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误会窝窝里的小感动(散文)
“我们就问了一句,你那么多话干嘛?你不觉得你的解释很苍白吗?”一个愤怒的声音从病房走廊的一头传来,声音之大,以致病区每个房间都能清楚听到。
“我就是给想您解释清楚,孩子在重症监护病房有护士和医生看护,不用担心,请给予我们足够的信任。”面色苍白的小护士声音疲惫,几乎急哭了。
“你们护士长呢?我问问你们护士态度都这么恶劣吗?我们说不信任你们了吗?你们偏心那个局长的孙子,不管我们平民百姓的孩子,我们问一问还不行了!”又一个男性声音咄咄逼人。
护士长是个已经38岁,一个结婚不久的老姑娘,刚休完婚假,不知为什么,在后台就是不出来。小隆护士无助的四处张望求助。
“有什么问题,各位可以问我;孩子们都睡了,请小声些!”刚分来的男护小王挡在被他称作包子姐姐的小隆前面,向后推了推小隆,示意她离开。
小隆面对一群愤怒的患者家属,虽然心里怕得要命,却不忍心将替自己挡箭的小王丢在护士站,硬着头皮和小王一起和病人家属解释。
“您这样质问,不是信任;你们再这么无理取闹,耽误患者休息,我就报警了!”小王压住火气,沉声解释。
“活腻歪了吧?你有啥资格报警?”一个男家属看小王想打电话,一把揪住小王的衣领。
还好,保安及时赶到,把患者和护士隔离开。小王把气哭的小隆扶进护士站后面的小憩室,恍然发现护士长在里面若无其事,他攥起拳头,愣了一分钟,愤怒的转身欲离开。“小王!”护士长一脸无奈看着他说:“我,我怀孕了,已经两个多月,有点先兆流产,昨天妇产科医生让休假,我……”护士长一反往日的理直气壮,像个犯错的孩子。小王恍然大悟,忙回身和小隆一起扶护士长坐下,心中满是愧疚。他突然想起:怪不得保安能及时赶来,护士长没有若无其事。一直以来,护士长都是一个有担当的大姐姐,待人很义气。他为此非常佩服她,他懊恼自己太“小人之心”了。
重症病房里,一个3岁的孩子哭闹着找妈妈。小王走过去把她抱在怀里,柔声哄逗,一只手轻轻拍着孩子的背,坐在电脑前写护理记录,刚才的气还堵在胸口,键盘上的手在抖。孩子趴着他怀里有了安全感,不再哭!
“还真像个小爸爸,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抱着自己的亲闺女呢!不过,这个女孩还真挺可爱的,像个洋娃娃。”
“姐姐你在说我吗?”孩子聪明,直觉让她回头看看小隆。“姐姐是说,你真好看,是个小美女!嗯,还真是个小美女,要是乖乖睡觉就更漂亮了!”小王看看孩子有些苍白的脸,继续抱着她,更加温柔的轻轻拍着,继续敲打键盘。
小隆走过来拍了拍小王的肩,对他竖了竖大拇指:“就看将来哪个小姑娘有福喽!嗨,谢谢你刚才!”就匆匆去忙了,给孩子测体温,换尿不湿,喂水,盖被子,物理降温……繁琐之极,没有时间生气和委屈;所以,小王也只摆了摆手。
其实,在小儿科医生护士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个被疾病折磨的小天使,给予他(她)们的爱和照料是一样的,不,也不一样,病情重的可能被关注的多些。
趴在小王怀中的孩子睡了,小王试图把孩子放在病床上,可是不行,孩子死死抓着小王的衣服,一放就哭闹尖叫,影响其他孩子休息。没办法,小王只好用一条大单把孩子背在背上。
也许孩子的家人觉得自己刚才闹的不像话,臆想着自己孩子在里面更会受委屈,再一次吵闹,要把孩子接走,送另一个医院,孩子父母越想越怕,几乎失去理智。一群人竟然紧跟着保洁阿姨冲进儿童监护室,可是眼前的一幕却让他们愣住了。
小王背上绑着一个孩子,正在给另一个孩子吸痰,负压吸引嗡嗡响,他的肩头汗水已经浸透隔离衣。孩子一手紧紧扯着着小王后衣领,趴着小王背上睡着了。
小隆也在忙碌中,正半跪在一个小患者床前给孩子做雾化吸入,孩子想推开雾化面罩,小隆边耐心地哄着孩子;边一手扶着面罩,一手轻轻拍着孩子……这个姿势可能持续了一会儿了,她扶面罩的手有点抖,隔离衣后背汗湿一片。因为是侧面,可以看到,鬓角的头发粘在脸上……
监护室里,每个护士都在忙碌,她们的手轻轻的,怕弄疼了孩子,声音柔柔的,像慈祥的母亲,每个人都汗水淋淋……“我的孩子呢?”孩子的父亲怒吼!不到陪人探视的时间,一下进来了一群人,大家有点愕然,几个孩子被惊醒,开始哭闹……
“你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小王问,声音里满满的疲惫。
“爸爸!”小王绑在背上的孩子惊醒了,兴奋得大叫。
原来,那个被小王背着的孩子就是滋事者的孩子,小王直起身愣愣的看着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父母也愣了,无声无息地退出病房,竟不顾自己孩子的哭闹。
他们悄悄退出了监护室,很尴尬的聚在走廊一端,没人说话。过了一会儿,孩子的父母匆匆出去,回来的时候提了两箱饮料,和一大兜水果。孩子的母亲,亲自冲了两杯奶茶,找到了护士长。
“能不能让刚才那个小姑娘,和那个侠骨柔情的帅哥出来休息一会儿,我们想跟他们道个歉!”那个差点打了小王的孩子爸爸不好意思地说。
那个被夸作侠骨柔情的小王,接过奶茶的时候反而不好意思了,腼腆得像个小姑娘。刚刚患者陪人滋事叫骂时没哭,此时小隆和小王却鼻子红红的,借故工作未完扭身又进了病房。
同时,五楼神经外科,一个病人家属在病房里大闹,埋怨没有尽早安排手术时,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医生护士在手术室里不吃不喝地奋战了几个乃至十几个小时,除了正常安排的手术,还有临时加的急诊手术。而此时,手术室的医护们都将他们的职业病态暴露无遗:那就是,在手术台上,他们都像打了鸡血,目露精光,稳如泰山,手指灵巧轻柔,有条不紊,可是一旦下了台,立刻像被打掉了魂魄的驱壳,瞬间瘫倒在地,席地而卧,似乎连生机都微弱下来;即便如此,如果听到巡回护士一声“急诊手术,XX科医生请立刻准备!”所有的驱壳会立刻灵魂复位,精神抖擞。这些不是作秀,因为没有人看到,也没有医者会告诉患者这些,因为这是中国医者的常态,是工作,更是责任,没有人叫委屈。因为,误会每天都有,可是病人太多,没有时间委屈生气;可是病患给予他们的任何一丝理解,都会让他们觉得温暖如春,回味良久。
这样的误解在医院里许多科室,很多角落每天都会上演,我们经常被误解,心已被太多的委屈麻木;但是这种误会崩解的时候,原本该有却迟到的理解和体贴到来时,却总让我们医护人员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