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我与屈原祠(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我与屈原祠(散文)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2.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83发表时间:2020-06-25 08:27:36
摘要:敬仰神州英烈,拜谒中华先贤,是黑人一生不懈的追随和向往。

敬仰神州英烈,拜谒中华先贤,是黑人一生不懈的追随和向往。其中,有两处精神高地黑人朝圣的次数最多——是复读更是仰读:一处是杭州的岳王庙,一处是秭归的屈原祠。前者一直建在西湖北山下,后者却在长江边上迁移了好几个地方。
   第一次仰读屈原祠,是在一本题为《中华英烈传》的图书里,那是黑人刚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在单位值班,就在阅览室里拿出这本书给我讲故事,于是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也看到了插图中的屈原祠。现在想来,那个庙堂应当是始建于唐代,迄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屈原祠(清烈公祠),这座屈原祠耸立在古归州东五里的屈沱江畔,老照片中的屈原祠不大,有些破旧,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有些寂寥孤独,特别像它的主人,默默金口,铮铮铁骨……记得爸爸对我说过,仅仅做个文人并不难,而要做个有骨气的文人就不容易了,所以作文要学屈原,做人做事更要学屈原,要爱祖国,爱人民,更要爱真理,爱正义。爸爸的这些话对我影响颇深,其实也对他自己的政治命运影响很大,后来他因为坚持“真理也是一分为二(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的哲学观点在文革中被打成“三反分子”,从此厄运不断,直到郁郁辞世。
   第二次仰读屈原祠,是在“告别三峡游”的行程当中,那是1997年的春天,我们在重庆的朝天门码头登船,驶出巴山蜀水,来到楚地归州,在江边看到了巍峨耸立的屈原祠。下船后黑人沿台阶拾级而上,在霏霏细雨中仰望屈原铜像,仰读清烈公祠,仰祭衣冠荒冢,心境潮湿而清冷。在这座白墙黑瓦、飞檐峭壁,一走进便让人肃然起敬的屈原祠里,听取导游讲解,得知老的屈沱上的屈原祠近代以来经过日寇的轰炸和文革的横扫基本毁掉了,直到二十年前(1977年)在长江上建设葛洲坝的时候,才在归州城东三里处的向家坪新修屈原祠,新屈原祠比老屈原祠大了四倍,多了三层,在长江上路过此地的游人,都可以在船上看到高高的屈原祠,并向闻名世界的三闾大夫致敬。让人不无遗憾的是,因葛洲坝而建的新屈原祠又要因为三峡大坝的建设再次搬迁。那天,黑人顶着小雨,在那座似乎能够听见心跳看到泪流的青铜雕像前久久伫立,为了先生的绝命辞,也为了自己的辞职书——当时,因为黑人不愿意同商场上的恶势力同流合污,屡屡被排挤被打击,最后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而眼睁睁的看着国有资产流失、公司挖空垮掉……江上汽笛长鸣,同伴反复催促,黑人这才一步三回头的走出了屈原祠。
   第三次仰读屈原祠,不是在湖北秭归,而是在湖南汨罗,那是2006年10月末,到湖南出差的黑人,会同来长沙看望我的海鸥夫妇,还有到湖南长沙电视台为“屈原牌猪饲料”打嘴巴官司的梅子,一起去登岳阳楼,去涉汨罗江。在汨罗的玉笥山上,有一座屈子祠,那里的管理人员听说梅子来自秭归,便对我们非常客气,不仅免门票,而且送资料。那里有一尊屈子昂首问天的经典雕像,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楚辞》十七卷中,学识有限的黑人情有独钟的既不是《离骚》,也不是《九歌》,而是《天问》。再具体一点说,不是提问的内容,而是提问的态度、精神和气势。《天问》即问天,因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逆境中放逐后的屈子已知天命,却不屈不服,一口气向“天”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怀疑精神和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大无畏勇气。黑人尤其敬佩问天不惧、宁死不屈的大丈夫屈原、大文豪屈原、大英雄屈原,特别是那个在汨罗披发呼号、怀石投江的屈原。正是: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第四次仰读屈原祠,就是现在秭归城东凤凰山下的新屈原祠,那是2009年9月,刚刚在重庆参加金钟奖合唱比赛的黑人,再次沿江而下,坐快船从万州到秭归,接待我的梅子带我去看凤凰山下刚刚建起还没有对外开放的屈原祠,祠门紧锁,只能远看外观,高大的山门,雪白的墙壁,五重飞檐,和山门上焕然一新的壁画,“孤忠”“流芳”四个大字灿然夺目。无法进入屈原祠稍有遗憾,但可以游览凤凰山,在凤凰山顶看三峡大坝,读石刻《橘颂》,在凤凰山下看屈原故里的牌楼和屈原碑、昭君碑,同时巧遇研究屈原文化的王健强老先生,并有幸获赠先生大作《屈原传》,而后细读,受益匪浅,并将心得一篇编入我的文学评论集《落英缤纷》中。王先生的《屈原传》写了十二年,比《红楼梦》的写作时间还长,从花甲写到古稀,从青丝写到白发——我所看到的王老先生确实满头飘雪!在他的身上和笔下,我再次看到秭归人民的殷殷屈原情和秭归文人的悠悠屈子魂。
