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永远的龙神(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永远的龙神(散文)


作者:文之箫 布衣,15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74发表时间:2020-07-02 10:08:46


   自我懂事起,我就喜欢看龙灯。
   大概每个村庄都有各自的传承罢!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村里还未通电,各家各户都住着低矮的简单的土坯房。每到夜幕降临,四下黑乎乎一片,只有那此起彼伏的狗吠声拱卫着这个古老的客家村庄。
   除了春节闹龙灯的短短的半月期间,勤劳的村民们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静的仿佛一池静水。
   我于是特别向往春节,向往那古老而神圣的龙灯。她的古老是因为我们村庄是这一带最早起的龙,而神圣则缘由太多关于龙灯的神奇的传说。
   祖先们早已把龙灯敬若神明,尊称龙神。听说龙神菩萨极为灵验,只要诚心奠拜求助于她,凡事都能一一应念。
   龙神菩萨恩赐的福佑太多了,我无法对此一一例举,只说当年龙珠生的传奇一说。
   龙珠生本名萧龙生,外号龙珠生——这名字意义可重大得很!皆因他的父母膝下无子,清一色九个闺女,在农村中若无男丁,如何传承香火?为此他的父母着实愁死了,东求神西问佛后还是一个劲地生女娃,可女娃终究会是别家的人啊!
   终于在这年正月闹灯时,群龙狂舞当中忽然有一盘龙的龙头神奇吐珠了!
   之所以称为神奇吐珠,是因为龙珠位于龙头的大嘴中,中间用一条铁条上下串索着,一旦舞动龙头,龙珠便会随性地旋转,而龙珠中的烛光却亮丽不息,最是好看。传说舞动着的龙头如果吐珠,如果谁能在龙珠尚未灭火之前抢夺过来供奉于自己厅堂的神台上,必能香火永续福寿永昌。
   当时的情景可谓混乱至极,众相抢夺中龙珠竟滚到了龙珠生父亲的身边,他急忙捧起飞奔回家,从此殷勤供奉起来——龙珠生于是顺应而生了!
   妇人女娃是概不能碰到龙灯的,只能远脁。任何人都不能用手指对龙灯指指点点,这样是会肚子疼的,百试不爽。种种因果下,龙灯便成了村人心中止高无上的神灵。
   从七八岁起,我便听着长辈们打锣鼓,觉得格外悦耳动听,不知不觉间便学会了全套技法,年复一年中,成了最年轻的锣鼓大师,我能坐在板櫈上双膝夹着鼓子,左手提着小锣,右边挂着大锣同时击打这三样并丝毫不出差锴。其实锣鼓牌子不多,常用的无非是七八个,反反复复中闹得火热就行。直到后来请来唢呐师傅教会了打样台,这便是锣鼓的精华了,一套打下来差不多近一个时辰,从《八板》展开,接着《浪涛沙》丶《上桥下楼》、《湖南大派队》、《男女绑子枪》、《小桃红》等等连续而下,鼓声疾如雨、唢呐扬如风,在静寂的的深夜里声飘四野热闹极了。
   年复一年中,一切都在改变,万物都在更新。我也从当初的孩童时代步入了中年,唯一无法改变的,是我对于锣鼓的热情,年年闹灯时我都是鼓手,我用我满腔的热情击打着节拍,演饰着这个年复一年的永远不会老去的故事。无论平日里的任何恩怨情仇,在此时都会被大家抛在一边,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摆宴席,诚邀来自邻村的舞灯和看灯的乡邻及亲朋,猜拳声谈笑声和样台声响彻夜空。
   而今的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却似乎再也寻找不到当年的感觉——年的味道。于是更觉得龙灯的可贵,她凝聚着平时各奔西东的人们能聚在一起狂欢,传承着祖先们一代传承一代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团结友爱的宣扬。
   龙神不会老,因为有关龙神美好的信仰,因为我们有着一代更胜于一代的儿孙……

共 12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拜读作者的文章,沉入了无限的遐想和憧憬当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龙灯是村子里人们的文化基因,是他们的文化记忆,蕴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团结友爱的宣扬,关于龙神美好的信仰,一定会代代延续。看着文中的描述,让我对龙灯有更深的情感与期待,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幅热闹的新年图——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小小的村子锣鼓喧天。感谢老师赐稿晓荷,期待老师的下一次精彩作品!【编辑:小小的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小的船        2020-07-02 10:09:39
  龙灯是文化符号,也是文化记忆。感谢老师赐稿,期待您的下次精彩佳作。
2 楼        文友:文之箫        2020-07-02 10:30:31
  感谢老师的推荐及精采点评,龙灯在过去是物质文化,在如今及往后会是精神文化了。我们家族百多户人家,唯一能够凝聚在一起的,就是龙灯会,所有的集体事业都在会上议决。如今的孩子们热衷于动漫、青年们忙于外出,祖辈传承的龙神不知哪一代会在哪一天终结,那时便只能回忆了……
人间正道是沧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