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栀子飘香(散文)
“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每当听到何炅的这首极富校园气息的《栀子花开》,我的眼前便浮现朵朵栀子花盛开时的清雅婉丽的样子,勾起亲情,染香岁月的记忆。
一
我的家乡在一座小山村,每到农历五月,家前屋后,栀子花开,一片馥郁芬芳,栀子花的香气熏醉了我的童年。
栀子花的花语是绵绵不绝的爱和永远的守候,关于这一花语还有个动人的传说呢。古时有一位姑娘和赶考的书生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之后书生进京应试,中途遭遇不测,消息传回之后,姑娘伤心欲绝,一病不起,一个月后不治身亡,没想到书生不仅没死还考中状元而归,得知姑娘的死讯,他守在坟前不吃不喝,悲痛欲绝,三天后坟头长出来了一棵栀子树,满树繁花盛开,一片圣洁无瑕。这棵栀子树定然是妻子的魂魄所化,从此书生与栀子花相伴,不再续娶,直至终老。这个故事感人肺腑,但幼时的我对花语懵懂未知,只是喜欢栀子花的清丽端雅和她的芬芳,喜欢得纯粹简单。
我家院子里的栀子树,是村里最大最繁盛的一棵,开的花朵也比别家的更大更美。一年四季,枝叶纵横交错,是院里一道葱茏的风景。每到初夏,开始打起了翠绿色的长椭圆形的花骨朵儿,远看并不分明,因与叶子颜色相似,近看已有亭亭之姿,渐渐地,青里透着白,白里泛着青,接着,花瓣愈发白了,一片、两片……花瓣渐次展开,怒放于天地间,阳光倾洒,斑斑驳驳,光影迷离,那温润如玉似锦的质地,迷人的芬芳,引来了黑的、白的、花色众多蝴蝶,流连花丛,翩翩起舞。明代诗人沈周有诗云: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诗句极言栀子花的雅致妙曼与香息盈袖的迷人。我贪婪地享受着栀子花的高洁素雅,任花香陶醉,久久不愿离去。
二
外婆每天早上为我和妹妹梳羊角辫,梳头发之前会采四朵花型标致的栀子花,梳好后为我和妹妹各戴两朵在发梢,我们的心里甭提有多美啦,走起路来都一蹦三跳的。外婆呢,她喜欢穿着亲手缝制的唐装,摘一朵刚绽放的花,用线绕在胸前盘着的蝴蝶纽扣上。我打趣道:外婆,你这个年纪还戴花干嘛?外婆笑出了眼泪:香呗,我喜欢这味道,谁说只是你们小姑娘享有戴花的权利?我后来想明白了,外婆在清苦的日子里,也保持着审美的情调,她用花香调剂着生活,是让日子苦中有乐,活色生香啊。
外婆很善解人意,她看我那么喜欢栀子花,就找了个大碗,盛了大半碗水,折下几朵含苞待放的花儿漂在水面,挨挨挤挤的,置于我书房的桌上。我每次放学回来闻着花香,做题目思路敏捷,完成作业轻松而愉快,就连平时恼人的写作文也变得不再那么厌烦。花香能帮我寻得灵感,张开想象的翅膀,有时我的习作还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诵读,当同学们用热情的掌声鼓励我时,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明白,这“花”是“栀子花”呢!我常慨叹:书房虽陋,有栀则香。
当外婆置于碗中的栀子花枯黄时,我也舍不得扔掉,我会从水中捧出,放在通风处晾干,再把花瓣摘下,放在日记本里、书里当书签,这样我学习的时候,弥漫而出的淡雅柔和的芬芳会带给我满满的动力,让我汲取更多的知识甘泉。
三
妈妈也是心思细腻之人,夏夜每天晚饭后,她打好洗澡水让我洗澡,总是先洒下几片栀子花瓣漂浮于澡盆中,并解释说用这样的天然香水洗澡,利于健康,让人心情大好,还会让身上飘着淡淡的香息。果不其然,我感觉洗得舒服极了,长时间赖在澡盆中不愿起来,直至水微凉,妈妈在外面催促着:快点,你妹妹和弟弟还没洗澡呢。我极不情愿地离开香水澡盆,心中自有一份惬意。
