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丁香花开】关禄堂时代(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丁香花开】关禄堂时代(散文)


作者:笑君 举人,490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6发表时间:2020-07-21 17:20:48
摘要:写罢《猜想关禄堂》之后,已半月有余。不知怎么了,总是放不下,似乎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捋清。尤其不能释怀的,是“关禄堂”开启和奔腾着什么样的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新时代!

【丁香·丁香花开】关禄堂时代(散文) 写罢《猜想关禄堂》之后,已半月有余。不知怎么了,总是放不下,似乎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捋清。尤其不能释怀的,是“关禄堂”开启和奔腾着什么样的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新时代!
   我陈氏合肥荷叶地的第一代先祖天禄公,于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金陵溧水北渡,来“庐阳西门外十三里荷叶地”的,至今已是650多年的时空跨越。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反身看过往,真的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轮回之感。650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匆匆地一个阶段。但是,一岁一年,都是漫漫的征程。不会,也不可能少却了一寸,更不可以减去一日。多少风雨沧桑,多少彷徨曲折,都是律动的脚步。
   这个阶段,整整经历了大明、大清两个封建王朝,又跨越了“中华民国”,方才投入在新中国温暖的怀抱之中。
   大清道光二年(1822年),祖先们第一次修谱。也就是从此时起,我陈氏荷叶地一族,在继承了金陵“敦厚堂”的同时,有了一个更加靓丽的名称——关禄堂。
   遗憾,我生不逢时,又见微识薄。道光二年一修的谱,没有见过,也就无从知晓曾经的落寞与灿烂。但是,从零零星星的一些信息中,似乎可以窥见一斑。
   五世祖绍德公,生于大明成化年间。生有异相,炯目有神,超凡脱俗。六岁入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典籍过目不忘,且独有见地,又力能携鼎,文武奇才,馆师等皆赞其必成大器,光宗耀祖。可惜,年方十二即染疾而卒。葬于祖坟,坟旁自生枣树,树亦有异相,久凋而不朽,荫庇时人。越百余年,后人伐之,雕三尊神像,供本族后人贡奉。
   大约自五世祖纯德公起,部分族人向荷叶地四周迁徙。一支迁去庐阳与紫蓬山之间的城西桥洞王庙。其后,又分散至枯草塘、雷麻店、五十里小庙、官亭、陈瓦屋、烧脉冈、古塘拐、朱大坝、小竹园、九龙庙、牛尾巴冈等地。这是“关禄堂”有记载、最活跃的一支,加上留在荷叶地没有外迁的一部分,大约是“关禄堂”脉络最清晰的后代子孙了。
   首撰谱牒,是在第十四世祖先们的手中完成的,并正式记载字辈为“忠”字。字辈顺序是:忠、良、国、正,孝、友、家、祥,文、学、朝、显,功、业、廷、扬。据不完全的统计,关禄堂大约传到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代了。
   遥隔189年后,2011年又一次修谱,是由十七世子孙,正字辈领衔实施的。也确立了十六个字的字辈,分别是:德、高、继、盛,世、泰、民、康,宏、宗、伟、育,福、永、吉、昌。为本族后世的发展,再一次地拟定了方向。
   几百年间,迁徙总是在不断地上演着,不仅迁移在荷叶地的周边,还有迁往他乡的。
   十一世禹天公,携三子迁往陕西发展。公终老后,茔葬于西安郊外的狮子岭。十二世廷左公、万全公及其子孙也移去了西安。
   十二世王胡公,携子迁去河南信阳。
   十五世良纯公,携子迁到了安徽铜陵。
   十六世国文公,携子迁回金陵浦口。同时期,国泰、国安两公,则携子迁往皖南的泾县。
   十六世国安公,系大清咸丰年间的国学生。
   另,十二世青山公、惠稠公等举家迁入舒城。还有部分族人迁到了无为、庐江等地。
   虽然,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共领一片蓝天。但是,处在久远而又动荡的年代里,一样是千山万水似的阻隔。凡迁移到省外的陈氏荷叶地一族,基本上都是音信断绝,失去了联系。即便,祖先们没有忘记祖籍“荷叶地”。然而,岁月、风尘的无情,又怎么能让后代子孙留得住曾经那一丝苍白的记忆呢!
   先辈们一步步地走来,一岁岁的奔波。其艰辛,其荣耀,我们无法知道。但是,从春夏秋冬的轮替之中,从山光水色的变幻之间,依旧可以揣测一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明朝经历了276年的波澜壮阔,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却在李自成的“飞鸣镝”中,落幕于煤山顶上。
   谁料,凶猛的满族人,又将彪悍的“李闯王”剿杀在九宫山下,又一个新的政权——大清朝就此诞生了。
   我们知道,满人与汉人的习惯多有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是男人蓄发留辫子了。
   本来,满人入关,占领整个华夏大地,对汉人来说是屈辱之极,心里根本不服。满人为了显示统治者的威严,命令汉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可以想象得出,我陈氏族人,正宗的汉人血统,会“听其命,任其剃”吗?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腥的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而且,这两个地区,距离我“荷叶地”陈氏的祖籍金陵不远。那一时,那一刻,我陈氏族人要么接受现实,要么奋起反抗。
   接受,就意味着瘾忍屈辱于胸怀,甘当他人的附庸。反抗,就是不惜生命,博取一个忠烈的名声。然而,无论怎么样,都是需要做出牺牲的。今天,我们难以了解当时,便无法知晓祖先们如何应对那新旧交替、变幻莫测的时局。可能是,既有纠结,又不能不与时俱进。当然,也一定不乏赤诚忠勇之士。斗争、牺牲,是在所难免的。甚至,扬州、嘉定的“抗争”中就有我陈氏族人的身影,只是没有留名而已。
   历史,就是这么的令人不可思议。立朝296年,统治汉人达276年的大清朝,在革命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滚滚洪流中,灰飞烟灭了。
   按照华夏民族的精神,以及儒家思想的传统,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是要效忠皇帝的。何况,经历了几百年的交错、链接,除了当权的上层满清贵族,大部分的满人已被汉文化融合得差不多了,身上早已失却了女真人的影子。现在,谁来主宰世界,似乎不是潮流汹涌的根本所在。
   但是,民族要独立,天下要新生,人民要自由的“革命”呼声,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今天的我们,不用多想,都会清醒地知道,陈氏族人一定是站在“革命者”的一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同样不输于那个时代。
   诚然,斗争、奋进的岁月还在后面。考验祖先们的一定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急”的,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瞬间。
   陈独秀,安徽安庆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建党史上,与革命先驱李大钊并称为“南陈北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到创办《新青年》,再到谋划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并连续出任好几届党的总书记。对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对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的诞生、发展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期,在党的发展方略上,陈独秀与党的组织以及党的主流群体产生了分歧,直至被罢免了总书记职务,并被开除了党籍。但是,他坚持主义,不妥协,不让步。更加可贵的是,不被敌人利诱、收买,终生不改其远大的志向。即便,生活无着,漂泊流离,贫病交加,也不向敌人屈膝投降。是一位令人尊敬、景仰的世纪伟人。
   陈毅,四川乐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之一。青年时代便投身革命,从“八·一”南昌起义的硝烟中,踏上井冈山。在“雪压青松挺且直”的艰难与困惑之中,领导着一支队伍直接奔赴“中原逐鹿”的战场。为新中国的开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有人会问,怎么说到陈独秀、陈毅了。想以他们的身望来抬高关禄堂的地位吗?
   真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不过,看一下我关禄堂历代祖先们迁徙的路线图,似乎是有答案的。祖先们,既有西迁陕西的,又有南下江西、皖南的。而且,在其后的若干年里,这些迁出去的各支、各派,还在继续着迁徙的征程。迁安庆的可能性最大,因其就在我迁铜陵一支的隔壁。迁四川的也极有可能,在几次大规模的“填四川”行动中,难道就没有我族人西去四川的可能吗?
   故此,很难说陈独秀、陈毅于我关禄堂无关。退一万步说,他们根本就不是我陈氏关禄堂一脉。然而,他们是我陈氏一族,是我华夏一源,都是炎黄子孙,任谁也不能否定。
   而今,我们成长在新中国的五星红旗之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关禄堂所有的后代子孙,无一不享受着幸福与快乐的新生活。
   然而,早年间迁徙出去的祖先及其后世子孙们,是否还知道关禄堂的存在呢!关禄堂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还将继续发扬光大。那么,关禄堂的子孙们将以什么样的一种方式再续前缘呢? 
  
