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万物静观皆自得(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万物静观皆自得(随笔)


作者:听雨斋 白丁,4.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16发表时间:2020-06-28 12:57:40
摘要:万物静观皆自得

【丁香】万物静观皆自得(随笔) “万物静观皆自得”,出自北宋大儒程颢的七律《偶成》。
   “静,审也。”(《说文》)徐锴注:“丹青,明审也。”静的本义指人绘画设色时的详审明察。因此,“静观”通常被理解为“冷静地观察”。
   在汉语里,“静”还用来形容人内心和谐、空澄和清静的状态。老子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让内心的空澄达到极点,要坚定地守护清静。我从而考察万物生长和“复”的道理。正所谓“唯道集虚”,“澄怀观道”,唯有清空固执,虚心以待,不受外界滋扰,我们才可能真正实现对形而上者的“道”的接近和体验;唯有坚守和谐、宁静、自由的心境和生命状态,我们才可能在主客体的交流交融中真正达到“自得”的目的,所谓“静观万物而思得于心”(王相注),不断增进自己的学问涵养。静观,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人对道本以及体道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静观之静,是个体对外界事物、情境的一种反应模式或心理倾向,也是主体能动的生命体验和理性地把握世界的心理准备,洋溢贫贱不移的豪雄之气,或宠辱不惊的单纯宁静。因此,它也是快乐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一书中,讨论过快乐和静观。他认为“理智的静观乃是一切活动中最美好的”,“静观要比战争,或政治,或任何其他的实际功业都更可贵,因为它使人可以悠闲,而悠闲对于幸福乃是最本质的东西。”“每种动物都有其自己的快乐,而人自己的快乐则是与理性联系在一起的。”亚氏的“静观”,实际讲的是理性,与理学家程颢所讲的“静观”有相通之处。不同在于,中国人更强调悟性,强调主体的内心和谐,和独立的、能动的、自由的生命体验,个体与宇宙同一。
   静观既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生命态度、情调和境界。这种态度、情调和境界,既是哲理的,也是美学的。
   《偶成》一诗,后来被选入明人编选的《千家诗》。《千家诗》是古代著名蒙学读物之一。
   附程颢《偶成》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翠竹黄花
  
   慧忠禅师得法于六祖慧能。
   有禅客问慧忠禅师,佛到底在哪里呢?先辈高僧曾说:“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人有信否?意旨如何?
   慧忠禅师道:“青青的翠竹全都是真如道身,茂盛的菊花无不是终极智慧”,这是普贤、文殊菩萨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相信和接受的。这种思想和大乘佛学经典的意思完全符合。如《华严经》上说:“佛身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广泛地显现在一切众生面前,随缘感应,没有不全面照顾到的,永恒地坐在菩提座上护持着一切众生。”翠竹既然在万事万物内,怎么不是佛身即真如本相呢?又《摩诃般若经》上说:“因为物界无边,所以般若智慧无边。”菊花既然在物界内,怎么不是般若智慧呢?
   法身无像,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显相。
   翠竹黄花的禅宗公案,深刻地揭示了以缘起性空为理论基础的佛法学的实践论特征。在佛教最著名的四大菩萨中(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萨之中,以此示现教化),普贤、文殊菩萨分别代表行践、智慧。佛法实践论,强调内因外缘缺一不可,在主客体的交互关系中突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正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
   观察缘性,无处不是菩提道场。对于修学佛法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一切境界,包括逆境都当作佛菩萨的加持,当作修行的最好机遇。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突入彻悟途径。不断超越自我,累积善因,提升生命境界。
   道无所不在。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道:大道无所不在。在蝼蚁之中,在稻田的稗草里,在瓦块砖头中,在大小便里。佛教西来,中国人在推动大乘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中创造了禅,使老庄思想得以以禅的方式得到复兴和发展。
  

共 15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第一篇短文解析和展延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态度。程颢《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首诗是人生的一种态度和境界。不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向往的理想生活。然而达到这种境界得有很高的修养和高尚的品德。第二篇短文从佛教和道教的精髓思想,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彻悟其中隐含的大道至简的道理。不断超越自我,累积善因,提升生命境界。两篇短文短小精悍,是感悟人生生命意义的心灵鸡汤。问好作者夏安。推荐共悟共赏。【丁香编辑:天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山        2020-06-28 13:08:04
  感谢听雨斋老师投稿支持丁香社团,期待老师更多精彩佳作发表。天山奉茶敬上。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2 楼        文友:凌雨涯        2020-06-28 13:09:22
  先生的文章很是厚重,学习,敬茶。
冷漠无法品读
3 楼        文友:赵淑敏        2020-06-28 13:23:16
  《圣经》箴言也有同样的话语。其实道就是行走在我们心中的另一半光明。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