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寻】托起大山深处的太阳(赏析) ——赏析寒塘瘦石精品电影剧本《大山里的孩子们》
小暑时节,就着窗外满天的星星,深夜静读江山文学网上作者们的作品。浏览中,一部两万多字的电影剧本像茫茫原野里的萤火虫,闪着缕缕亮光跳入了我的眼帘。快速打开观看,剧中的故事贴近生活,简约易懂,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这部影视精品之作正是江山文学柳岸花明社团顾问寒塘瘦石的《大山里的孩子们》。
该剧本讲述了一位名叫姜海龙的小主人公,他今年十一岁,是大城市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被父母有意识送到山区奶奶家去生活和锻炼。在与山里孩子们的接触中,他渐浙融入到了小伙伴们的大集体里,使他由一个娇惯任性、自私自利、凡事不考虑别人感受的孩子,快速成长了起来,变成了一个意志坚强,乐于助人,有集体观念的人,并试图积极地为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努力做贡献。在当前这个经济腾飞、物质发达、人心趋于浮躁的时代,能看到这样明智的父母,在繁杂纷扰的生活里,冷静中持理性的思维,选择一条艰苦锻炼的教育途径,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智和整体素质,欣慰中,顿感此篇大作写得太及时太正确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太给力了。逐字酌句细品,挖掘出剧本与众不同的亮点和启迪读者心灵的部分,抓住人物带给自己排山倒海的灵感,写下了这篇赏析文章。
一、切入要害的开端,预示着整个作品按预定的方向走向成功
剧情一开启,呈现在读者眼帘里的是一条依山傍水、延绵不断的山区公路。很快,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公路上行驶着的一辆轿车。在我看来,这个开场白,预示着作品教育孩子的蕴意和使命已经启程,山区青翠秀丽的开阔大背景里出现了一个移动着的点,那就是浸透了浓浓城市色彩的小小轿车。这样,外景已有了大与小的强烈反差,在读者的感官上有了城乡鲜明的对比。并能在第一时间引出了主人公,也就是坐在轿车内的城里少年姜海龙。通过母子对话,让故事的旨意浮出了水面:姜海龙在家娇生惯养、任性倔犟、怕苦怕累,用心良苦的漂亮母亲正在开导和说服他……恰到好处且非常吸引人的开头,对往后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可以说,切中要害的起笔,携带着父母的爱,点明了文字的走向,便顺此一路敞亮地抒写下去。
毫无疑问,他父母的目的是让孩子去农村释放天性,接受一些真实生活的锻炼,担心优越的城市生活环境对孩子品行的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即所谓的“逆境教育”。所以,作品突出了城市和乡村孩子生活环境的差别,始终围绕“教育和培养”孩子这一深刻内涵,让作品从头到尾行走在富有教育意义的路上。
所以我认为,开端的成功,铸就了作品的第一个亮点。
二、写作手法娴熟到位,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剧本得天独厚的创作天赋
1、首先,我点赞题材的选择。因为针对剧本创作的要领来说,任何一位剧本创作者都知道,题材是作品的基石,选材很重要。此作选择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文学艺术价值,并且贴近现实生活、作者与读者都熟悉的题材。并且紧跟时代主流和脉搏,考虑到了作品将会产生的积极反响和效果,让读者有一种耳目一新,但又非常熟知的感觉。随着姜海龙来到群山环抱、依然保留着古朴风貌的青岚堡镇,在奶奶家里,遇到了那些他生命中必定要遇见的小伙伴们,循序渐进中将故事情节一环套一环,按作者的初衷和设想书写下去。
2、人物性格刻画方面,鲜明生动,很具有代表性。泼墨最浓的首先是从娇惯懦弱到坚强能干的主人公姜海龙,其次是亲切文静的乡村女教师王艳华、调皮的同学加小伙伴石虎和狗蛋、漂亮的同桌石美芹,还有善良慈祥的奶奶和知书达理的母亲。塑造的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灵动活泛,丰满感人。人物内心矛盾和心理刻画也很逼真,人物关系有鲜明的对比,比如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在生活习惯、情趣爱好上的差别,导致了他们之间一系列矛盾冲突的产生,犀利的笔直视这些纠纷,展示了矛盾的起因、变化与排解的过程,让读者看到了城乡孩子相互之间感情的交织与心灵的碰撞。
3、构思精巧,以情节取胜。精炼的写法,淳朴的感情,将故事情节做了巧妙的安排,繁简得当,不拖泥带水,不虚张声势,而是穿插了心态描写。在一幕一幕的设置里,保持着必要的连贯性,尊重主人公的心绪变化,让真实感人的情节贴近现实生活。通过一起野外生活、吃饭、买东西、观夜景,以及建议在街道小广场上的募捐活动……等一系列自然而然出现的问题情节,让文字尽显亮点,将作品填充加固。清晰的段落,从容的铺就,让敏感的读者感到剧情起伏有看点,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4、结构严谨,场景设计和布置合情合理。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感觉到了作者有足够的定力,驾驭住了笔墨下的文字,根据剧情的需要,巧妙地设置场景,让故事细节按照自己的思路、影视剧本的特点及样式来完成。文字营造出的画面引人入胜,场景布置与人物对话都符合影视剧要求及人物性格,场景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顺畅。这样,有利于进行电影的拍摄工作。
5、营造了电影画面独有的美感,体现了良好的视觉艺术效果。作者优美精炼的文笔,深入浅出中穿透人物动作和对话,借助于分镜头的处理,环环相扣,一路上风景的美观,以及写景状物,舞台说明都符合起、承、转、合上的规律,深深吸引了读者的心。优美的语言,炫动的情节,勾勒出来了绮丽而自然的生活底色,促使作者与读者的理念快速达成共识,在故事美点和文字画面上尽可能达到完美与和谐,让读者在视觉上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美的享受。
6、突出人物对话,开端与结尾交相呼应。在整个剧本中,作者将人物、情感与景致加以揉和,在读者的感官上,形成了浑然一体的良好视觉效果。一百二十四个分镜头,主要靠大量的不同人物的对话完成,从而也就勾勒出来了故事发展中一个个不同的场景,让读者的思路从故事一开头就进入此地此景,了解此人此心,同时,也不忽略细节的描述。结尾做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从容不迫的文字,与开头相呼应,很好地收束了全文,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印象。
