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风】沂水文化小记:孔子、纪王与李逵(随笔)

编辑推荐 【清风】沂水文化小记:孔子、纪王与李逵(随笔)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25发表时间:2020-07-09 14:10:19

对于沂河,向往已久,我深信,那是一条流淌者着前贤往哲流风余韵的河。洙泗之上,沂水之畔,儒风浩荡,流传万古。孔子师徒的足迹,在此深远影响着历史。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中曾皙的一番话,让我深深地记住了沂河。其间流露出的,是仁者的情怀,淡雅的风度,于是在从容之间,超越了激荡的豪情。而今看来,使吾人争斗不起,权诈不用,然后彼此相安,乐得其所,岂非文化的真谛、文明的彼岸?难怪,孔子有“吾与点也”之喟叹。
   我曾在临沂城中寻访沂河不遇,初来沂水,当然不容错过。晌午过后,高阳渐西,终于在满怀期待中,来到了沂河公园。尽管夏日炎炎,不免暴晒之苦,还是往来两岸之间,临眺桥头之上,一览沂河风物。河畔二三父老,临流而钓,抱膝芳草清波之间,怡然自得,不时将活蹦乱跳的小鱼收入篓中。听一位老者介绍,沂河出自沂源,流经沂水,南往临沂二百里许,沂河右岸,是为河东区。流观两岸,愿望已足,既然稍知原委,于是驱车暂别,聊且写下一首小诗,不拘格律,以记其游:
   静水无言自在流,芳洲郁郁舞白鸥。
   南望府城无多路,今立桥头据上游。
   既然是首临沂水,次日的行程,还是选择博物馆做为了解县情的捷径,但不免也带着几分落寞的心情——一个县城的博物馆,能有什么呢?然而不愧是千年古县,总是让人大过所望:一入门,便是纪王崮春秋诸侯大墓的陈列,尽管墓主人的身份迄今无从查证,一组组精美华贵的青铜器,依然令人震撼。或钟鸣鼎食,或金戈铁马,昭示了二千多年前周代文明的辉煌,与诸侯公室的高贵典雅。“器以藏礼”,礼的精神深入到生活之中,调节着人的思想情趣与行为方式,让人们过上一种有秩序、有信仰的生活,从此融入到国人的血脉中。透过实物,让后世子孙有机会打开穿越时空的视窗,一览祖先生活的情境。
   在漫长的文明起源与奠基阶段,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茁壮成长。哪怕重山阻隔,四塞为固,沂蒙大地同样不能逍遥世外。通过几组简明的介绍,关于文明的递进与融合,也让我这样的门外汉,对上古时代的认识变得愈发清晰起来。从考古实证与文化典籍相结合的角度,可以更加还原、印证我们的历史,牢固我们的精神根基。
   同样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沂蒙深处,依然有水浒的遗踪——李逵杀虎处。在以往我的印象中,水浒多半是鲁西南大宋京东一带的故事。看来,譬如沂水滋养了沂蒙大地,蒙山成为一方的地理坐标,正是齐鲁大地和中原水土的交融,才诞生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水浒故事,一位位豪侠仗义的草莽英雄。诚然,我还算不上《水浒》的忠实读者,对于水浒的故事也不那么熟悉,但作为中国人,却不能不打小便熟知水浒里的主要人物与经典故事。当走进沂水,来到李逵杀虎的故地,不由得在心里哎吆了一声:“原来是这里!李逵原来是沂水人!”
   一部水浒,脍炙人口,让我们看到了豪侠、忠义,看到了勇武、权谋,也看到了崎岖的江湖。天罡地煞,降临世间,水浒一百单八将所以凛然生气,不死不灭,乃世间一股豪气、一腔血性。然而从洪太尉放走妖魔,到高太尉执掌政权,人性中的贪婪与虚妄,却是背后的总导演,终于成就了一曲梁山上的悲歌。
   行走江湖之间,时见满眼风波,何止清风朗月。哪怕生性凉薄,谁能不食烟火?哪怕生性高傲,不过漂泊尘间。水浒,无非江湖之畔的故事,留给后人一代代去品读。
  

共 13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处风景,一处不同的心情,在作者生花的妙笔下绽放出异样的色彩。跟着作者一起去领略风景的旖旎,读后如同身临其境,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笔带着艺术的美感,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语句凝练,生动形象,充满正能量。感动读者。写出真情实感,落笔有力。文笔流畅,意境优美,内容饱满,精彩纷呈,好作品。佳作欣赏,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推荐阅读。【编辑:飞瀑流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瀑流云        2020-07-09 14:48:57
  感谢投稿清风书苑,欣赏好诗,期待精彩继续。
飞瀑流云
2 楼        文友:静夜霜        2020-07-12 22:20:45
  一篇文章很好的写出了浓郁的地方风情与历史,下笔随意却快慢详略有度,拜读大作。
静夜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