗日发动兵谏,枪声一响,正在华清池度假的蒋介石穿着睡衣从卧室窗户仓惶逃出,冒着严寒窜上骊山,瑟缩在山腰一块巨石后面,第二日清晨被活捉。
   骊山记住了这个扭转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刻,可惜发动兵谏的张杨二人的命运也从此改变,杨虎城被囚禁12年,最后惨遭杀戮,张学良遭终生监禁,以他三十七岁之盛年,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此种悲壮,可比苏武,苏武终还乡,他却只能在海峡那边遥望。
   暮光犹明处,骊山晚照中,多少大事件、大人物亦不过弹指间灰飞烟灭。对于老百姓来说,千百年来,这座骊山是他们日日牧羊的地方,是他们天天采玉的地方,是他们蹲在门口吃裤带面一抬头就能望见的地方,是他们远远吼两声秦腔就能听到回音的地方。至于帝王的奢靡、妃子的香艳、将相的阿谀、宫人的离散都不过是一个个故事。
   至于金戈铁马、朝代更迭,往往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共 17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一篇悠扬着历史的恢宏散文,作者以骊山为原基点,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女娲团黄土造人,到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周幽王为博她一笑,不惜举烽火以戏诸侯,再扯入把骊山当作爱情舞台的唐玄宗和杨贵妃,而最为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屹立骊山,一览天下群雄。骊山上发生的最近一个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与中共合作抗日发动兵谏,蒋介石就避难藏身于此。这如作者所说,四时更迭、王朝兴替。一座骊山,静默地注视着古往今来发生的一切。是非已成过往,而骊山,却被永久的铭入纪实。很不错的散文,很有铿锵之力,读后令人感慨。感谢赐稿,推荐欣赏。(编辑:悍雨啸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6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20-06-24 10:06:46
  散文写的很有力度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2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20-06-24 10:07:30
  一篇大跨度的历史写真,拜读了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3 楼        文友:极冰        2020-06-24 13:03:01
  感谢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极冰
回复3 楼        文友:一苇渔舟        2020-06-24 17:14:18
  多谢关注。去过好几次陕西,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拙作也写在多年以前,但愿文中涉及史实准确,不然就有误导之过,汗颜!
4 楼        文友:极冰        2020-06-24 13:09:54
  洋洋洒洒地串起和骊山有关联的历史故事。好功夫。我都不知道褒姒烽火戏诸侯发生在骊山。下来要去学习!o(* ̄︶ ̄*)o
极冰
5 楼        文友:极冰        2020-06-26 15:37:06
  恭喜老师散文获精品!请加我QQ438533094,或微信sysy015988,我拉您入山河群,方便交流。
极冰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