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书香百年笫一家(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书香百年笫一家(散文)


作者:牟伦藩 白丁,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4发表时间:2020-07-11 20:10:25
摘要:武陵山区深处,牟龙骧坚持耕读为本,祖孙四代经百年努力,培养高级人才二十多人。


   在湖北西南边陲的陵武山区,利川市汪营镇甘泉坝村,是一个齐岳山和佛宝山山麓的丘陵山村。八百里清江发源于佛宝山,水质清洁透明,弯弯曲曲的河流,从甘泉村穿过。河岸古柳成荫,河中有数不尽的鱼、黄角丁、还有水獭子。秋冬的田里,有白鹤仲着长颈寻找鱼食,显得优然自得。显然,这里是大群山中难得的鱼米之乡。村里距汪营古镇,只有半里路之遥,汪云古镇是利川四十八个集镇中的大镇,与重庆的石柱县和老四川的万县临迈,逢二五八赶集,人山人海,拥挤非常。贵州和湖南的生意客和四川的商人,川流不息,为古镇增添了四海通达的财源和信息。在清朝末年,州府也看得眼红,在汪营建立了同知府衙门。有一个书香百年之,这个家从民国初年到现在,在汪营是出类拔萃的。和汪营很多家庭一样,坚持耕读为本,希望靠读书之路,走出山村,走向全国,实现振兴家族之梦。这个家族靠知识振兴,已逾百年。代代奋发图强,代代爱读书,代代学业出众,经久不衰,以知识、科技报效民族和国家。这个书香世家,就是牟龙骧祖孙四代,成为汪营书香百年笫一家。他的后人,现在分布于国内外,不为乡亲所知,笔者在此一一介绍以飨读者。
   牟龙骧:派名牟来发,字俊林,一八九五年十一月十九日生于湖北利川汪云甘泉坝村,一九六六年于武汉大学去世,葬于武昌九峰山,享年七十一岁。牟龙骧一九一五年跟随武昌首义领导者之一回家探亲的牟鸿勋离开利川,参加了武汉辛亥革命活动。二十年代初进入长江航运部门,在轮船上当水手,由于他勤奋好学、不畏苦累,工作出色,三十年代初被著名的电雷学校聘为教官。校址在江苏镇江,是国民党三大海军学校之一,校长是著名的海军将领欧阳格。一九三六年,他被任命为海军运输舰“镇海舰”舰长,他驾驶技术高超,能在大风大浪中掌舵行船。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经常冒着被日机轰炸的危险带领全舰人员为抗战前线运送军需物资,有一次大家正在吃饭,敌人的飞机朝“镇海舰”俯冲过来,狂轰滥炸,可他镇定自若,叫大家不要惊慌,继续吃饭,他说:“我们死也要做个饱死鬼”。一九三八年后,他转入国民党陆军后勤部门工作,负责给抗日前线运送物资,官至上校,抗战胜利后回到武汉。从一九四六年起在长江航政局工作,管理船舶和港口;解放后继续在长江航运局工作,直至一九五八年退休。他一生为人耿直豪爽,乐于助人,在国民党的海军和航运部门有很多电雷学校的学生,无论职位高低,都很尊敬他,尊称他为牟老师。在武汉有不少利川同乡,他的家是大家经常聚会的地方,他在同乡中很有威望,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他在戎马生涯中育有三子两女:长子方文(在利川守祖业)、次子方泽(忆学)、三子方洁、长女瑞雯、幺女瑞霞。他对子女严格教育,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国学理念,教育后人要做一个有利于家族、民族、有利于国家的人。由于他具有不安于现状、敢于走出大山的可贵勇气,才成就了以他为首的百年书香之家,他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否則,就不可能有这个百年书香之家。
   牟方泽:后更名忆学,龙骧之次子,一九二一年生于安徽镇江。抗战时期,他曾回到利川的高级商专(现利川市二中)读书,后参军考入黄埔军校十九期,毕业后服役于国民党炮兵部队,解放前夕,他所在的一百军驻扎在湖南长沙郊区,任炮兵连长。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共产党策反成功,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宣布起义,长沙和平解放,他得知起义消息后十分高兴,想不到风云突变,一百军军长杜鼎、参谋长刘云楷反对起义,胁迫全军叛离起义部队向西逃窜,并当众打死两名赞同起义的军官,当时他已被监视,并夹在中间随军部行动,当时没打死他,可能是因为该连是用最新的美式无座力炮装备的,尚未用过,只有他能操作指挥,如果没有他,那些新式大炮将成为一堆废铁。此前他已和共产党地下组织取得联系,并表示必要时率部单独起义,形势突变,他十分着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摆脱控制,在紧急关头,他急中生智以士兵中暑需要抢救为借口和大部队拉开了距离,军部仓惶逃窜,已顾不及后续部队,他趁机带领全连上山隐蔽,摆脱控制后向长沙方向急进,并宣布全连单独起义回长沙的决定,经迂回辗转,于八月十日回到长沙,受到解放军一三八师的欢迎。八月十二日晚,长沙城东区举行“万人迎解”大会,他作为起义部队的代表,接受市民献花并讲了话,从此他实现了弃暗投明心愿,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经过整训,他们连被编为一三八师四一三团平射炮连,仍担任连长,南下广东剿匪立过战功。随后到武汉高级步兵学校学习,结业后响应号召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作战,获一级军功章。回国后转业到辽宁海城县农业银行任行政股长等职,后由于极左政治运动而遭到迫害,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不堪回首的一段日子,终于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一九七九年平反昭雪,恢复工作,政治上重获新生,曾担任鞍山市政协委员、海城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在有生之年,他备加珍惜重新获得的政治生命和余下不多的时光,十分活跃的开展政协特别是统战工作,为祖国统一贡献了一份力量。一九七九年八月,他应邀参加了长沙和平解放30周年纪念活动,使他特别高兴的是与当年地下党的陈力等见了面,回忆往事,他们都激动不已,他在活动期间写的《回忆炮兵连起义》一文刊载于当年八月十一日的《长沙日报》。一九九零年于辽宁海城去世,享年六九岁。儿子海军、女儿荷君,现定居辽宁海城。
   牟忆学八十年代曾回利川探亲,受到了利川市政协殷良银主席的热情接待,并特地安排了座谈会,这是侄子伦勋和他唯一的一次会面,伦勋的父母说方泽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一生坎坷,晚景尚好。
