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初心的足迹(散文)

精品 【八一】初心的足迹(散文)


作者:皋狼常青树 布衣,17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86发表时间:2020-06-30 07:46:59

【八一】初心的足迹(散文)
   在纪念党诞生99年前夕,我们来到昔日“全国农业一面旗”“敢叫日月换新天”——英雄的大寨。在这里,我们重温入党誓言,寻找初心足迹,感悟领袖教导,灵魂深处又一次受到净化,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进一步得到升华。
  
   一
   汽车到达大寨未停歇,便径直向虎头山爬去。通往虎头山的道路,柏油铺就,较陡且窄。路的返程侧停着大小不同的旅游车辆,人头攒动,十分拥挤。车停稳打开车门,跟随着导游缓步于青石铺设、两旁绿树成荫的小道间。在一个看上去规模不小的水池旁,导游停下脚步热情而又亲切地介绍道,这叫“军民池”,是上世纪70年代由解放军帮助建设的,当时是为了抗旱建的,现在的作用是防止山上发生火灾。像这样的水池,虎头山上有八、九个,其水源是从48公里外的一个水库引来的。
   随着导游来到相对缓平的山坡,绿荫丛中,掩映着周恩来纪念亭,是周恩来总理三访大寨必到地方。在这里他领略了大寨人艰苦奋斗所创造的奇迹;为大寨的发展勾划出壮丽蓝图;提炼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的大寨精神内涵。成为世代大寨人最敬仰的领袖。
   在虎头山中轴线的峰顶上,按照当地风俗建造着一栋墓葬,背靠青山,面向大寨,罗圈椅状水泥墙包围着墓冢。墓葬里存放着由一名普通农民一跃为共和国副总理的陈永贵的骨灰。他的名字曾经红遍中国,传到世界。他的声望曾经捧到巅峰,曾几何又遭诋毁,毁誉参半,人生道路崎岖坎坷。时间的流逝,又让人们重新审视历史,反思过去。尽管光环褪色,但丰碑永存。
   跨过中轴线,100米处便是文化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墓地。墓前竖有一块汉白玉石碑,前面刻有“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落款是大寨村党支部、村委会,时间是1992年5月。碑的后面,刻有这位文坛泰斗1965年来大寨参观时写下的《大寨颂》:
   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
   人是千里人,乐以天下乐。
   狼窝成良田,凶年夺大熟。
   红旗毛泽东,红遍天一角。
   不远处,还有一穴墓葬同样引入注目,是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孙谦之墓。他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最初报道大寨英雄事迹的作者,他的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伴随着“农业学大寨”振聋发馈的伟大号召而家喻户晓,轰动全国。
   两位大师百年后将骨灰撒在虎头山上,足以证明他们深深被大寨精神所撼动,他们的灵魂、躯体与大寨紧紧融为一体。1992年5月,当郭沫若骨灰洒落于虎头山时,大寨村民自发身穿孝衣为飞机导航,迎接大师的归来,其心可鉴,真情至深。
   站在虎头山颠,低头俯瞰,虎头山层层梯田不再“庄稼绿油油”,取而代之是苍松翠柏,青山如黛。如今的虎头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大寨旅游每年接待近30万人次游客,年旅游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占村民全部收人的70%;极目远眺,狼窝掌梯田依旧整齐排列,田林路格局分明。导游介绍,当年大寨人三战狼窝掌,将土薄坡陡的山坡地治理成高产稳产米粮川,现是大寨村的主要产粮区。此时,我眼前浮现出大寨人在大雪纷飞,刺骨寒风中战天斗地的身影;浮现出贾进才、梁便良、宋立英等共产党员们的高大形象;浮现出大寨花季少女铁姑娘们站在泥浆里扶庄稼,和男人一样抬石头的情景。那梯田上的一块快石头犹如一个个大寨人的石质雕像,镌刻着流年岁月,是精神的见证,是初心的留痕。
  
