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东遊记(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东遊记(散文)


作者:剑鸣 白丁,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49发表时间:2020-07-24 06:41:38

【看点】东遊记(散文)
   金秋七月,秋高气爽,在文友法律顾问张玉峰的倡导下,几个文友相约出遊,摄影师武小运大包小包几个,全是摄影器材。为了活跃气氛,放飞心情,区影视艺术协会的作家朱俊平副主席,特约了热闹非凡的美女刘婷女士,我们组成了五人采风团队,由作家朱俊平带队,早上九点我们准时乘车从小丘出发,一路向东,缓缓而行,窗外的梗田、果树向着我们招着手,车内大家畅开心怀,拉开了话匣子,从春天的疫情开始谈到了南方的洪水灾害,以及印度边境的骚扰。谈了形势谈文学,谈了写作谈了征文,从李双林的作品开始,邢小俊,安黎,杨五贵,陈玉莲等人的作品谁的抒情,谁的接地气谈了个遍。喜喜哈哈哈不知不觉就到了耀瓷小镇陈炉镇。
   “陈炉炉火旺,瓷器名四方。”陈炉镇制瓷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宋元以后著名的古耀州窑延续生产的唯一窑场。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并逐渐发展成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最重要的制瓷窑场和瓷业生产基地。千百年来,陈炉镇瓷业兴盛,炉火不熄,这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家参观完陈炉小镇后,兴趣更浓,在黄堡镇老吕家饭店,急匆匆地吃过饭后,马不停蹄又乘车直奔“秦人村落,姜女故居”。
   走近秦人村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观的秦兵马俑,几百尊各持多种兵器阵容强大的兵马俑,不由地联想到几千年前人喊马叫,沙士飞扬,征战疆场的壮观景像。
   秦兵马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显示了古人高超的技术工艺水平,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和军事的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兵马俑的巨大魅力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名胜古迹,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在往里走便是秦人村落,秦人村落是原汁原味的秦风原木建筑群落,包含着稷王庙、义塾、酒肆、姜女喜铺、药铺、制陶工坊、铁铺等组合而成的街市,勾勒出一幅先秦时期的生活场景。通过这里的景像,不由人想起古代四大传说中,孟姜女和丈夫范喜良的爱情故事,和千里送棉衣的感人传说。孟家塬是孟姜女故里。
   近年来,孟姜塬村因孟姜女故里和盛产水蜜桃出名,“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便成了全村的发展基调。托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大兴鲜桃产业,先后引进新优品种110多个,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巧用孟姜女文化遗产影响注册的“孟姜女”牌大红甜桃,果个大、色泽艳、含糖高、口感好、耐贮运,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果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进入了各大城市的高端市场。
   全村桃园近4000亩,去年,孟姜塬村蜜桃销售量3000吨,销售额2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00多元。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我们都感觉有点疲惫,但却都心情娱悦,增长了知识,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充实了陶艺知识。收获满满,满载而归。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11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友们能有机会相约采风,的确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户外采风,既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文章讲述了作者一行五人到陈陶镇和秦人村采风的经过,简略地介绍了陈陶镇的历史和秦人村的风貌。使读者足不出户地游览了这两处名胜古迹。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7-24 06:43:36
  欣赏了,问候剑鸣老师。同时拜托剑鸣老师以后在投稿前认真细致地检查几遍,不要再出现“读方卷书,行万里路”之类的错误。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