   牟瑞雯(女):龙骧之长女,一九三零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于武汉汉阳,一九五二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三年一直在武汉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任助教、讲师、教授。一九八三年中南民族学院恢复重建,她参与组建该院化学系,担任系领导,一九八三年与丈夫李其驹(曾任武汉市公安学院院长、武大哲学系领导)一道随长子侨居美国。育有三子,长子卫平一九八二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曾获首届郭沫若奖学金,一九八三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获电气工程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电气工程院士,为电子工程师的最高荣誉。瑞雯因为人刚直不阿,敢于坚持真理,在一九五九年所谓的“反右倾运动”中受到冲击,是“武大”当年有名的“女彭德怀”,现定居美国加州硅谷。
   牟方洁:龙骧之三子,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汉阳,一九五零年进入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工作,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八六年在武汉市文化局工作,先后任科长、处长。一九八七年参加筹建武汉出版社,随即调至武汉市新闻出版局,任处长、局级巡视员。一九九五年退休后,任武汉老年大学副校长。妻子刘家琼为小学高级教师,方洁夫妇曾先后随子女旅居法国巴黎和新加坡,二零零一年随儿子志坚侨居美国。次年,和朋友们一起创建华亲联谊会,组织留学人员的父母开展活动,同年通过考试,获加州州务卿任命为公证人。二零零三年七十古稀高龄时,受聘担任湾区最大华人老年团体——中华耆英康乐会总干事,五年后出任该会副会长。方洁一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同年,获中华耆英康乐会赠“热心公益,造福耆英”荣誉奖牌。儿子志坚、女儿牟青,现都定居美国加州硅谷。
   牟瑞霞(女):龙骧之幺女,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七日生于江苏镇江,一九六零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留校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一九八八年转至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副教授。丈夫黄添亦为同专业教授、赴美访问学者、武汉大学城市规划系创办人之一。育一子名海粟,留学并定居澳大利亚,为国际计算机网络工程师,瑞霞夫妇曾多次随儿子旅居澳大利亚,现定居武汉大学。
   牟伦勋:方文之子,龙骧之长孙,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并入武大),水利高级工程师。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六日生于汪云甘泉坝,一九七五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利川市水电局和利川电力公司工作。二零一叁年退休。妻子胡大建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现为华中师大),中学高级教师,市五中退休。伦勋在职三十余年,为家乡的水利电力事业做了大量工作,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参加了利川市六座水电站总装机容三万多千瓦的开发建设(从勘测、设计、施工直至发电),其中市级骨干电站两座:即雪照河电站(一万另四百千瓦)、大河片电站(八千五百千瓦);乡镇级电站四座:即汪云福宝山电站(两千五百千瓦),忠路后江河电站(一千五百千瓦)、团堡卡门电站(一千另五十千瓦),柏杨梅子水三级电站(六千四百千瓦),其中大河片、卡门电站工程纪念碑上刻有他的名字。他还主持了团堡、柏杨等乡镇的供水勘测设计,并成功实施。1991年至贰零零叁年期间,任利川市水电局水电科科长及水电设计院院长,做了大量水利、水土保持和人畜饮水等政府职能工作,同时还主持了市级雪照河电站、大河片电站的改造增容勘测设计,并指导成功实施。他是一个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利川的水利电力事业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一九九六年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全省水利先进工作者”称号,另外还获州计委“利川城市水资源规划”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儿子牟建、女儿牟华均获硕士学位,分别在重庆、南京定居。
   牟志坚:方洁之子,龙骧之幺孙子,一九六三年六月十五日生于武汉市。一九八四年毕业于合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一九八五年由教育部选派留学法国,一九八九年获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博士学位,一九九一年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在法国、美国共留学工作二十余年,曾是美国圣克拉拉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是电子信息处理和软件方面的专家,在国际期刊会议上发表过叁拾多篇论文,拥有五项专利。贰零零伍年回国,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育女儿索菲、儿子安迪,现定居美国加州硅谷。
   牟建;伦勋之子,龙骧之重长孙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五日生于利川市都亭镇一九九九年考入武汉中南民族大学贰零零叁年考入西南财经大学读研,贰零零六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妻子李小莉贰零零陆年获西南财大经济学学士学位,都在重庆金融行业工作,均为业务经理,育一女名珂萱,现定居重庆。
   牟华(女):伦勋之女,龙骧之重长孙女,生于一九八零年八十八日。一九九九年考入武汉理工大学贰零零四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读研,二零零七年获工学硕士学位,现在南京一家世界五百强外企工作,任业务经理。丈夫吴洲同为东南大学工学硕士,在国电南瑞工作,电气工程师,任部门经理。育有一女,名珮璇,现定居南京。
   以上仅介绍了牟龙骧后人文凭硕士以上、职称高级以上人员情况,据统计牟龙骧祖孙四代(含异姓)百年书香之家受过高等教育的有贰拾五人,其中参与抗日救国和抗美援朝的两人,从事科技、教育卫生工作的贰拾人,从事经济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各两人,大多是高级人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有五人,硕士叁人,获得教授职称的有七人,获得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教师职称的有六人。目前有贰拾叁人(包括子女)定居美国和澳大利亚。
  