   (原创首发)
        
   2020年7月15日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共 32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兴衰长河中,也隐含着无数中国无数中国家族史的兴旺与衰落。每个家族的族谱的兴旺与衰败历史也间接的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这篇《关禄堂时代》散文给我们讲述了关禄堂的历史发展变迁和进入新时代后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散文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感。问好作者。推荐大家共赏。【丁香编辑:天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山        2020-07-21 17:22:37
  散文具有很厚重的历史感和极强币现实意义。欣赏学习了。问好作者,祝文祺夏安。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2 楼        文友:醉美如卷        2020-07-22 09:51:33
  每次读老师的文字,都是寓意深刻,且文字厚重有历史感,又能给人以警醒,欣赏学习!
醉美如卷
回复2 楼        文友:笑君        2020-07-27 16:37:06
  人生不知道来路,也就不知道去向。谢谢关注。下午好!!!
3 楼        文友:大智若愚张        2020-07-22 15:18:41
  家有族谱是幸事,精神的传承总会刻在骨子里引导生命的轨迹。
回复3 楼        文友:笑君        2020-07-27 16:37:50
  写出来,是我们的责任。谢谢,下午好!!!
4 楼        文友:石尖        2020-07-24 14:39:55
  笑君老师散文有种历史的厚重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欣赏学习!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5 楼        文友:笑君        2020-07-27 16:36:09
  天山编辑辛苦了。迟复为歉!下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