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关于人生的思考(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关于人生的思考(散文) ——对如何走出柏拉图“洞穴”的浅见


作者:琇椿 白丁,3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10发表时间:2020-07-23 16:41:55
摘要:原创首发


   题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认知中,这种认知来源于成长环境,家庭及社会,来源于文字及由文字记录组成的文字,来源于文字记录的历史,从哲学层面,柏拉图说这是一个“洞穴”,走出洞穴,突破认知局限,获得光明,是我学习哲学心理学的思考。遂成本文。
  
   学习了李明老师的文章《心理学的再启蒙:如何走出柏拉图的“洞穴”》一文,又一次触发了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乍一读文章,没经仔细思考,我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赞同李老师说的“在心理的层面,每个人都是‘囚徒’,都在一种无奈的瓶颈下苟延残喘。”这句话。理由是,我认为自己是在人生的困惑之际寻到了心理学的,一接触心理学,其中辅导老师的几句话,比如:“领导向你发脾气,是领导的愤怒情绪导致,是领导的高度不自信,认为自己不能掌控某个人,某件事和这个单位,才忍不住爆发愤怒。水平高的领导,做人没问题的领导是不用发脾气,闹情绪解决问题的。心理学是向内看的科学,没有向内看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听了上面的观点,立即让我变得内心轻松无比。恍然大悟。奥,我一直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不明白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挨训,挨骂又不敢向领导反驳,被侵犯了边界,不敢喊“请停止!”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内心压了很大的火。认知到这个层面,内在纠结立即烟消云散。我不用再在此类人,此类事上纠缠了。内在的难过,是和自己过不去。我要向内看,觉察我自己的认知,哪里有限制?哪里有情绪?可以说,心理学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番广阔天地,我的思维不再拘泥于原来的人事的看法,心理学让我的眼界打开了,让我寻找到了人生洞穴里的那一束光,我可以沿着光走出原来将我意识困顿很久的洞穴。
   细细思索,李老师说的“柏拉图的‘洞穴’”是哲学层面的,是每个人都存在的,自己认知范围内没有达到的领域包裹着的洞穴,知识越多,与未知的接触面越大,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困惑越多,这诸多困惑,构成了那个“柏拉图的‘洞穴’”。在一定时期内,我们都会将自己局限其中,也可能是自鸣得意,也可能是想突破不得法的难耐,也可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心智之苦,也可能是生活上的某种暂时窘迫……一切都有可能。看自己选择什么人生使命,就如同选择爬山攀登珠穆朗玛峰和选择涉水郑和下西洋,两者自然不同。但都会遇到自己的困难和由认知不足带来的精神上的茫然。从这个层面上我认可柏拉图和李老师的观点。我可能不认可不能接受的是“囚徒”和“苟延残喘”这两个让人不舒服的词汇。但细一想,学心理学之前,我都觉得自己因内在情绪的压迫,胸口内一团东西堵着难受,无法排解,自己好像无法把控地随时可能会突发心梗、重度脑益血死去。因不想就这么白来一世,不甘心,所以去洞穴外寻路。写到此时的的心境,再看“囚徒”和“苟延残喘”这两个词,再读李老师“在心理的层面,每个人都是“囚徒,都在一种无奈的瓶颈下苟延残喘。”这句话,自己坦然地认可了。
   李明老师说:“如同柏拉图笔下的洞穴人,人们会让自己安于自己的局限,浪费了全部的生命去安抚自己——‘这样也挺好’。”我确实觉得经过自己三十几年的不懈努力,获得了目前生活和事业的结果,因为有人们所谓的“知足”心态,常常内在有一种满足感。我爱人几次说:“心理学是为人服务的,为幸福生活服务的。你最大的心理学是回到家,照顾好家人,当好妻子,妈妈,姥姥,哄好孩子。”朋友也很多人劝我:“五十多岁了,现在的生活挺好,工作也比较满意,干嘛还学习心理学,去听课,讲课,做公益,找累。把爱人孩子照顾好,身体好就行了。”这些说法,也许没错,但对于我,显然,内在是不满足此种生活的,所以听了是悦纳。改变的是面对家人的更耐心和语言态度的日趋于柔软,没改变的是不懈的求知、思考和践行。
   深入思考女人的角色选择,思考女性人生到底应该怎么活?我的拙见是:女人,不应该是性的工具,不应该是生孩子传宗接代的工具,不应该是做饭收拾屋子的主妇。上述三方面只是女性在家庭这个定位层面的部分职能。女人,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全由自己。但,女人也应该和必须有担当,不苟且,才有自身价值,此生才不白活一场。女人应该有思想,有事业,有追求,有自我。我在家人、孩子、事业几方面都被满足了,那个追求更高认知的内在自我却没被满足,那个自我,想冲破牢笼,想走出洞穴,想去见识新天地。
