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宁静】成长的足迹(散文)
来江山之前,我玩过新浪UC、VV、录音频道。练习唱歌、学习朗诵、跳过慢摇,书法、绘画配音等等,我都尝试过。为寻找心灵栖息的家园,我不停地跋涉,直到遇上江山文学网,我停住了寻觅的脚步。
江山是培养草根作者的摇篮;是培养精英作家的黄埔军校。我从邯郸学步、跌跌撞撞,到路姿稳健,每走一步都离不开江山的培养。
一、江山佳境
江山创立于二零零八年,我与江山邂逅于二零一七年。在虚拟的网络中,江山如一道迷人的风景,在诗一般的远方,等待追寻精神家园的我。
常忆那年,偶入江山仙境。只见,数万作者、有声、精品、绝品,各种体栽的文章百花齐放。我只想在文路上走走看看,如稚儿学步,不论路相如何,展示我的文章便可。
社团老师发现我的文章十分粗糙,特小窗提出指导建议。我却不以为然,难听进去半点批评。
“我既不是文人,又不是作家,没人阅读文章,更无人关注。我写作是在工作紧张之余,放松心情,干嘛要精益求精,那岂不是活得太累?”
散文诗《我的故乡长乐》配乐朗诵,先在网络自媒体推出,浏览人次上万;再从江山推出,无图无朗诵,依然浏览人次达八千多,可我偏要自欺欺人,以无人关注为由,才搪塞修改建议。
《晓云山上,百年名校》一文,我才朋友圈发一次,学校众多学子转发,几天时间,浏览量就达七千以上。
“学校操场的跑道是四百米,你错写成八百米,得改过来。”社团老师小窗敲我。
“哦,好的,我一会儿请总编修改过来。”我虽口头答应,心里却满不在乎。
“改什么改?不管操场多少米,我写的是八百米,它就是八百米。文中写跑道的长短绝对不违法,操场修建商更不会因为数据,要求付八百米跑道的造价。”
“我是衡阳县六中的校友,看到您写母校的文章,非常美。”对方从新加坡打来电话,“可是,操场上八百米跑道,是原则性错误,请您一定纠正过来,别让读者看笑话。”
这时的我没有理直气壮,而像一个充气膨胀的气球,被刺了一针,瘪了。我真想挖个地洞,钻进去遮羞;又想找点冰水,为滚烫的脸降降温。
“老百社长好。我想请你帮个忙,《晓云山上,百年名校》一文中操场跑道八百米改成四百米。本不想麻烦您,可一个又一个电话,让我招架不住,而且,牵动海外侨胞的心。”
我发个笑脸,给老百社长留言,希望他尽快修改跑道数据的错误。一直刷新,见数据改后,我才安心。
初入江山,我曾以为社团管理修改,老师会很烦,没想到老百社长耐心地修改,还夸我对文章的态度认真负责。驻扎江山后,我才知江山就是文化军人的练兵场,江山人严格要求,锲而不舍,修改再修改,不厌其烦。
我本是一个严谨的人。却固执地认为,严谨仅用在自己的医学上,不能用到其他地方。
江山文章推广,读者的眼睛就像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瑕疵。那个素不相识的电话,我才意识到错误。作者作为文化娱乐的向导,我对自己文章的不负责任,是对读者不尊重。
此后,我严谨的态度,工作和创作中并用。每次投稿文章前,我一再修改,精益求精。文章不怕修改,越改越好,每修改一遍都有新意。
二、妙手偶得
投稿江山的文章,都是我原创首发。被社团选送推广、有声选中朗诵、读者发到朋友圈,在长乐本地的知名度渐高。到江山几个月时间后,我除了医生朋友外,多了作者朋友。
《故乡的山》被江山评为绝品散文,顶上最高荣誉皇冠。
“故乡的山触碰了游子敏感的神经,牵远了游子思乡的情怀,放眼远眺通往故乡的迢迢心路……娓娓的叙述让桩桩件件生活琐事竟变得如此亲切自然,那割舍不断的乡情一缕一缕被重新续接。口语式的絮语、语气助词、民间俚语使散文的字里行间弥散着泥土的气息和地域的风情,曼妙成了一幅动感的乡村风俗画卷,让人回味无穷。”绝品组留评。
作协的陶老师,无意中看到《故乡的山》,非常认可,便推荐发表在衡阳晚报副刊:“一篇描写本土山水的文章,融入游子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感,文章惊艳,推荐刊发。”
我的心只在江山,对纸媒没什么概念。本地文友把报刊的电子版链接发给我时,不敢点进刷新页面,生怕一刷新就不见了。陶老师电话询问我要几份报纸。我毫不犹豫要了五份,似乎五是一手抓,自己要牢牢抓住这份珍贵的礼物。