   第五次仰读屈原祠,凤凰山下的屈原祠已经成为秭归旅游的第一名片。2013年初冬,正是橙子满山红遍的时候,黑人和咸阳文友冯西海相约来到秭归,西海和秭归文联的凌云主席、梅子也是文友,且是文联同行,所以这次来秭归他是同行互访,我是陪同前往。在屈原祠的屈原文化研究会办公室里,西海应邀题词,亦庄亦谐的表达了我们对屈原文化的久仰和深情。在正堂大殿的屈子像前,西海一改平时的顽皮相,毕恭毕敬,上香磕头,口中念念有词,来这里是祭祖寻根。看到我们如此崇拜、敬仰、热爱秭归乃至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先祖屈原,最为欣慰的应该是同行陪伴我们的梅子。梅子给我讲过她与屈原结缘的经历,这些年她默默地在做着研究和推广屈原文化的工作。通过读她的文章,我认为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工作需要,而是精神需求,她对屈原的热爱和敬仰,不是因为来自屈原故里,而是来自心灵深处。当年黑人为梅子所写的文学评论《梅子的“情人”》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梅子对屈原的爱恋是刻骨铭心的,从《一个人的行吟》到《走进屈原的序曲》,再到《属于楚辞的时光》,再到《由楚辞想到的》,再到《在端午,想起汨罗江》……文中的屈原,已经不仅仅是梅子的研究对象,用她的话说,“与我的心灵有关”,屈原是她心中大写的男人和伟人。同时,她提出放下那些无意义的争论和政论性的定语,由“乡间小路”走近屈原,用秭归方言诵读楚辞,相信屈原“不是一个概念,不是某种主义”,他本来有爱和被爱的权力及故事,他应当是“有温度的、有七情六欲的、是一个闪耀着迷人魅力的男人”……感谢梅子,让我们在屈原祠的台阶上一步步走近乃至走进屈原的精神天地和情感世界。
   第六次仰读屈原祠,是2018年的春天,就在两个月前。春江碧碧,细雨霏霏,我们几个从东北赶来的同学在屈原祠山门前的广场上,与西南坐船穿越三峡而来的一帮发小胜利会师,接着又迎来了来自天津、福州、武汉的文友,梅子仍履行她东道主和讲解员的责任,先陪同学们游览屈原祠,而后又陪同文友们前往乐平里,拜谒屈原庙。相对凤凰山景区新建的更高更大的屈原祠,黑人更看重屈原诞生地乐平里逼仄的屈原庙,因为一位自愿守庙三十年的九十岁老者,让我们看到屈原精神源远流长,一位自愿陪伴我们跋山涉水谈诗论词的乐平里的普通农民,让我们看到屈原故里的淳朴民风和尚文习俗。从乐平里回县城的路上,我们还去归州镇的古城沉没处瞻仰了半在江水中的向家坪屈原祠原址,这里正是二十年前黑人“告别三峡游”时来过的地方,沧海桑田,江山复新,让人感叹不已。这次南下,黑人结识了屈原祠的金牌讲解员付珺小妹、传承秭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氏志华志伟兄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外貌,那就是一提起屈原顿时神采飞扬……这一切都真实而生动的反映出屈原故乡人民由斯而生的尊敬与爱戴,骄傲与自豪。
   汨罗江上舞忠魂
   凤凰山下唱行吟
   千秋薪火英雄志
   万代相传爱国心
   凤凰山下的屈原祠里有一个展厅,陈放着历代屈原祠的模型。1200多年前始建于唐朝的清烈公祠——黑人小时候在《中华英烈传》中看到的屈沱屈原祠原型,老归州城的向家坪屈原祠,凤凰山下的新屈原祠——就这样跟着屈大夫一路走来,这辈子真是挺值得。“孤忠”和“流芳”的文化基因中不无悲剧的血色,那也值得,生命的价值其实与生死无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前有屈子唱《离骚》,后有神州和楚声,求学、求变、求真理,爱国爱民爱美政。
   五月屈子归去来
   九歌悲唱天地哀
   国破空有山河志
   莫如怀石荡尘埃
   有时也想:孤忠也是愚忠,唯有人格完整。文人之根本,良知与风骨。
   (原创)
  

共 3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六次仰读屈原祠,每次去都是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感受。六十年代初作者第一次仰读屈原祠,记住了父亲的嘱咐写作品要学屈原,做人做事更要学屈原,要爱祖国,爱人民,更要爱真理,爱正义。1997年的春天作者第二次仰读屈原祠,作者不愿意同恶势力同流合污,不得己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来这里仰望屈原铜像是为了先生的绝命辞,也为了自己的辞职书,心灵得到净化。2006年10月末作者第三次仰读屈原祠,屈原是宁死不屈的大丈夫、他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精神和探索真理的大无畏勇气。2009年9月作者第四次仰读屈原祠,作者看到了秭归人民的殷殷屈原情和秭归文人的悠悠屈子魂。2013年初冬作者第五次仰读屈原祠,在屈原祠的台阶上一步步走近屈原的精神天地和情感世界。2018年的春天作者第六次仰读屈原祠,一位自愿守庙三十年的九十岁老者,让我们看到屈原精神源远流长。作者不仅仅是对屈原祠客观自然风光着笔描写,而是以物抒情,借景言志,给人深思和启迪。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对所读、所思、所感集结成文,以点带面,情感饱满,思想丰沛鲜明,文字驾驭娴熟,语言轻松,前后照应,字里行间,无处不直抒一个主旨:文人之根本,良知与风骨 。正能量无不给人以震撼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06-25 08:41:47
  欢迎赐稿,端午安康。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竹山居士        2020-06-25 09:17:46
  喜欢黑人这篇文章的的历史厚重感,喜欢黑人的文人风骨,对黑人六次仰读屈原祠表示钦佩!
竹本无心但有节
回复2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0-06-25 11:12:37
  谢谢竹山,端午平安!
3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0-06-25 11:11:35
  辽南黍浪迎端午
   河北芦花送祝福
   归州屈子歌橘颂
   牛庄骚人诗怀古
   感谢闲妹!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