   有的人,可能说我是女权主义。错!我是典型的男权主义。因为,我知道,这个社会,虽然有少数女性精英,如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中国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等,他们因为自己的优秀而身居高位,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格力总裁董明珠因自己的智慧和实力战胜行业对手,将格力带向事业龙头位置。但,与男人比起来,成功的被社会公认且被尊敬的女性还是太少。我最推崇杨绛先生,出身诗书之家,学养深厚,一辈子不争名利,踏实做好自己,相夫教子读书持家,是女性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但一般人也只能望其项背,望尘莫及。杨绛先生的这种“接纳自我”,“接纳现实”乃至“回到当下”的状态不是很好嘛?
   我的观点是:在家,则相夫教子侍奉好长辈,亲情相合,长幼有序,享受家庭的幸福和温暖。出了家门,我们女性也是社会的人。伟大领袖毛泽东,让女人翻身得解放,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男女平等。在社会上,我们就要冲破自己思想的洞穴和牢笼,自己敢于解放自己,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下属,最好的领导,最好的公民。
   把我放在“洞穴”里蜗居,人蜗居着可以,思想不能蜗居。不让我做自我,不让看书,不让发表自己观点我是不干的。因为确实“那种对真相的渴求,如同脑壳里碰壁的苍蝇,嗡嗡嘤嘤,挥之不去。”总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突然现前,让人无法逃遁。就像随着自我的长大,总有一天要听到蛋壳的碎裂的声音:啪!这样的观点我极为认同,这样的境遇我也有,也希望有。
   “心理学的伟大,在于对人性的原创之思。而非文字游戏……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的内在‘瓶颈’的思考。在这个思考的基础上,能有所作为”——这正是我的追求。我不愿意变成一个“内棱角全无,成为一个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的胖子——一个油腻腻的学过心理学的,中年人”!“心理学爱好者并不是‘有病’,而是从未放弃觉醒。”相信,追随陈嘉映、李明、贺岭峰这样的有社会担当,又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哲学是照亮我前进路上的明灯,心理学对于我,只可能是锁链的钥匙,不可能成为锁着我的锁链!
   心理学不是让我们失去本性和人性的自我。心理学要引领我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更会爱,更温暖,更懂得尊重孩子和他人的人性。同时,也要更知道尊重自己的人性。在这个层面上讲,内省自修很重要。通过学习,自我觉察,让自己先不要拘泥在心理学创造的“洞穴”里,不拘泥在无数人用故事和文字创造出的洞穴里,自己走出“洞穴”,不折磨自己,也不折磨他人。很多所谓的心理学大咖,大师,被心理学带着成为了自己为利益或者享受“大家”之名而不自知的害人者。不害人,是做人的底线。那些每天活着总在琢磨如何害人的人,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他们仍活在爬行脑时代!我们身边有,老中青都有,人渣是也!我们要看得见人渣,远离人渣。
   心理学人最不该放弃的就是“诗和远方”。李明老师这一点尤其让我欣赏和追随。的确,没有谁会怀疑艺术与美的精确?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那种恰到好处的精准,可能只有诗人的笔触才能捕捉吧!疏可走马,密不透风——那种张弛有度的自在,可能只有书家才能摹绘吧!没有一点心性的历练,谁又能懂得其中的妙处呢!很有可能,在技术无孔不入的时候,唯有心理学的原创之“思”,让人还有一点“人”的样子。我愿在这“原创之思中徜徉”。“因为,它给了人们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永无餍足的理由,永不止步的动力。”我愿保有那种怀疑的能力。在读与思的过程中拥有内在灵魂天马行空的解脱。
   我愿在有哲人思维的老师的引领下,保持对自己和对人生的怀疑,并探索和寻找这怀疑的答案。我愿做冲出“洞穴”的老鹰,将自己的毛,用尖尖的嘴、锋利的爪一根根拔掉,让新羽毛和翅膀获得再生。我愿思想插上新生的翅膀,一生都在寻找光明的路上,飞向光明!愿与您同行!
  
   成文于2020年7月22日晚,修改于7月23日午间
  

共 33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关于人生的思考,作者解析精准,启人深思!作者在学习了李明老师的文章《心理学的再启蒙:如何走出柏拉图的“洞穴”》一文,触动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在工作中,每一个人都会有不稳定的情绪,关键看你怎样控制,知识高涵养好的人就会思考自己的不足,认真思考怎样改变这种结局。就像文中作者所听李老师所讲的“柏拉图的‘洞穴’”所含的哲理。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也是作者所追求的,哲学是照亮作者前进路上的明灯,心理学也不可能成为锁着作者的锁链。在学习中,作者保持着永不止步的动力,希望在读与思的过程中自己的思想能够走出‘洞穴’,突破认知局限。更愿在有哲人思维的老师的引领下,保持对自己和对人生的怀疑,并探索和寻找这怀疑的答案,愿自己有一个蜕变人生,走向光明,与世人同行!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解析深刻,内涵丰富,启人深思,耐人品味,值得学习!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7-24 10:45:18
  特别感谢老师支持,在我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耐心等待!祝老师佳作多多精彩不断!
梦锁孤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