我开车去报社,心情美美哒。传达室的老爷子,笑眯眯地从镜片上方打量我。
“呵呵,美女出报(方言为出丑)了。”老爷子打趣着,递给我五份当天的报纸。
我无遐理会老爷子,笑着应诺,接过报纸就走。那种心情就像从医院的新生儿恒温箱里,接出自己的孩子。
车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文字排成长版,在报纸最醒目的位置,上面插图一朵花,下面插图一支笔,像用笔在土地耕耘,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仅刊发一篇纸媒,以网络作品的高质量和数量,六月份,便破格吸收为衡阳市作协会员。
之后,我的诗歌《天使,在梦开始的地方》被湖南诗人的《女诗人专辑》刊发。诗歌样刋捧在我的手里,小心冀冀地一页页往后翻,不敢惊动诗选的静美。这是自己作品刊发的第一本书,诗刊让我感觉前所未有的分量。
迴雁诗社邀请我参加二零一九年第一次会议。会上,我被吸收为迴雁诗社任理事。
新理事发言时,演讲身经百战的我,居然心脏“砰砰”直跳,讲得语无伦次。也许,我感动的不是诗社理事的头衔,而是在文学上,自己又迈进一步。
在江山,我从网络作者发展到纸媒,再成为市作协会员、迴雁诗社理会,就像妙手偶得,是浑然天成的过程。
三、客串登讲台
我在江山的成长标志,非三堂夜校课莫属。
我本是凡偶近器的平庸之辈。老百督查鼓励我去上第一堂夜校课时,我才刚成为签约作者。我深知自己浅薄,难登大雅之堂,以为自己成星路途遥远,便应诺老百,说等自己成为江山之星,便准备课件讲课。
就在签约后一个月,我成为江山之星。既兴奋有幸成为江山之星,又紧张如何写夜校课件。言既出,行必果。话不食言,开始行动备课。我以亲身经历,写成课件《细节决定散文的成败》,讲述自己的江山成长故事,从一个不会写文章的人,到一点点进步,再到成熟的创作思路。重点讲述词、句子的细节处理;段落的细节处理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我用自己的文章细节处理前后对比,把细节的重要性深入简出,讲述浅显明了、通俗易懂。
后面两次夜校讲课的原因如出一辙。作为社长的我,请社团专业老师讲课,备课正在写稿中,我与校长沟通,安排时间上课。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讲课日期越来越近,备好课的主讲老师忽然失联。
临阵不能缺帅!我用几天备课件,交稿讲课,按期进行。生活留下一片悬崖,执着为我插上翅膀飞过,成为我成长的纪念碑。
我在《浅谈散文的创作要点》中,又一次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创作要点。虽然前一次课讲课,本社团参加的人都寥寥无几,并不影响我对文字的热爱、我的进步,也并不影响我的第二讲课,更没有影响外团的老师对课件的认可。我是一只雕鹰,没有坠亡在山涯,而是越挫越勇,折翅翱翔。
当我建宁静新团时,有数友竟然是听夜校课之后,追寻宁静而来。
第三次夜校课讲述《短篇小说创作的基础》。起初,我一直很纠结备课讲解散文还是小说。当时,我散文创作稍成熟,而小说创作,正处于的入门阶段,只能与大家一起探讨基础知识了,和老师们一起摸一摸小说的门道。思前想后,我豁了出去,便讲短篇小说的创作基础。
这次讲课,凡是在线的宁静人,给予热情的支持。尚有许多陌生的老师,在夜校课堂鼓掌和课后留帖。我能感觉人心向善、人心向暖。
“满满的干货,值得收藏。”有老师留言。
“浩渺若尘老师的精彩讲座,能使人在写作中看到灯塔,在云雾中看到阳光!”还有老师如此夸赞。
我的课件就是青菜粗粮。从自己创作过程有感而发,与老师分享江山成长故事。课件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却接地气,引人共鸣。源于自己的创作心得,因为真挚,所以感人。
江山佳境,引文人墨客停留;江山沃土,植入文字更茂盛。
江山见证我在文路成长的每一步。我虔诚地依偎在江山的怀抱,聆听它的心跳,感受它的呼吸,品朝霞绚烂,读夕阳如诗,朝朝与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