临睡前,妈妈还在枕边摆两朵栀子花,说可驱蚊,也可助眠,妈妈说得没错,有栀子花相伴的每个夜晚再无蚊子的骚扰,安睡至天明,且伴着幽香入梦是多么美妙的体验,连梦境都飘着浓香呢。
回想这一幕幕场景,我觉得妈妈是智慧的,她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原生态的香料美化生活,益于身心,她的用心,她的爱心,让我在粗茶淡饭的年代亦品出生活的好滋味,馨香绵长。
每年栀子花开时,恰逢插秧季,爸爸总会请假从小铜矿赶回帮忙插秧。我家有三块田,共五亩六分,都集中在家门口。爸爸戴着斗笠挑着秧篮准备干活前,总会站在那棵栀子树前,痴痴地欣赏着满树花开,还将鼻翼紧贴在花前,猛嗅几口,然后无比沉醉地喃喃自语:真香啊!再从高处折下两朵分别装入上衣两个口袋里,我看着爸爸这一连串的举动,像个花痴似的,有点莫名其妙。爸爸说:这花香可提神、助力,待会儿插秧时有劲呢。果然,爸爸干了一整天的活归来,依然神采奕奕,谈笑风生。爸爸在清贫日子里,借花香调整心态,让心境愉悦,我想,快乐的感觉有时源于自我取悦,幸福感便会丰盈。
四
夏夜,酷暑难耐,但若在栀子树旁乘凉,暑气便会一点点消散。记得那时吃过晚饭洗完澡后,我们全家都会提着小小的竹椅围坐在栀子树旁听外公讲故事,我和弟弟妹妹听得最入神,我们手托着下巴,眼睛盯着外公,生怕漏了一个字。外公知识的口袋总是鼓鼓囊囊的,他储存了太多的故事,像《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嫦娥奔月》《沉香救母》等等,他讲起来有趣极了,彼时星光闪烁,流萤纷飞,清风徐来,裹挟不远处水塘的水气,枙香浮动,烘托着外公丰富的表情,他入情入境的表述常将我们带入故事悠远的意境,我们听得沉醉不已,听到绝妙处,外公往往留下悬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于是,第二天,第三天……故事总在更新,在继续。我想,我最初的文字启蒙应源于外公,他淋漓尽致地讲故事,启发我无尽的遐想,唤起了我幼小心灵对文学的热爱。
栀子花不仅香气袭人,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我读小学五年级时,那时未通电,我每天在微弱的煤油灯光下写作业,长此以往,眼睛干涩红肿发胀,很难受。爸爸带我去医院治,医生开了眼药水让我每天早晚滴,结果过了好长时间效果不佳。妈妈忽地想起她在一本书中看到,栀子果煎煮后服用可清肝明目,泻火解毒,对于目赤肿痛和视物不清等症,都有一定治疗作用。那时正值深秋,栀子树上橙红的果实正粒粒饱满,可爱至极,仿若召唤着妈妈前去采摘。妈妈开心地摘下一些,除掉叶柄等杂质放于锅里煎煮后,盛汤给我喝,每天早晚各一次。三天后,我眼部不适的各种症状渐渐消失,恢复如初。我惊叹栀子花不仅外形温婉美丽,还有如此强大的药效,从此,栀子给我的印象愈发美好且深刻。
五
后来,那棵栀子树老了,再后来,枯萎了,我的心情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知女莫若母,妈妈看我伤心,就到邻居李阿姨家栀子树下压枝,然后移栽到我家院里老地方。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棵新栽的栀子树越长越像原来的那棵,连枝条交错的样子都像复制而成,难道是老树的灵魂不灭,借新树延续生命?我看着这棵新树,想着之前的栀树,宛如重生的一大簇绿一朵朵白摇曳在我心中,点缀着普通的光阴,熠熠生辉,流芳持久。我每次回老家,若逢栀子花开,都会采下一些带回来,如同将美丽和亲情带在身边。
如今,年华老去,外公外婆爸爸都去了另一个世界,但所有与他们相关的记忆不曾消退,都融化在浓得化不开的栀香里,芬芳着我想念他们的每个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