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六月的怀想(散文)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已划过六月的天空。这段时间,春天的花香已变成了瓜果飘香,美景虽在延续,但雨成了常客。忙,成了我们的主线,累常伴着我们的左右。
学生已在我们的期待中返校,校园重现出新的活力。虽然花季变了,绿荫却多了起来。面对新的生机,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尽管我们在网课上也曾下足了功夫,可现实依然骨感。知识在于温故而知新,为此,我们不忘复习旧知、精讲新课、查缺补漏,及时测评巩固、反馈提高。我们不间断地处理学生疫情期间学习上的旧账新债,也不忘关注学生网课后的所带来深度网瘾问题。教育无小事,这种种的琐事,与我们形影相随,藕断丝连,冷不丁也还会有家长发出愤怒的抱怨:“学生咋不想上了;学生的学习又滑坡了;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又开始向不良方面反弹了;学生青春期的叛逆问题怎么才能处理好?”等等。
多彩的六月,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奋斗。农民忙于麦收,工人忙于复工,第三产业的人多在搞经济、促流通。在校园,在教室,在操场,在宿舍,处处可见学生努力备考的场景,我们都历历在目,感动在心。
学生忙,老师累,做班主任的更是身心疲惫。课间老师要继续对学生开展培优补差,班主任要挤时间到班里处理班级的日常杂事。对做作业拖沓、值日不力的学生要叮嘱再三。学生之间发生的鸡毛蒜皮事,老师要明察秋毫,解劝到位,妥善处置。
平静之中,安全警钟还要时时敲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没有忧患意识,又怎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我们要自我加压,不断进步。把繁忙当成充实,知难而进不负这美丽的初夏,不负这多彩的六月。
怀想以前的六月,天气虽比现在炎热,学生的学风好,也忙也累。在周末可忙中偷闲,到远处的田野散步,去体味空气中浓浓的麦香,去逛超市,去饭店品尝至今依然爱吃的碾转。若还有雅兴,可徒步到十几里的郊外的农家乐,亲自采摘一些飘香的瓜果,回味一下当农民的滋味……
而疫情过后的这段时间,内心如同处在打翻的五味瓶中,乐在其中的是教书忙,不可开交的是辅导累,唯美的是六月的校园。
早上,我淌过这雨后的晨露,伴着鸟儿的欢鸣,信步来到校园。太阳还在梦中,但树阴却早早地遮盖了大半部分的人行道,还不到上早自习时间,学生已在新修成的操场上,三三两两,一群一组地自发锻炼,操场边的石凳上也不断飘来朗朗的读书声。
雨后校园的大草坪翠色欲流,梧桐的叶子更是绿的发亮,偶尔飞抵草坪的小鸟,也学着学生的样子时而欢跳,时而漫步,似乎忽略了我们的存在。偶然间,它们还飞到一块叽叽喳喳的,像是在讨论,又像在嬉戏,还像在开什么欢欣鼓舞的鸟雀演唱会!
抬头远望,头顶的云朵如连绵不断的山峦,景色秀美。六月风采依旧,这其间让人烦心的是:疫情期间学生尽管有网课的弥补,但我们对学生的期望值还是高了些,多次各项测评均不尽人意,所幸的是我们发现了存在的不足。知己才能超越,知耻而后勇。昔日我们是迎着朝阳去,踏着余晖归,而这个月成了日淌晨露去,夜伴星辰归。师生们不断加班加点,但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吧!
面对期末学业考试产生的压力,但都明白这与其说是考学生,倒不如说与老师息息相关。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教书育人,粗看光鲜四射,实则忙如后厨,随时都有末知的工作等待着我们。
繁忙的六月,似乎有点让人止不住匆匆的脚步,学生学业要在七月初结束,节假日的安全、防溺水要提醒,班里的师生互动,事无匹细的任务量绝不亚于假期间的网课!
雨又开始纷扬着登场,似乎秋天雨季提前到来,老师在讲台上忘我精彩的讲解,学生聚精会神,黑板顶上挂的志存高远,学无止境的横幅静静地向学生发着特有的呼唤。
远望窗外的田野麦收已结束,麦茬地又已泛绿,应该是新播的玉米或油葵开始发力。
曾记得儿时的上学那会,老师教我们唱:“六月到,杏儿黄,麦香飘,收麦忙,麦收完,夏播忙,锄地忙……”我们只是起劲地唱,还理解不了《悯农》这首诗所刻化的深意,而真正的理解却是在跟着父亲在锄玉米的场景下才有领悟的。那时候,物质极度困乏,我们对食物的渴望曾远大于对知识的渴求,儿时麦收前那令人回味无穷的碾转,甘酸的黄杏,还有那不期而至的端午节,怎能不叫人记忆犹新呢!
“路漫漫,其道路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激励人心的千古名句如甜甜的文化盛宴,还有采艾草、包粽子欢乐场景,如一幅幅带有诗和远方的秀美画卷,不断在我们内心飘荡。难忘这美好的时光,惋惜的是它即将谢幕,虽然在美丽的天空暂没留下任何印迹,但它在我们的无限期待中悄悄地翻去了一页。
七月将是一幅幅更加秀美的画卷!
(文/河南省 渑池县 张村镇中 曹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