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黑人白话》(随笔外五篇)

编辑推荐 【雅香】《黑人白话》(随笔外五篇)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5.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12发表时间:2020-07-12 08:02:57
摘要:知足者向佛,知退者向佛,知隐者向佛,知忍者向佛。姑妄言之,阿弥陀佛。

◎ 《黑人白话》
   以前几十年经常组稿,最近十几年经常组团。在我看来,组团比组稿难多了。如果团里自私、自利、自恋“自由”的人比较多,组织者的难度更大,遇到这种情况,黑人常想“下不为例”,可就是没记性—直惹气受累的命。好在经过逐渐的筛选和淘汰,现在经常在一起旅行的朋友,其质量和协调度比以前大大提高,以至于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和任务,彼此的理解、信任和默,也达到新的高度。于是组织者的压力明显减少,团队的快乐指数不断增加。其实道理很简单:道不同不相为谋,谋不同不相为道。余生不长,一定要多和你喜欢和喜欢你的人在一起,不仅仅是旅行。
  
   ◎ 《黑人白话》
   前几天的一个傍晚,和一群同为六十多岁的老同学并肩站在老轿顶下看落日渐垂西山顶,唱最美不过夕阳红,当时黑人也想到了刘禹锡的这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然而却不知道这是他回答白居易的“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如今我们也面临衰老,白居易的悲观和刘禹锡的乐观,交替出现在我们的心情中。但是,悲也一天,乐也一天,悲也百年,乐也百年,何不择乐而弃悲,向老而少,向死而生呢?衰老衰老,先衰后老,衰是心灵,老是身体。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活到古稀之年,也都是那个年代的寿星,原因之一就是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年龄可以“桑榆晚”,精神必须“霞满天”。就像那天我们在老轿顶下放声歌唱,纵情舞蹈,毫无腿疼腰酸,哪像花甲之年?白居易应当感谢刘禹锡,我们也应当感谢白居易和刘禹锡,特别是刘禹锡。
  
   ◎ 《黑人白话》
   看过一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诗词写意》,两位作者分别是诗人和画家。而我是因为喜欢苏东坡才喜欢这本书的。恰恰相反,对于也是由两人共同完成的《冷眼晴雪集》,我则是因为喜欢作者才喜欢作品的。两位作者都是和我在一起喝过酒耍过彪弄过事的朋友,一位是作协主席中画画最好的,一位是报社编辑中书法最好的,两个人的文字和书画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相辅相成,相与为一,堪称关中文坛一道美妙的风景,一段美好的佳话。于我而言,最看中也是最看重的是这本合集中情义的交融与精神的契合:冷眼热泪(王永杰)写尽人生百味;晴雪瓜棚(冯西海)画出世间真相。哥俩你一撇我一捺,完美完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我们也从中读到了人生百味和人间百态。所以说,读者应该感到庆幸,这样的巧合与般配的确是难以复制的奇迹和美丽,像树抱石,是金镶玉。西海,永杰,饿想你们了,何时到我营口老家喝点酒,搞个毬,还可以带几个乡党来。
  
   ◎ 《黑水白沙》
   黑人在上海工作的那些日子,白天属于股民,夜晚属于自己,最好的休息莫过于浏览霓虹闪烁梧桐倒影的夜上海。然而,并不喜欢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外滩,比较喜欢安安静静且幽幽雅雅的愚园路、衡山路、湖南路、丁香花园、大众书局……
   黑人的经验是,水乡古镇看清晨,魔都上海看夜晚,但是在我的看点中都有一个关键字:静。
  
   ◎ 《黑人白话》
   多次去过杭州灵隐寺,和表哥表妹,和朋友兄弟,一起游山玩水,一同拜佛祈愿。拜佛的时候双手合十,掌心扣真心,深深鞠躬,汗水和泪水。有次表妹问我,你对菩萨都说什么了?回答是“不能说,说了就不灵”。其实不说也不灵,黑人在灵隐寺里发的愿基本未实现,只有一条还行:那就是平平安安。现在看,有这一条就足够了,而当时黑人的许多愿望和欲望都是平安之敌,或者说没有实现这些愿望和欲望正是获取平安的代价。在灵隐寺的里里外外,留给黑人印象比较深的有三幅楹联,一幅是灵隐寺中的“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一幅是弥勒佛旁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长开,笑可笑之人”;一幅是冷泉亭上的“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所谓“半称心”正是有得有失,有舍有得的人生境界;所谓“弥勒佛”正是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人生榜样;所谓“冷泉亭”正是无知泉峰,几时何处的人生常态。如此说来,灵隐寺的真谛是隐灵隐欲,而不是显灵显圣,是看破看空而不是求财求福,是冷冷青灯而不是滚滚红尘。黑人不是学佛之人,却自觉强于有些拜佛之人,因为自己也曾带着那么多的诉求去灵隐寺,结果一无所得。而一旦清空种种物欲色念,灵隐便在心中,不拜依然向佛。一般而言,知足者向佛,知退者向佛,知隐者向佛,知忍者向佛。姑妄言之,阿弥陀佛。
  
   ◎ 《黑人白话》
   这是几段写在生日前后的文字,是比较典型的心笺,有寄信人没有收信人,但是这也无妨,生活中的确有一种文字是可以没有读者的,只是汩汩流淌的血液,只要有血管和心脏就行。再次感谢雅香社团和闲妹社长。
  
   (原创首发))

共 18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黑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年龄可以“桑榆晚”,精神必须“霞满天。《苏轼诗词写意》两位作者分别是诗人和画家,黑人想你们了!黑人是喜欢静的。黑人多次去过杭州灵隐寺,从而感悟到:知足者向佛,知退者向佛,知隐者向佛,知忍者向佛。一组《黑人白话》有人生的感悟,有内心的情怀。作品语言流畅,字里行间透着真诚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篇贴近生活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07-12 08:07:14
  感谢支持社团,祝创作愉快。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