这是我精心提炼出的第二个亮点。
三、剧本蕴含着“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刻主题,彰显了作者思想境界的高度
常言道: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呀,就拿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孩子们来说,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宝贝疙瘩,但更是祖国的花朵,国家建设将来的栋梁。他们像一棵棵青翠稚嫩的小树苗,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精心的栽培与呵护,才能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有用的参天大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腾飞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不利于孩子们品行的培养与教育。如果父母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舍不得孩子吃半点苦头,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的寄生虫习惯,势必造成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越优越的家庭,越就容易养育出好吃懒做、贪图享受、自私自利、胸无大志、不懂感恩、随心所欲、娇惯蛮横的孩子,这也是现代都市家长们所担忧的一个问题。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少年强则国强”,所以说“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有些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的家长先知先觉,及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认为不采取点办法和措施,把孩子长期浸泡在蜜罐里,任其发展是不行的。所以,此故事中姜海龙的父母就下了狠心,将儿子专程送到大山深处去经受磨炼。无疑,这是培养下一代一种积极的理念和行为,值得人们尊敬和赞赏。是呀,扪心自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亲人过分保护下长大的孩子恰似温室里的花朵,怎么能长成意志坚强,正直善良,品学兼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所以,孩子必须在一定的年纪,像小鸟一样,走出鸟巢,离开父母的视线,飞翔于广阔的天地,独自去面对陌生环境里的一困难,在历练过程中,让自己潜在的能力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像姜海龙那样,经风雨,见世面,不但要锻炼出健康结实的体魄,还应该培养出豁达乐观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此作通过场景描写、人物情绪的发泄,以及人物之间的对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阳光美好的主题,诠释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久之计。在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和相互交集、互动的场景时,传达出了深藏在其间的艺术能量,体现了作品深刻的内涵和蕴意。缜密且成熟的构思,激发了文学感染力和造型上的想象力,促使文字一泻千里、蓬勃而发,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大爱与美好,弘扬了正能量,启迪人心,具有警示和引导的作用,充分展示了作者创作电影剧本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素养。
童年,每个人都有过,作者用温婉细腻的笔捡拾起记忆中童年快乐的天性和纯真,用毫无修饰、毫无造作的语言,让逆境教育的意识和积极健康的思想境界,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流淌,加强了剧本的厚度与质感,提升了作品作为文学艺术的教育意义,这也就让剧本的第三个亮点,在不动声色中自然浮出了水面。
电影剧本《大山里的孩子们》,以上面三个突出的亮点,足以说明了其内涵的丰厚和思想的深度。寒塘瘦石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多部影视作品中任编剧或导演,并发表长篇及中短小说数十部。进入江山文学后,精品不断,佳作连连,成为江山人心目中的写作高手。特别是影视剧本出类拔萃,争先恐后被他所在的柳岸花明社团推出。可见,其风采和对文学的执着精神让大家有目共睹,成为文友们学习的典范。他的创作格言是:讲一个好故事,让人物站起来。
也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缘故吧,我的笔,携带着我善于学习与互动的精神,钻入作品文字的根部,挖掘、剖析、探索其精髓和思想内涵,不得不说,在欣赏和揣摩寒塘瘦石老师的这部电影剧本时,我的眼前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了一张张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多想说一声:美丽的大山深处,多么惹人喜爱的孩子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明天的太阳……
人生自有诗意,由衷地点赞精彩电影剧本《大山里的孩子们》,这部作品能够吸引我的眼球,打动我的心,其实就是因为我与作者在对待青少年教育问题上的思想观念和看法是一致的。总之,在新时代“托起明天的太阳”口号声中,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抓住了好题材,掌握全局,统筹安排,辛勤耕耘,使作品达到了一定的创作水准和艺术高度,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无与伦比的写作功底,令我感同身受,敬佩不已。
2020•7•13原创首发江山文学网
链接原作:
寒塘瘦石电影剧本《大山里的孩子们》:http://www.vsread.com/article-918585.html
感谢您丰厚精美的原作,给了我写出此篇赏析文的灵感和动力!向您学习,致敬!
敬茶!祝福老师!
谢谢鼓励与支持!向您学习!
敬茶一杯,略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