   二
   从巅峰上的红旗到困惑迷惘,从鲜花掌声到凋谢质疑,大寨成为那个年代的代名词,大寨道路成了过去时。大寨人痛定思痛,闭门苦思。“人不能和历史赌气。”45年的人生阅历教给了这个农村女子的智慧,最终,她选择站出来了。因为有初心承诺,有使命的召唤。
   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真理标准大讨论,大寨的发展模式叫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大寨红旗黯然失色。大寨的土地承包制迟于推行时间二年,大寨1980年至1991年期间,党支部书记换了四任。大寨远离人们的视线,大寨在沉默中渐渐落伍了,大寨人揪心阿!1991年11月,11年前年流着泪离开大寨,时刻关心着大寨的郭凤莲被《东方风来满眼春》所唤醒,在乡亲们的期盼中“打道回府”“重掌帅印”,率领大寨人开始二次创业。
   如果说郭凤莲第一次是从陈永贵手中接过大寨这面红旗的,那么大寨二次创业则是痛苦的转身。它是解放思想意识的转变,是禀赋优势,挑战商海的转身,是政治品牌向经济品牌的转身。“我们整天喊着大干社会主义,每年只能分到2.5斤小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迷惘中觉醒,在困境中担当。她重新带领大寨人找的一条适合大寨自己发展的集体道路,建成以煤炭、化工、建材、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八大支柱产业。自2008年以来,大寨经济总收入连续多年突破3亿元,人均收人1万元,经济总收入比1980年增长1300多倍,人均收人增长45倍。1993年开始,大寨实施老年人养老金制度,60岁以上每月可领取200元,70岁以上是300元。入学儿童免除学杂费,大学生每年享受1000元补助。2008年全村已解决了医疗保险。大寨人的生活真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寨精神由此得到升华,更赋予新的含义。
   为了大寨人的幸福,郭凤莲奉献了自己的芳华岁月,兑现了承诺,赢得了民心,更获得了党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信任,连续五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至2008年两届全国人大常委。2009年1月被评为“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
   大寨无论如何转身,她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没转,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不变。“打造好大寨这个品牌,倡导新时代大寨精神,做好红色旅游,建设大寨博物馆,开发从县城到大寨有时代特色的大走廊,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好大寨山山水水。未来大寨应该是绿色的、美丽的、和谐的”,她继续践行入党誓言,履行一个共产党员历史赋予的使命。
  