   牟伦藩根据牟伦勋提供<牟龙骧的一家>改写
  
   贰零贰零年七月改写

共 44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书香百年笫一家,文章描写牟龙骧戎马一生,后人才华出众,成就书香百年笫一家美誉!牟龙骧,一八九五年十一月十九日生于湖北利川汪云甘泉坝村,一九六六年于武汉大学去世,葬于武昌九峰山,享年七十一岁。一九一五年跟随武昌首义领导者之一回家探亲的牟鸿勋离开利川,开始戎马一生的日子。一九三八年后官至上校,抗战胜利后回到武汉,他在同乡中很有威望,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他对三个子女严格教育,要做一个有利于家族、民族、有利于国家的人。由于他具有不安于现状、敢于走出大山的可贵勇气,才成就了以他为首的百年书香之家,他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后人也都学有所成,大多是高级人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有五人,硕士叁人,获得教授职称的有七人,获得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教师职称的有六人,现都生活幸福!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描写细腻,令人敬仰!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7-11 20:11:26
  拜读老师精美文章,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07-11 21:49:06
  诗书传家,爱国传家,数代人为国争光为家育人,代代传承代代幸福!好文大赞!
3 楼        文友:田禾        2020-07-13 10:05:34
  欣赏又一篇充满激励人的好文。拜读学习了。给叔敬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