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我的“中专”是父亲骂来的(散文)
这几年,我写过几篇怀念父亲的文章,说是怀念,但每篇文章都充满责怪。但只有我知道,这是爱之深的责怪。我对父亲是很尊重,对父亲也是很爱的。我这个人看上去老实,但实则非常倔。即便父亲,我也不会愚孝蠢爱。最近的陈春秀等的高考顶替案,陈春秀父亲的一句“是父亲没能力别人才敢这样欺服你”。看到陈春秀的老父亲,我突然想到自己的父亲。从某种意义讲,我的高考是被父亲骂出来的。
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吃大锅饭长大。1978年10月大家庭分家,哪年我正好考入县高中,分家时我没在家。这次分家一下分成五个小家。我奶奶单独一家,父亲三兄弟各一家。父亲三兄弟分家时,大哥已有两个儿子,因此,父亲与大哥也开过。说实话,我考入县中有点意外,以初中两个班六十个学生的平时成绩排名,我估计只能排10-20名之间,绝对难进前十名。如果安平时成绩,我可能只能考取罗田公社高中。但哪年我考取了县中两个农村高一班,两个班总共招120人。我们公社当年考入七名同学,我是第七名考入者,因为只有我分在二班。
是我超水平发挥嘛,其实并不是,初中升高中,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共四百分,我考入县中的总分是201分,平均只有50分,你说叫超水平发挥嘛!考入县高中,父亲特意带我去报名。因为当时校长是父亲的老局长,并且曾经两个人关系特别好。张校长是全县出名的不拿群众一针一钱的南下干部,找校长当然不存在什么找关系。按成绩排名,我是一百名之后,自然被分配在高一(2)班。高二时,按成绩重新排名,我被调整到高二(1)班。
1980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我报的是中专,也是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门共四百分,好象哪年考了288分,离中专录取分数钱还几分。1980年9月开学复读,又是父亲带我去报名,可能是想顶父亲替的心里原因,我当时并不愿意去复读。我清楚的记得,快走到峡江中学校门口时,我死活不愿意进入学校,此时,父亲大骂了我一顿。大意是,你大哥想读书没让他读,现在你有书还不读。就这样,在父亲的大骂之下,我选择了复读一年。我不愿意复读其实有我的盘算。一是盘算父亲退休顶替,二是我最怕的就是写作文,第一次高考前,语文老师都说“罗会武,你的作文水平不要参加高考”,而写作文复读并不能提高。第二次高考,另一位语文老师又说过重样的话,“罗会武,你的作文水平不要参加高考”。1981年以314分总成绩就考取了中专,这年能考取中专,得益于我改写了初中时老师在课堂讲同名作文。初中语文老师叫李怀壁,他会把好的同学作文刻成范文在课堂讲。同学,高考前几天,我正好又读了“黔之驴”这篇古文,而考的正好是“黔之驴”古译今。80年高考(中专),语文只考了五十几分,81年高考(中专)语文我考了72分,算是超水平发挥。
父亲这生对人非常严厉。说实话,我从小怕父亲。但怕归怕,但父亲从没动手打过我。父亲严是严,但父亲平常其实并没管我。小学时,父亲在县城工作,大约每个月回家一次。父亲每次回来就是我我“写一百个字”。开始我怕打,我真秒写了一百个字,可是父亲并没检查,后来,我就没抄写了。
高中两次报到,是父亲第一次亲力亲为的管过我。尤其是复读哪年,如果不是父亲骂我,我可能真的就不去复读了。不去复读,其实,我当时也有自己的盘算,当时父亲这辈可以提前退休顶替,因为有很多初高中同学就顶替了父亲的工作。后来,父亲的替被小妹顶了,也算我为这个家庭作了贡献。
清明时节,我写了篇记念父亲的文章,文章中充满对父亲责怪。有文友说,清明是怀念先人,文章很特别。前几天,陈春秀、苟晶高考顶替案暴网,这几天正值高考,我突然想起高考,也想起了父亲对我高考起的作用。
早安[微笑][微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