   三
   顺着山坡,拾阶而下,陈永贵石雕像前停下。回头仰望,石阶陡立,寓意深刻。石阶共分四个台地,228级。其中72级台阶代表陈永贵生命走过72个岁月;38级台阶,代表着陈永贵38年的党龄;下面的8级台阶,则表示着陈永贵8年的中央政治生涯。
   巨大的陈永贵石雕像,头裹白羊肚子手巾,满脸皱纹,笑容可掬。展示出他永远的劳动人民本色,岁月沧桑的印记,憨厚包容的宽广胸怀。他在20世纪开始的第14个年头来到大寨这片土地;在20世纪快结束的第14个年头又永别了深爱的这片土地。他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代表,曾经激励着中国六亿农民。
   1963年,在大寨遭受特大洪灾后,他喊出“不要国家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资”“社员口粮不少、劳动日分值不少、卖给国家的粮食不少”“三不要三不少”的口号,没有人相信能实现,但大寨人年底真的兑现了,验证了毛主席说的“穷山沟里出好文章”的话。
   1964年,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寨精神总结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此,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在全国掀起,国家领导人纷至沓来,18位外国元首先后造访,成批的参观学习者、外国游客接踵而来。大寨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
   陈永贵识字不多,但讲出的话哲理性强,耐人寻味:“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不先干一步,就不能当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大寨田是辛苦田,没有辛苦田,哪有甜上甜。”那首“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得山来景更宽。莫说此山无人到,更有高峰在前面。”的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寓意深远。他那“三分之一在中央,三分之一搞调研,三分之一回村参加劳动”的工作时间安排,是他一刻也不脱离劳动,一刻也不脱离劳动人民,善于体察民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具体表现。“挣工分,不挣工资”的生活待遇,是共和国史上绝无仅有。
   “他充满太行山乡土气息的话可以讲四五个小时不重复。不说一句毛主席,但都体现的是毛泽东思想。”导游向我们介绍道。我想,陈永贵非凡的、具有鼓动性的讲话艺术,源于他对党的忠诚,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源于他善于思考和卓博的政治睿智。
   雕像下党旗鲜艳,誓言铿锵。接连不断的党员队伍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严肃庄重,再次向党宣誓,坚定信念,恪守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理想而奋斗终身。
   与陈永贵塑像相对应的是大寨展览馆。展览馆1490平米,展线414延米,用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大寨人使用过的劳动工具,图文并茂,佐之实物,真实记录了大寨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漫步于大寨村,整洁的街道两侧布满农家饭店,草帽、背包、烧饼、饮料、刺绣、自己酿制的白酒等等大寨特产琳琅满目,向人兜售。大寨人反弹琵琶,利用红色资源增加收人。村中的那颗大柳树,不再是忆苦思甜、斗私批修、社员们端着大瓷碗吃饭的场所了,它依旧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大寨的沧桑巨变。整齐有序的石窑洞上加盖房的建筑风格并未改变,只是颜色上更加亮丽,2016年已被国家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村中央有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门的匾额上题写“陈永贵故居”,大门的两侧写有“一生耕耘锄月创神农新路,半世从政为官显清廉哲贤”的对联,这是对主人一生最好的总结。
   任凭岁月磨蚀,朴实无华的初心,滚烫依旧,任凭光阴流逝,清澈无私的信念,坚定不移。在离开大寨时,村口坡墙上的一副红色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定能到达”。这是大寨人涅槃重生,继往开来,开启新征程的进军号。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基本动力。”大寨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和我党倡导并实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诞生的时代精神,今天仍然能感受到其鲜活的生命力,它那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永不言败的吃苦精神和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将成为我们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
   再见了大寨,我心中那个神圣的地方!
  

共 40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书写大寨风貌的散文。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太行山西部,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风景秀丽,是全国著名的特色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西省最美乡村。景点有虎头山、军民池、大寨展览馆和陈列室、陈永贵故居、周恩来纪念亭、郭沫若纪念碑等。作者在纪念党诞辰99周年来到大寨,重温初心足迹,进一步感受大寨精神。毛泽东曾亲笔题词“农业学大寨”,使大寨一度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从而让虎头山名扬天下。虎头山的军民池,让人感受到军民一家亲,如今还在造福大寨百姓。周恩来为大寨发展出谋划策,成为大寨人最敬仰的领导人。陈永贵,一个农民,从农村走向中央,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让人敬佩。郭沫若也曾写诗赞美大寨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孙谦的报告文学让大寨家喻户晓。陈永贵、郭沫若和孙谦三位名人的墓冢位于虎头山,当年大寨精神的确深入人心。大寨道路随着社会发展慢慢滞后,但大寨人在郭凤莲的带动下,痛苦转身,也是华丽转身。不忘初心,大寨人重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大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寨精神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移步换景,情景交融,跟随导游的足迹也让读者领略了大寨的风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大寨精神的精髓。文字情感饱满,热情洋溢介绍了参观大寨的情形和感受,情真意浓,感染力强。文字条理清晰,用大量数据和资料介绍了大寨前后变化,对比鲜明,让人感叹,不断领悟。前后呼应,文字内涵和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沿着初心的足迹,学习大寨精神,内心将会得到进一步净化和洗礼。好文章共赏,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老师创作愉快!【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705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6-30 07:56:21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大寨不断发展的法宝,也是每个人应该思考和领悟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好文章再次欣赏,祝老师笔丰快乐!期待更多精彩!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墨林        2020-07-01 14:37:23
  大寨精神,是艰苦奋斗的象征,永远也不会过时!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3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7-03 13:24:12
  这是一篇集乡村风景与历史人文的文章,回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看今朝的变化,满满的幸福感。感谢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您的精彩。问好老师,遥祝夏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